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 40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669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王雪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9
积分
124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13
48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23 13:45
|
只看该用户
哪一个人没有根,良知就是天生的灵根,自然会生生不息。只因为被私欲拖累,把这灵根残害蒙蔽了,使它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83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机械1601王彬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22
积分
14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24
48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24 22:47
|
只看该用户
我们传统的“经”,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断代和失传只能让我们成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罪人。我们的教科书常常拿历代的英雄人物教育我们的孩子,却从不问英雄当年读了什么样的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而源头水之清甚于渠水,更甚于自来水。为什么我们弃源头水之甘甜而奔向渠水和自来水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88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万佳宝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6
积分
4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31
48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2-31 16:12
|
只看该用户
我总是致力于寻求一个能够被规范的被定义地精确的标准,以此来作为我为人处事的准则。
但这世上没有那么多准则,更多的时候是因人而异的,关于喜憎,关于善恶,往往会有一种由心底散发的东西让你知道,这是应该的,还是不应该的。
良知即是。他也正像人的喜恶一样,是来自本能的,浑然天成的,无关欲念的。
始于心,发于物,便成仁。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89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汪鑫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6
积分
4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1-10
48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1-10 14:59
|
只看该用户
在我看来,“良知”是用来分辨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要学会用良知去拒斥自已在意志行为中恶的意向并实施或者实现自己善的意向。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良知,心存仁善之心,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就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守住良知,人性才不会泯灭。中国有句古话:“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思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要有知耻之心,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此之来,社会才能越来越和谐,国家才能越来越昌盛。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熙
组别
高级会员
生日
帖子
105
积分
6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3-26
48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4-06 11:07
|
只看该用户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如“人皆有之”、“非由外铄”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对我来说,良知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良知是文明至上的产物。无论权利高低,无论贫穷还是落后,只要没有把内心最深处良知丢掉,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幸福满足的。人而无德,生而何益。良知不用花钱买,却可以赢的一切。那么当一个人的良知退化成畸形的时候,他所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是巨大的,而在现实中的良知又能值多少钱呢,又有多人把良知当成人生的宝贝,又有多少人在昧着良知做着违背常理的事情,我不敢就此去多想什么,更不愿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当一个人的良心退化成畸形的时候,他会可怕的沦为泯灭亲情的魔头。假如一个人正在失去良知的时候,他的的人生也正在因此失去灵魂。鸟儿有巢,蜘蛛有网,人应该有良知。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63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南大学廖春阳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30
积分
19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7-12-05
48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5-08 19:30
|
只看该用户
明代的王阳明对良知学说多有发挥,王守仁认为,认识只是对自己本心良知的认识,人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当我们见到父亲时,良知就会告诉我们去孝顺父亲,当我们看见孩子掉进井里时,良知就会告诉我们去解救孩子,所以只要遵从良知去做事,就会自然而然地符合天理、合于儒家的仁的要求。这些道德规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良知,所以不必向外去寻求。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3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冯钢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4
48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5-24 23:11
|
只看该用户
王阳明认为良知有三个层面:存在之本原,德行之本源,理性之本源(知识之本源)。良知是是非之心,是非不仅仅是对错,“是”也意味着真实(与虚伪相对),良知总会知道什么是对、错、善、恶。如果每个人都去致那良知,听从良知本身的召唤,按照它的原则去做,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善就是善,恶就是恶,这样才能回归它自身的本然状态,回归心体之本源。
在王阳明看来,就人先天禀赋的良知而言,圣人、凡人都是一样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人的等级高下、聪明愚笨等因素而有所区分,良知对任何人来说都应当是当下具足、现成圆满的。因此,每个人都要充分相信自己的良知,它是人得以成圣的根据。如果对自己的良知缺乏自信,那就是自暴自弃。王阳明的“满街是圣人”的主张打破了传统的人性品级、等级的区分,在客观上增强了普通人成就道德理想的自信心。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4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李早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6-03
48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06 09:57
|
只看该用户
人的良知的形成不仅要靠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情感上共鸣去完善自己的品格,还可以通过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来培育良知。比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家庭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摇篮,其思想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家庭影响最为深刻;其次就是学校,当我们进入到学校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学校的老师就扮演了领路人的角色,学校教育也要重视人的德性教育;最后就是社会,当我们步入社会中,三观基本形成,在面临选择时可能会有妥协的情况,这时,应坚持自己的本心,约束自己行为,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3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宋进斗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5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3
48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07 14:13
|
只看该用户
良知是人的德性的本原。王阳明认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良知就是人的德性的本原,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之本体。良知是德性之知,是“不萌于见闻”的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良知发用于见闻之中,但“不滞 于见 闻”,它是先验的德性本原。他主张“ 圣人之心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他所追求的标准是人人心中皆有的良知,王阳明的良知说以吾心为道德实践主体,以为圣人是由自己的“ 立志确立的道德目标,圣人标准是由自心的道德实践所把握和规定的;他以“ 良知”为成圣的根据,致良知”为成圣的保证,认为“ 圣人是人人心中自有的,并且是人人都可 做到的。良知是人人自有的本质.是每个人独立人格与自我意汉的再现,而 致良知才能充分发挥 自我意识的作用,这才是在道德修养中实现道德 自律的前提。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李莉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1
49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6-21 10:42
|
只看该用户
良知是需要培育的,其中树立仁德观念是培育良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孟子看来仁是人心最本质的特征,如果这个最本质的特征丢失了那又如何能培育良知,因此树立仁德观念对于培育良知十分重要。“仁之不胜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将仁与不仁的关系比作水与火的关系,从实质上来说,水是能将火浇灭的,但如果是很大的火用很少的水是浇不灭的,这是由于量的缘故,通常人们不会因为水太少无法浇灭大火而否认水没灭火的实质,但遇到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却因为个别的仁没有战胜不仁而否定了仁胜不仁的实质。对于个人而言,这将导致个人形成错误的观念,助长不仁的观念的滋生,不利于良知的培育;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将遮蔽人们的眼睛,同时助长不仁之人的气焰,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6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邓会珍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8
积分
11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7-07
49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7-07 11:48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陈杰思
的帖子
良知之明,千古一日。 阳明先生把良知比做太阳的光明,照耀万物,千古不变,良知就是人类发展的天理,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是要我们顺天理而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我感悟到这句话时,我也有阳明先生手舞足蹈之激动。我们国家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消灭贫穷,要全面小康,要实现中国梦,一带一路梦,要让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理想成为现实。让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是人类的大数据,就是人类发展的天理,就是500年前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是致幸福。
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4:02:34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62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栾怡成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7-06
49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7-07 22:54
|
只看该用户
提起“良知”一词,我们便想起“致良知”,即中国明代阳明先生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意为人有不学习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就知道的,是人的良知。良知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美好性灵,这天赐的礼物更需我们的坚守和保护。让我们坚守自身良知,一同营造有道德感的和谐社会。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0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孙泽宇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30
积分
19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1-22
49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7-08 14:29
|
只看该用户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王守仁借用“良知”一词,是为了和孟子的理论相同,以重其言;但是他又在孟子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和发挥,将前代孟子、朱熹、陆九渊等人的学说舍短取长,为自己的“良知”理论服务。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在人们的心中,人们不需要从外界进行探求;另外,“良知”观念人人都有,并非圣人所独具。王守仁的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具有极大的突破首创作用,在前代“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禁锢下,个人的生命主体价值被压到最低,而阳明此理论包含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因素,强调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在我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3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高婷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2
积分
8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05-27
49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08-04 23:22
|
只看该用户
我认为良知是人成长中人格塑造的关键部分,一个人只有有了良知才会在分辨是非善恶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良知还会在危机时刻避免一个极端的人走上歧途。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98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杨晨
晨光熹微凉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1999-11-26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8-11-21
49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8-11-24 14:04
|
只看该用户
我个人认为,良知是包含在人的本心之中的,在陆九渊的本心说中就有提到过,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此四端之心即是本心。而有良知者必包含此四端之心。实际上,良知是一个人有道德的基本,同时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人之异于禽兽之处就在于人有良知有底线。当然,我不认为良知是生来就有的,良知一定得经过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与植根在人身上,良知的培养跟环境有关系,但是却并不是一个后者决定前者的关系,良知的培养需要人自身的渴望与自律协同环境双重作用才能够完成,正如一个人处在一个道德风尚良好的环境中,可是他根本就无心甚至不渴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环境再怎么好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良知需要内在的渴望与自律结合外在的环境才能够得以培养。
任它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 40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浏览过的版块
毅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