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226#

良知就是天理,我做任何事情都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TOP
227#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王婷

学号:10311040

时间:2011- 04-25

电话:13759186721

卷一、仁

培育良知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伟大,希望我们能够认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自豪的去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人生没有演习,每一天都是实战,我们的年华在这里,孩子的年华也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更加尽职尽责的面对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最后,我还要为树人外校能发展成为今天河津英语培训类学校的佼佼者而再次感谢你们,也感谢你们和我一样对树人外校的未来充满信心,继续与我们,与所有认可树人外校的家长、学生一起选择树人外校,为树人外校的明天而奋斗更为宽松的教育环境,去实现曾经激荡在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年轻的,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是会永葆青春的。我能够看到,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也感受到了我们树人老师所有的激情和魅力,我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带着这样的梦想工作,真正实现教育“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功用。

TOP
228#

良心是善的内化,是通过教育对心灵的塑造,向心灵的完善。内化意味着社会 历史 中累积的富于价值和意义的客观精神进入个体心灵,把个体心灵从个别性状态提升到普遍性状态,实现人的精神内在的、整体性的生长生成,是面向个体灵魂的内在和谐的形成。

良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良心无论先天有什么都需要后天的完善与发展,因此,良心的内涵总是与具体时代相联系的,与社会的 政治 、 法律 、 哲学 、文艺和宗教等相关,普遍的、永恒的良心是不存在的。可见,良心不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是发展的、可培养的,所以我们说“良心能教”,良心生成的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善良意志的内化过程。

TOP
229#

学院/FONT>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吴娅君

学号:10311007

时间:2011321

电话:18608762921

卷一、仁

九·培育良知

良知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是非善恶观念,是人天赋的道德标尺.良知即天理,有无良知即是人与禽兽之别.
    有良知者起码要有知耻之心,即道德的自觉,知耻者,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人若无耻则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可救药.人无廉耻,则无法无天.
    其次还要有知愧之意,愧即是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知愧以求内心安宁.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不在于高不可攀的权势威能,而是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
    还要有感恩之念,感恩是人性的证明,社会行为的反省,天地哺育,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以至于亲朋照顾,人生于世,谁不受人恩惠,知恩图报,人最起码的本性.一个人若无感恩之念,不是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之徒.
    人做了坏事有羞耻之心.做了错事有愧疚之意,受人恩惠有报答之念,便是最起码的良知.
    良知是天赋的人性,道德是后天修养.道德沦丧,是教育的失败,良知的缺失则是人性的泯灭了.

TOP
230#

学院/FONT>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郑珣

时间:2011321

电话:18788142325

卷一  仁

十、培育良知

良知也许与生俱来,但保持良知要靠自觉磨练。我们要懂得知耻、知愧、知,即仁义礼智

知耻,是道德的自觉。有羞耻心,人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做了有违道德的事时就于心不安,自觉不做会招人瞧不起的事。知耻,才能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行之皆宜。相反,人若无耻,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可救药。这就是俗话说的“人无廉耻,无法可治”。 知愧,就是知道惭愧,知道内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知愧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知恩,就是常怀感恩之心。这是人生的一种姿态,是人性的一种证明,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反省和成熟。日月生辉,雨雪滋润,大自然哺育了万物生灵;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亲朋们扶助着我们成长。人生在世,谁能够离开社会而生存,谁没有受过别人的恩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倘若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若非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了。

TOP
231#

十、培育良知

有良知者起码要有知耻之心,即道德的自觉,知耻者,方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人若无耻则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可救药.人无廉耻,则无法无天.
    其次还要有知愧之意,愧即是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知愧以求内心安宁.人生的意义不在于高官厚禄,锦衣玉食,也不在于高不可攀的权势威能,而是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
    还要有感恩之念,感恩是人性的证明,社会行为的反省,天地哺育,父母养护,师长教诲以至于亲朋照顾,人生于世,谁不受人恩惠,知恩图报,人最起码的本性.一个人若无感恩之念,不是自大狂,便是愚陋不堪之徒。

对人以和,待人以善。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类宽容的心。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待人和善,犹如一阵春风,一丝春雨,滋润着荒凉的草地;待人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人心灰意冷的生命;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饶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做世上精彩之人。仁爱,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TOP
232#

      在生活上, 作为爸妈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同学的良友等等,找准自己的位置,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人接物,微笑去过好每一天!
TOP
233#

历史上有一关于“良心”传说的故事,说的是有个青年叫良心,他在湖里打鱼时,网到了一条天鲤神鱼,且又不能吃,据说吃了会遭天打五雷轰的。”于是良心就将天鲤神鱼放进了一个大水缸里养着。这天当良心饿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摸起把菜刀就在缸沿上磨了起来。天鲤神鱼见良心在水缸上磨刀,问他磨刀干么?良心说要杀它吃!天鲤鱼告诉良心只要你不杀,要什么给什么。于是良心让天鲤神鱼每天能给他送一吊钱来,够他娘俩吃饭穿衣的就行,从此良心家里就不再愁吃穿了。可良心还是不满意,他以磨刀霍霍的要杀天鲤神鱼,要天鲤神鱼每天给送两只元宝来,在以后的三年里,良心盖的楼房瓦舍一片明,成了方圆几百里的富裕门户。一天良心听说谁要是把天鲤鱼献上,治好皇上女儿的腹疼,就招谁为驸马。良心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认为家有财产万贯,不如进京做官,机会已到,这驸马可不能给别人争跑喽。良心想着想着来到了家里,派人套上大车,水缸里又添了水,连鱼带缸拉着进京,上贡天鲤鱼去。

可良心忘了这条鱼是神鱼,当他献鱼时缸里空空的。原来,在大臣们接水缸的时候,天鲤鱼带着水就往东海去了。于是皇上大发雷霆,良心当即被斩首在武门。

天鲤鱼走了,良心被杀了,这是忘恩负义的结果。打那就留下了:“不讲天理,没有良心”的说法。

良心是什么?有人说他是最古老的“老古董”,比明代的木器、宋代的官窑、唐代的彩俑、汉代的钱币、战国的铜器都更古老。可是,拍卖商说,卖不出钱,拍不出价。为什么?这东西是贵重,但不值钱,贵重不等于值钱,更不等于能卖出个价钱来!人们常说的“你的良心能值多少钱?”就是这个意思。

良,好的意思,就是古人说的仁,良心也就是与好心、善心、爱心、同情心意思相近的一类。它是古老,人之能称为人的那一天起,就讲它了。
说不能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卖。光天化日下,没人拿出来卖,也不知它是个什么样子,更没有人出钱买。

说不能卖,也不尽然,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个人把良心卖给魔鬼了。”“这是个出卖良心的家伙!”“干什么都行,卖良心的事咱可不能做。”这些话常在耳边转,可见良心还是有人在卖。

光天化日下不卖,悄悄地卖,黑市买卖,天知地知自己知。什么人在卖?什么时候卖?大概老百姓心中都有数。卖良心换什么?有换钱的,有换官的,有换名誉地位的,虽说是私下里进行,但一卖掉了良心,人就不是原来那个人了,是商人的叫奸商,是当官的叫XXX,是偷三摸四的叫三只手,爱钻女人空子的叫流氓,不是人的叫连狗不如等等,但还能不能叫人,难说。

人一旦失去了良心,就没有起码的是非认知,就没有原始的本色公正,就没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因此,伤天害理之事就应运而生了。
某些名为人民的公仆们,讲起党的宗旨口若悬河,慷慨陈词。说起来也是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鞠躬尽瘁。要是谈到谁腐败了更是疾恶如仇,痛心疾首。可正是这些从外表看起来与人一模一样,而且还要高人一等的家伙,不折不扣地行着狗们都不如的勾当。他们大把大把地掠民财、刮民脂,大包大揽地养小密、包二奶。舍生忘死的吃喝,天南地北的游玩。他们吃着人民的俸禄,喝着人民的血汗,玩着人民的儿女,还人模狗样地称自己的人民的公仆,谁家养这样的仆人,只能去了毛扒了皮煮汤喝。

某些腰缠万贯的老板大亨们,说他们心是黑的,那是对其阿谀奉承。每天成千上万地往自己的兜里揣银子,可是农民工那可怜巴巴的几个活命钱就是赖着不给,不管你有没有饭吃,不管你病不病死。在他们心中只有产值利润,不管生命安全。宁可牺牲工人的生命,也不要提高改造安全设施。在他们的头脑里只有金钱的对比与换算,把人的生命价值与安全设备投资来比较,在他们的眼里,人的生命完全可以用钱来摆平。他们把自己手里的财富按现实比价能换算出买几条性命,所以他们开车撞人的时候,一次不死可以辗压五次,一次没撞上可以追着撞,直到他们觉得满意达到目的为止

某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们,他们的外表是先生,他们的内心则是肮脏的,在他们眼里,看的既不是病,也不是人,而是看这个叫做患者有多大的油水可榨,他们不管患者是卖房子卖地弄来的钱,只管如何使用正常而合理的手段,把患者的钱合法地装在自己的口袋里。于是乎变着法子让患者检查,想尽办法让患者多住院,就是他们认为这个比亲爹还要亲的经济利益,把白衣天使变成白以钱使,要想他们推磨那也只能是用钱了。

某些不孝儿孙,忘记了父母对他们一把屎一把尿的养育之恩,忘记了父母省吃俭用给他们盖房娶媳妇的操劳,忘记了父母没白没黑的给他们拉巴子女的辛苦,当他的父母老来需要照顾时,他们翻脸不认人,认为父母成了他们的累赘,弃母不管,弃父不要,有的甚至打骂父母,将其撵出家门任父母流浪漂泊。想我华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渊源流长,却存在着如此不孝儿孙,上愧于天,下愧于地,中间对不起自己的祖宗。父慈子孝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理想的人间至善的图画之一,这个理想千百年来也一直高悬在人间最温馨的屋顶。然而,“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之类的叹息声却似乎从来都没有衰减的迹象。  
某些不劳而获的东西,游手好闲,想三想四,他们不求劳动致富,不靠双手发家,只想歪门邪道,偷三摸四,他们不顾你的死活,只图自己快活,不仅要偷钱,可恶的是夜偷民宅,见鸡摸鸡,见狗逮狗,顺手牵牛,进栏撵羊,狂妄之急,携带刀枪,明抢暗偷。无恶不作,丧尽天良。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时常看到有关假文凭、假身份证、假名牌、假药、假烟、假酒等的报道,某些大假者,黑了心肝,黑了心肠,他们为了赚大钱,大赚钱,挖空心思的弄虚作假,丧尽天良的制假、造假、贩假、捣假,他们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集体国家利益,坑害了人们的生命,换取了黑心暴利。这不能不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艺德隐患。

良心是我们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若没有良心,我们便无从分辨人间的善恶是非和人心的丑恶伪善;若没有良心,我们也无法从目前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找到真诚、善良、朴实等许多真正美好的东西。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良心。对不幸者产生同情,对弱小者予以支持。其实就看我们每个人在多大程度上有良心的发现。埋没良心,就可以见利忘义、为富不仁、损人利己和不择手段;发现良心,就可以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和积德行善。然,人生在世,一个人之命运须要靠自己创造,一个家庭之幸福也要靠自己去培养、创造。设若;你欲食酸的果子,就下播酸的种籽。欲吃甜的果子,就下播甜的种籽。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点也不错。一个人没有良心,他便会产生狼心。人心一旦变狼心,顿时堕入虎狼群!翻手为云覆手雨,有奶就比亲良亲!朝秦暮楚巧钻营,见利忘义绝天伦!谁丧失了人性,谁就是耻辱柱上的罪人。谁丧失了天良,谁就跌进了地狱之门。在这个法治社会里,贪者、偷者、造假者,恶者、黒者、不孝者,哪个能笑到最后,他们最终都走上了螳螂蒱蝉黄雀在后的下场。

TOP
234#

前两天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时候,老师无意中说道现代社会的中国道德滑坡,素质低下,各种素质普遍恶劣。这时,班上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同意你的说法,现代社会的中国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变现为人们良知的丧失,但是这样的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特别是和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古典文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说实话,我是很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的,长期以来忽视古典文化的教育,导致人们内心良知的缺失,只是一个根本原因也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良知的培育,我认为,应该从中国的传统古典文化抓起,应该是从娃娃抓起,这点,从近两年掀起的国学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是它的发展将会怎么样,我们就不能妄下结论了。

还是那位同学说的,应该把像《论语》、《千字文》、《三字经》等等国学经典编入中小学课程,从小背诵,但是要背下来。小时候不一定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这些东西会起到作用,这不失为一个培育良知的好办法。

TOP
235#

良知的实现不是良知而是活动,不是规范而是活动。所以,唤醒人们内心的普遍良知的渴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的基本原因,并不是说良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而是说人的实现,奉行某种良知的社会活动,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动因。

一言以蔽之:良心不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但是一个社会奉行何种良知,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推行优良的良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推行恶劣的量只是社会停止的的基本原因。

社会之所以能存在和发展,无疑是因为人们的活动大体来说是遵守而不是违背社会良知的,所以说,一切社会活动都是社会良知的实现,因而,社会良知的实现也就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原因。

TOP
236#

我认为,培育良知,最主要的是要有良心。在我国的汉语中,“良”义为善、好;“心”义为思维器官及其心理,思想或意识。良心就是关于好、善的价值的心理、思想、意识。即关于道德价值的意识,就是道德评价。

良心是一种个人的,特殊的,具体的道德评价。是每个人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是自我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反映。良心属于并且是一种道德自我评价,属于评价范畴。

良心的构成是很复杂的,但就如伦理学上所说,无外乎有四个要素构成:良心主体、良心客体、良心标准和良心依据。但是具体的,良心的划分一句就是根据这四个要素的。评价的不同将导致根本不同的自我道德评价,将构成根本不同的良心。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要培育良知的深层次的原因。

TOP
237#

我们都知道,良心分为人之良心、情感良心、意志良心和行为良心。认知良心属于知的范畴,而行为良心属于行的范畴。孟子称二者为“l良知”和“良能”: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里所说的良知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的认知、认识。所以,两只就是自己对自己行为道德价值的认识,认知,因而就是认知良心。

正如王阳明所说: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知善知恶就是良知。因此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感觉好说好话是正确的一样。良知和良心都是人们在对待善恶是应该有的一种态度,并为此坚持下去,这不仅是一种良心的要求,更是一种良知渴望善的回归。如果一个人在面对恶的事情的时候,能够问问自己的良心,我想这不失为一种培育良知的有效途径。

良知是需要我们去见证和坚守的,不是随便说说,更重要的是行动,问问你自己,面对着世界的贫穷、痛苦、折磨你准备好了吗?面对持枪抢七恶的歹徒你准备好了吗?

TOP
238#

                   实质上,我们当今的社会存在着良知缺失的问题,药家鑫、李明启、黑心棉等等都拷问着我们的灵魂!

                  我想重点说药家鑫事件,我认为中国媒体公开讨论其是否应被处死这件事本身就表现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畸形和变质,甚而是——可笑!

              杀人偿命这一原则被无情质疑,原因只因元凶家境雄厚!药家鑫事件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表明我们的制度和社会,出现了某种“神经症性紊乱”。健全的人性与制度的腐败从来就不共戴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漠视人的生命和尊严,危机就隐藏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中,如宜黄事件等种种强拆悲剧、赵作海冤案、跨省追捕等。一些部门在制定法律、政策的时候,往往千方百计规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多留给自己的是权利和无责任。权力出了问题,聚敛财富并按亲疏远近分配资源,就会撕裂社会的道德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它们又把其效应“传导”给人性,使人性出现大规模的败坏。

TOP
239#

良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基础,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一个人有了良心,就能处处从良心出发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能与人为善,不去做伤天害理的事。相反,一个人如果良心意识淡薄,甚至丧失良心的话,就会邪念从生,道德、法规、观念也易于崩溃,只要有外围诱惑,就不顾道德、法制约束,蛮横无理地胡作非为,违法乱纪,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腐败成性。

  达尔文说过:良心是人类所有属性中最高尚的一种属性。教育者应把对孩子的良心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谓良心教育,是指对人对事应仁慈友善,讲道义,辨善恶,明是非的教育。

  良心是一个内在的强烈声音,能帮助孩子分辨是非,不偏离道德的道路,一旦偏离就会感到内疚。这种美德能增强孩子抵御与善行背道而驰的力量,使得他即使面对诱惑也能正确行事。也就是说,良心能够纠正主体某些自私欲念和偏颇情感,改变其行动的方向和方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这也是培育诚实、责任心和正直等重要美德的奠基石。

  

TOP
240#

我们做每件事,总是听到别人对我们说或者自己对自己说: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要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等等这些忠告。为什么我们不应该做这些事呢?如果,我们做了,又将会怎样呢?这就关系到我们内心世界的一个话题,即良知。那么,何谓良知呢?朱熹认为:“人做不是底事,人则不安。此是良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了违背我们心的事,做了不对的事,我们就会感到内心的不安和愧疚,这就说明我们有良知。在我看来,良知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具体的,历史的。例如,在以前,女子未婚怀孕就会被活活烧死,在那个时候,由于世俗是那样,所以,人们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良知也就不会受到谴责。然而,如果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这一问题,那么,我想,就应该是另当别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