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24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为了生存,使出了许许多多的卑鄙手段,甚至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人们的道德直线下滑,人们灵魂之中的良知被大面积的毁灭,为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为了人们活得真真的开心和幸福,我觉得应该再次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人只有一个心,当这个心知觉道理时,就是道心;当这个心知觉声...味时,便是人心。必须使道心成为一身之主,人心每每听命于道心,这样的话,人们就不会见利忘义,舍生取利。道心有利于人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良知形成的道心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TOP
242#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说明心是我们人类所有器官中起主导作用的器官,发挥好它的主宰作用,就不会受其他感官的侵扰摆布了。所以,我们总是听别人说,我们应该修身养性。每个人都有向善的一面。良知,是天生的灵根,自然会生生不息,只是因为被私欲拖累,把这灵根残害了,使其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良知都能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我们的整个社会不就太平了吗,和谐了吗?太平而和谐的社会,人们自然也会过得幸福.快乐。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人们的良知,为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TOP
243#

如果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我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守得住良心,才能去做一个好人。但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多少在不断拷问我们良心的事情,比如毒奶粉……这说明有的人的道德观念已经发生罪恶的转变,良知的回归,社会有责,但是最根本的还在于人心!
TOP
244#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切祸害,一切所犯的罪,无非都是名利,贪欲掩盖了我们的良心,一个有良知的人,在别人遇到苦难之时,会不顾自己的利益来帮助他,一个有良知的家庭,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和睦,一个有良知的民族,终究会辉煌于世,一个有良知的国家,人民是多么的团结。


但有点可惜的是,如今我们的生活,在同一个小区,同一个学校,仍然有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在社会的经济化中一些人的良知是否被金钱所掩盖,如果我们努力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继承良知,我们的国家就一定会安定昌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3 21:21:04编辑过]

TOP
245#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中庸之道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第二十七章)

译:所以君子尊崇德性,注重学问,达到广大的境地,详尽细微之处,达到高明的极点,推行中庸之道。

TOP
246#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有云:“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即良心是本来就存在的善良之心,也就是仁义之心。然而现在很多人把良知关在了心灵深处,任其沉沦,不知良心为何物,所做的事也尽是违背良心之举,把人性也给掩埋了。正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药家鑫事件,让人不禁疑问他有良知吗!?现代人的良知究竟在哪?

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良知,那他的心也基本上也就麻木了,或者说也就没了心。

TOP
247#

      良知是人在做错事是心中感到的不安,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

     当意念发动时,人的任何意念都可自由自己感受到。

     意念是善的时候,只有我心中的良知自己知道;当意念是恶的时候,也只有我心中的良知自己知道。

     所以人们应当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念。

TOP
248#

“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这句话说得其实很简单,很通俗易懂,而且我也觉得挺基本的!可是呢!就是有那么些人,连这点基本的良知都没有!像现在越演越烈的富二代,官二代事件,他们有钱或有权,觉得自己过着龙凤的生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他们好些人连基本的做人的良知都没有,像“欺实码”事件中,在撞了人之后,作为肇事者的那位富二代不仅没有一丝不安和后悔,反而和自己的那些所谓的朋友在那嘻嘻哈哈。。。何等的无人性,连这点基本的良知都没有!再举个例子,那位高喊“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又是何等无良!自以为父亲有权利而嚣张跋扈,熟不知只会让人耻笑!可想而知,在这些人心中,什么是良知估计都不知,而我等当以此为耻!!!!
TOP
249#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感官上的愉悦,有些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渐渐丢失了我们内心最珍贵的东西,比如良知。我想,当那些人渐渐感受到内心力量的贫乏与枯竭的时候,他一定会回头去寻找曾经被他认为是累赘的良知。
TOP
250#

良知,是人的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就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王阳明所说的“不假外求”,是生而知之,而且是“被圣灵充满”的优良之知。王阳明所谓“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也就是“天理”、“天则”、“道”。他说:“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良知即是道”,“良知即是天理”.
TOP
251#

“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人生而有良知,但我觉得良知和邪恶就像孪生兄弟一样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然而这对孪生兄弟天生就是不和的,正所谓“正邪不两立”,他们一直在争斗着,随着我们的成长,他们也慢慢的增长着。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这环境当然包括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如果这些环境中宣扬的是那些除恶扬善,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话,那么良知自然是得以增加,此长彼消,那么人的邪恶之心必然会衰减殆尽。而如果这些环境中总是充斥着邪恶,正义得不到伸张,美德得不到传播,那么邪恶必将充斥着人们的心灵。所以,我觉得要培育良知,必先净化我们生活的环境,让心灵生活在充满爱和温暖的净土上。还心灵一片净土,让良知充实我们的心灵!
TOP
252#

良知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何为良知,我觉得应该从just follow your heart,好多时候就是我们想得太多,而不敢去做本来是正确的东西,是我们顾虑太多了,本来看到老人理所应当的让做,可如果我们要先去看看他够不够老,提的东西够不够重的话,那么当你想完了要让座时你已经不好意思让了,因为已经错过了时机,这是尊尊心会促使你不会让座。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世上好人多,不能认为别人总是虚假的,多往真善美的方面看,我们的生活会 好很多!
TOP
253#

近年来,“食品安全”引起的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良心缺失等问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问题。许多大型商家、企业为了谋取利益不惜以良心为赌注,以广大市民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违规生产各种消费商品。诸如三鹿奶粉,瘦肉精火腿肠,地沟油等。这使得我们不禁感叹,这世界到底缺失了什么?试问,面对一桩桩由这些有害食品引发的生病、死亡事件,始作俑者的商家、厂家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愧疚感吗?难道就没动过一点儿恻隐之心吗?我不相信你们没有。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恻隐之心的流露无疑是对仁爱的一种肯定,是医治现代社会痼疾的一剂良药。我坚信每一个社会人都有仁爱之心,只是有些人的心还未被唤醒。我相信他们将自己的财富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所以希望他们改过自新,唤醒他们的仅有的良知,去寻找真正的快乐吧!
TOP
254#

良知?现在的人还有良知吗???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如此冷漠,何谈良知?培育现代人的良知,迫在眉睫!
TOP
255#

良知是一种道德的体现,在今天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有时忙的没有时间去思考,去反思生活,古人有“三省吾身”,而我们很少去反思。最近,全社会都在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老人摔倒,我们该不该扶起来,在几十年前,你也许会说这是个不可思议的问题,但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很现实的问题,也许我们有良知,但我们都怕被诬赖,所以我们变得冷漠。。。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应该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是做了好事,却缠上官司。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