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由义取利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九、由义取利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译:如果不符合正义,如果不符合正道,即使一根小草也不随便交给人,不随便从别人那里取得。(介:同“芥”,小草。)


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荣辱》)


译:爱好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益厌恶灾害,这是君子与小人共同之处,至于获取之道,就不同了。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译:面对财物不要苟且取得,面对危难不要苟且逃避。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宋]苏轼《前赤壁赋》)


译:如果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能去捞取。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宁渴而死,不饮盗泉。([明]王廷栋《矫志篇》)


译:宁可正直而受损,也不屈膝而保全;宁可干渴而死,也不愿喝盗泉之水。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译:宁可清廉地过着贫苦生活,也不能不义而富。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译:宁愿用正当的方式去获取,而不用不正当的手段去求得。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增广贤文》)


译:君子如果喜爱钱财,必须通过正当途径获得。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6:2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由义取利符合儒商的定义。孔夫子的儒家哲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儒学精神几乎渗透到国家与国民的脊髓。无论国家治理天下,还是国民治学、理财、谋生,都被“儒”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着。“商”作为“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种技巧或手段,在儒学精神出现的初期,二者之间就有了联姻与变异。对于处于现代社会的商人而言,经济利益无疑是他们的终极目标。然而却出现了一些投机取巧的商人,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以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伤害了民众和其他遵纪守法的商人。儒商与一般商人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常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他们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有儒家道德观和价值取向的、有自强不息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这样的企业家懂得有成功后反哺社会,他们将利与义柔和在一起,是现代所有商人的榜样。
TOP
3#

在“义”和“利”之间,我们善良地希望,人人都会站在“义”的一边,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或许我们的“贤人政治”理想是善意的,但是善意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杜绝问题。最近看到关于“权利不作为”及权利“打酱油”的一些报道,自己也做了一些思考。腐败发生及其演进势头异常迅猛,我们考量腐败和反腐败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和全面考量。当然,一件错误的发生,都会找到责任者。造成“长”们成为腐败高危人群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义”“利”的冲突。腐败的易发、多发,是因为腐败的条件和空间还是适宜的和广阔的。小到同学干部之间,大到国家政府部门,那些权力缺乏制约的部门、资金比较集中的部门、监督不到位的部门都是腐败的高危人群。我们应当深思……

TOP
4#

宁可清廉地过着贫苦生活,也不能不义而富。(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清廉对于一个国家,对于国家中的每一个人民都是至关重要的。
总部位于柏林的透明国际17日发表2009年全球“贪污观感指数”(又译“清廉指数”,英文名CPI),新华网报道,世界银行、英国经济学人智库组织和世界经济论坛等十家独立机构的专家和商业领袖提供数据,然后“透明国际”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清廉指数排行榜。 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今年,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以8.2分与卢森堡并列第12位,中国内地3.6分排79位。新西兰以9.4分排第1位,丹麦以9.3分排第2位,新加坡和瑞典都得到9.2分排第3位,美国从7.3增加到7.5分排19位,有消息说中国台湾地区位列第37位(待查实)。
这从某个角度看来中国目前的并没有很好的继承清廉的古风,某一些具体的方面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7 11:20:14编辑过]

TOP
5#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它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遥相呼应,这两句都是关注的取财要符合“道”。这对当今欲望疯狂膨胀的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很多人为了去追逐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违背自己的良心和社会道义,拼命的获取钱财,更有甚者为了取材谋害他人性命,迷失自我,最终锒铛入狱。从另一方面说,按照道义获取钱财容易做到,但是取材以后是自己独享还是奉献社会却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没有去追逐财利却始终秉持着一颗“志在富民”的心,这确实是很伟大的,而且在年逾古稀之时还出行做调查,其人格令人敬佩不已。
TOP
6#

何谓“义”,义可以解释正义,字虽简单,点、撇、捺组成,可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去年的汶川地震中,就有因此在救灾过程中英勇牺牲,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英勇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牺牲,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热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在这和平年代,更需要我们一颗正义的永恒的心,去保护和捍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可以没钱,没房。。。但必须要有一颗正义之心。在当今的国家,我们依然要时刻维护我们国家安全,疆独分子依然很猖獗,犯罪分子依然很嚣张,国际局势也不容热观。坚信自己的正义之心,随时准备着。。。。

TOP
7#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都喜欢钱财,只不过他们获取钱财的途径不一样罢了。就像君子他明白的是义,因而他用正当手段来获取钱财。

人人谈义,处处谈义,时时谈义。那么究竟“义为何物呢?”当然,“义”即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正义精神。所以说正义的基本理念是:扶助生命是善,伤害生命是恶。我们常常在看完一部电视剧以后会说,某某某是个正义之人,某某人身上很有正义感,那全是因为他们在自己行为影响所及的范围之内,所产生的善远远大于所产生的恶。而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又都符合正道。

  对于钱财,任何人都渴望拥有,而在当今社会钱财更是代表和象征着一种地位,所以,我也并不高尚,今天我努力读书是为了能够在明天赚回比我今天读书用去的更多的钱,因为没有钱而使我的计划节节受制,以至于有时候连多买一件衣服也会心存愧疚。然而,我却也知道,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绝不要。而我觉得属于自己的的,我会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我宁可学习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而不学习赖昌星投机取巧,赚不义之财,这样子富抵何用?为老百姓做事又怎样?最终还不是被全国通缉而避风加拿大。

  所以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是正确的,不过是当人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时候,那颗睿智的心不曾发现而已。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义利相持,只不过要永远牢记把“义”放在第一位。
TOP
8#

对于钱财,任何人都渴望拥有,而在当今社会钱财更是代表和象征着一种地位,所以,我也并不高尚,今天我努力读书是为了能够在明天赚回比我今天读书用去的更多的钱,因为没有钱而使我的计划节节受制,以至于有时候连多买一件衣服也会心存愧疚。然而,我却也知道,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绝不要。而我觉得属于自己的的,我会*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我宁可学习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而不学习赖昌星投机取巧,赚不义之财,这样子富抵何用?为老百姓做事又怎样?最终还不是被全国通缉而避风加拿大。[em08]
TOP
9#

义??利??

TOP
10#

  “义”称之为正义。“利“称之为利益。正义和利益本身共存于世,却往往因利益而损害正义。或为了富贵,或为了名利。于是正义不复存在。

为了富贵不择手段,摈弃了古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忆其意“君子如果喜爱钱财,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古人云: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意为:如果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能取捞取。                            

纵观历史,多少正气之歌,英雄之泣,回荡耳边,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肩负正义,宁可舍其生命,以保家为国,以竖正义之雄风,再看水浒,多少豪杰为了正义,无奈之下,逼上梁山,落草为寇。不过是用了极端的方法。但是,从侧面上反映真意的大旗始终竖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至今,在这个莆田同乐的盛世之下,出现最多的是为利而舍义。故此,我们更应该发扬正义之风,维护社会的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TOP
11#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思是:君子如果你喜爱钱财,必须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是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如果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能去捞取。古人都有这份思想,这份行为去矜持自己,而我们当代人呢?说起来都有些惭愧呀、、、、、、、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个不小心,向后一点的包或背向后的包就被划个偌大的口子,哎,现在的那些人那,真是不讲道德,不讲公德,是当代的陋习呀,在这样一个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里,咋还有那份人呢,一个打扮得非常时髦、时尚的帅小伙,看似一个白领阶层,一个富豪子弟,当他那只“黑爪”伸向别人时真的不与他的那身打扮相符合,相称那,人都说这叫障眼法,一个打扮得漂漂亮亮、穿得很时尚的大眼妹,看似人见人爱的漂亮妞,不巧,却也干着那勾当、、、、、、也许是人家的救命钱、与许是人家急用之前,与许是人家一年的积蓄,与许是一个母亲为即将满一周岁的孩子买蛋糕的钱,与许是子女孝敬父母的钱,与许是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与许、、、、、、一个不小心,一个不留神——“飞”了,试问那些“黑爪者”,你们在抓那些救命钱、急用钱、孝敬父母之钱,一个从贫困山区远道而来求学者的学费、生活费、、、、、、、时,你们的脸红过吗,你们的手抖过吗,你们的心跳过吗、、、、、、、

年轻的“你们”,为什么不用你们的双手去创造去奋斗理所属于你们的东西呢,为什么要无情的吧你们的“黑爪”伸向无辜的人呢,年轻的你们,难道你们要从事这个职业一辈子吗,难道你就用那“肮脏”的劳动成果去回报养育你的双亲?你们真的该 想!想想!!想想想!!!思!思思!!思思思!!![em08][em07][em08][em07][em07][em08][em08]
TOP
12#

道德和利益的矛盾,是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也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矛盾。如何认识、处理具体的利益要求和具体的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古往今来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道德和利益的关系,用传统的学术术语,可归结为义和利的关系。作为道德现象中的根本矛盾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义利关系应如何认识和处理早已为我们的先哲们所着重思考和论述。首先我们应当对于“义”和"利"有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义”,先秦儒家思哲孟子把它看作是人在生活中应遵循的,应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为标准,一种道德规定,它是人路,人之正路。“利”,可以将之当做“利益”来理解,人皆有物利需求,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尽心下》)“民非水火不生活”(《尽心上》),美色和富贵呢,则皆是“人之所欲”(《万章上》)。 在对“义”和“利”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就该在两者之间做出恰当选择,如何权衡才是本质的道德社会所关心的,“由以取利”就是在此之上应运而生的中华民族该有的传统人格之一。

  由义取利,顾名思义是在“义”所到达的范畴之内进行“利”的取舍。人的物质性和道德性要和谐统一,就需要作用于二者间微妙纽带,使其相互牵制却也不使得任意一方完全消亡。孟子就曾肯定了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物质利益的增长和充裕,同时的人利益的获得需要一个道德合乎道义的渠道。“由义取利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 万章上》)在正确的道德观念里得益必须是正义道德的,否则一毫一厘的是不允许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道德的人格化身,自古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荣誉厌恶耻辱,爱好利益厌恶灾害,这是君子与小人共同之处,至于获取之道,就不同了。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 曲礼上》)并且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本都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平凡的有利益需求欲望的个体,而多待获取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差。说到底还是一个获取方式的问题,而懂得“由义取利”的人不但满足了自我精神上的道义存在,也会因其超过一般的觉悟而到达另一层面上的“有所得”。其实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将“由义取利”这一思想运用的很好的是商人,如果在行商中信守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高举诚信的旗帜,本着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走进市场,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公守法、互惠互利、信守契约等基本道德,博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费的欢迎,因而在生意场上左右得利,处处受益。真可谓“ 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对于“义”和“利”的辩证共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也可以说很简单只要能够树立正确健康的道德价值取向,对待世事万物报以平和正义的心态,且深记物质乃欲望表象,而内核的璀璨道义灵魂才是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

TOP
1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上就可以看出人人都喜爱钱财,但一定要通过正道途径去获得才是最好的。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钱财的占有欲望越来越强,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去获得,结果出现了很多很多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情。其实很多人在义和利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原因是取了义就要失去利,取了利就要失去义。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由义取利,一个人能做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属于自己的就一定要去争取,去创造,但不符合正义的,宁可清廉地过着自己的贫苦生活,也决不去舎义取利。
TOP
14#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做见利忘义之事,不做借义取利之事。曹操之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多么无情无义的话啊!这等之人杀害了救他性命的叔伯。曹操心中只有利而无义,义只是他获取利的一个跳板而已,这等之人可怕至极。而刘备之拥护,因义倾天下,名倾天下而得。刘备乃因义得利之君子也!!!
TOP
15#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见,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他都喜欢钱财,只不过他们获取钱财的途径不一样罢了。就像君子他明白的是义,因而他用正当手段来获取钱财。

对于钱财,任何人都渴望拥有,而在当今社会钱财更是代表和象征着一种地位,所以,我也并不高尚,今天我努力读书是为了能够在明天赚回比我今天读书用去的更多的钱,因为没有钱而使我的计划节节受制,以至于有时候连多买一件衣服也会心存愧疚。然而,我却也知道,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根毫毛也绝不要。而我觉得属于自己的的,我会努力去争取。因此宁可学习著名主持人杨澜的“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也不要学习赖昌星投机取巧,赚不义之财,这样子富抵何用?为老百姓做事又怎样?最终还不是被全国通缉而避风加拿大。

“宁可清廉地过着贫苦生活,也不能不义而富”。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