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由义取利 [复制链接]

61#

义和利的结合让我想起了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三句话告诉我们要用平等,正当,正义的的方式去获得自己该得的利益,钱财虽好,不过不是自己的就算用卑劣的手段取得终有一天也会失去,永远不要觊觎别人手里的东西,若想要,只有一种方法---靠自己的努力。不出卖他人,不背叛朋友,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尤其是姜太公的那一句,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原则,并且尽力去维护这个原则“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TOP
62#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想要获取利益,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去获得,既利己又不害人,甚至既利己又利人,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要以义为基,记义于心,施义于民,利天下而求大同也。如今经济社会,利益驱使下,许多人会为利益而不择手段,实在令人心寒,为利而谋,为利而为,贪官污吏的身影层出不绝,这个社会的发展令人担忧啊!
TOP
63#

        从“仿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可知唯利是图必然埋下祸患,见利忘义终将害人害己。孟子就曾曰:“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足见其危害之大矣。
        相反,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坤•文言》)可知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甚至可以说小范围的利他,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可能是利己。此番道理,不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人,都同样适用。日本稻盛和夫就把“敬天爱人”作为日本京瓷公司的社训,此四字与“利他”之“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间之正道——亦即天道,与人为善。换言之,就是‘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所谓爱人,就是摈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利他就是要为企业员工,为顾客、为企业、为社会着想。企业能够为员工着想,尽力满足员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员工就会对工作充满热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能为顾客着想,就能赢得顾客的尊敬,最终实现双赢。可见其现实意义之大矣。
TOP
64#

我们都知道在社会上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以义取利”有时也被冠以不和谐的含义。明星的唱歌为灾区,却私吞灾款的是时有发生。这是变了味的以义取利。面对成功的商人,我们总会想到无商不奸。但有些商人我们不得不想到一个词以义取利。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就是这样一人。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以义取利,以义为先,为他的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也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以义取利,我们要正确的看待这个词。我认为应该是做正义的事,取该得的利。正如一句古话说的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TOP
65#

一件事情,如果不顾和道德,就算再不起眼也不能做。并且,不能可以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TOP
66#

宁可正直而受损,也不屈膝而保全;宁可干渴而死,也不愿喝盗泉之水。[em08]
TOP
67#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司马光说:“诚者天下之道”。他们都把诚信视为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儒商在经营过程中,较好地贯彻了儒家的这一主张,奉行诚信为本,表现为诚实经营、信守承诺、童叟无欺。他们特别强调以诚待人,认为“惟诚心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
TOP
68#

“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么在国学中“义”的含义是什么?应该从什么方面来体现“义”的内涵?我对古代典籍读的不多,也不够细,在我的印象中好像也没有很明白,很具体的释意。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忠孝自古不能两全”,为什么忠孝不能两全呢?因为“忠”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是公事,事大,而“孝”是为家庭,为父母,为自己,是私事,事小。在公、私发生冲突的时候,在大、小产生矛盾的时候,自然应该舍私为公,舍小保大了。所以当一个人为国尽忠而不能为父母尽孝的时候就叫做“大义”。因此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大义凛然”,有“大义”者自然表现出一股凛然正气而让天下人折服了。至此,我明白了“义”的表现就是要为了得到或是保全某些东西而失去或割舍其它一些东西,这就是“义”的内涵,所以中国有“舍身取义”的说法。比如为尽忠而舍尽孝,为救人而舍性命。
TOP
69#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人生在世,有很多可以得到的东西,有些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得到的,而有些虽然可以得到,但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法取得,这是不符合正义和正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认清好与坏,是与非,真正取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不能被利益、诱惑迷住了双眼。
TOP
70#

义利,是儒家关注的核心价值命题。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孟子、荀子等都主张以义为重、先义后利,强调“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等。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商把“重义”视为经商的重要原则,强调宁舍利取义而不见利忘义。明代一位著名晋商在总结其经商经验时提出,商人应与士一样,讲究道德修行,做到“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正确处理义利关系,今天仍然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与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在社会分工与合作十分发达的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人与人之间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有机统一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助友爱等,是促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的“大义”所在。每个人在谋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并有助于促进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同时是否妨碍他人合法利益的实现;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使前者服从于后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和谐社会“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TOP
7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说文解字》中:“義,己之威義也。从我羊。”从羊的字多有善美之义,而义更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途径。孟子对于“义”是极为推崇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耳熟能详的语句。古人对于道、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无论是什么,钱财、地位、名声都需要通过正义的道路获得。如今,现代人关注得更多是结果,只要能得到,无论使用什么办法,无论过程是否符合义理,真可谓“为达目的不辞手段”,这是一种堕落,而且是致命的人性堕落,多少贪官污吏沉湎于功名,麻木于受贿,置道义于可笑之地。习近平一上台,似一猛虎,强抓反腐倡廉,巨型贪头抓出不少,可是,真的抓得完吗?答案我们都心知肚明。要使小人不立于世,除了政府最大限度地公正地持久地稳抓稳打,还需要人们自身理念的改观。而其中最有效的就是——教育,以教育工作者为重要载体,模范,身体力行传达给学生真正做好人的,做一个不说是君子但求非小人的真正道义,这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TOP
72#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是的,若因为利而违反道义,即使得到财富,失去的肯定是更多的,而且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TOP
73#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是的,若因为利而违反道义,即使得到财富,失去的肯定是更多的,而且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TOP
7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物欲得到极大激发的世纪,利益诉求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核心,而极少去考虑正义、美德、爱这些能真正让生活发出光芒的东西。的确,我们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难以就其利益问题进行有效调和,或者说,人都是自利的,但是,自利不应该是一个贬义词,面对利益,有效的反思,达到善、义,或者说,以义的方式去获利,以义的目标去获利,利的诠释就可以逐渐丰富起来了,达到中性,去被思辨地反思其真正内涵极其与其他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中国,我们可能没办法像圣人一样,去一心思虑那些最高价值的东西,面对物欲去做到不动心,但是,当我们像大多数人一样在物质的世界孜孜以求时,怀有正义,保持本心,去活出人的尊严、人的魅力出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却也是必要的。
TOP
75#

        荀子在《荣辱》篇里讲:“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喜欢荣誉而厌恶耻辱,爱好利益而讨厌损害,两者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对荣誉和利益追求的方式不同。君子对于利益“取之有道”,不违本心;小人则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获得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不难看出,君子之法更值得我们效仿。“由义取利”对于商人来说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店铺为了提高利润而欺骗消费者,诸如捆绑消费、坐地起价、以假乱真等等社会乱象层出不穷。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欺骗消费者的商家纵使能够获得一时的暴利,也一定不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存活得太久。从商者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信字当头”,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利益的链条也将随之断裂,追逐的利润也就无处可寻。无论是从个体的长足发展来看,还是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来看,商家都应该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句话牢记在心并落到实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