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由义取利 [复制链接]

76#

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梁惠王问孟子,他的到来是不是将对梁国有利。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意思就在于,为什么一定要说利益呢?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王如果说,“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也说,“怎样对我的封地有利?”庶人也说,“怎样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追逐私利,国家就会发生危险。在孟子看来,如果最高统治者带头讲利,就会刺激整个统治阶层乃至所有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人人都讲利,由此就会引起相互争夺,“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然而,如果先讲义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对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这样统治者最终也会得到利益。因为,“未有仁而远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没有讲“仁”的人却遗弃他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却对他的君主怠慢的。所以在我看来,孟子所说的“王何必曰利”,并不是真的不讲利,而是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强调统治者要带头讲义,从而取得先义后利的实际效果。
TOP
77#

虽说历史上不缺少舍生取义的英雄典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利而忽视义,很多影视作品也是鲜活的把一些见利忘义的形象展现了出来。这恐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性的特点。我们不能抛开一方而只谈另一方。义和利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需要掌控好义和利的天平。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取正当的利益,且不损害他人利益。
TOP
78#

苏轼曾说:“苟非吾之所有,非一毫而莫取。”从古至今,这样的道德准则不计其数,然而又有多少人是打着这样的旗号来赚取非义之财。比如我们走在街上随处可见的乞讨者,无论是大小城市,这样的人都数不胜数,但是显而易见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疾,他们只是抓住了自古到今人们提倡的爱人、怜人之心,即使知道这样赚取的财产并非正道,但却依然受之泰然自若。这也是由义取利,只是他们是用了正义取得了小人之利。
TOP
79#

在生活中义和利确实时常是相互对立的,人的选择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应该加以尊重,但选择了先义后利的人更值得我们敬佩。自私的欲望每个人都有,但是有道德的人会用理智克制自己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利益的人短时间内会得到一定的好处,但长远看来是为自己埋下祸端。利和义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选择义并不代表失去利,正如有时候予人方便也是予己方便,我们应当慎重的选择,把握未来而不要局限于眼下,追求正义下利益而不因小失大。
TOP
8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由义取利,才能长久,不做见利忘义之事,不做借义取利之事,生财有道,不合义的,宁可清廉地过着自己的贫苦生活,也决不去舎义取利,不义之财绝不会长久。
TOP
81#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是爱人,义更多的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取舍。“义”之一字,本身就包含着一种付出与取舍。仁是让世界美丽祥和,义是给这世间更添铿锵。这个世界需要温润的君子,更需要铁骨铮铮。
TOP
82#

我们应当力求把对孔子及儒家的研究转向当下日常生活,从生活中体认儒家之道,使孔子思想飞人寻常百姓家;把儒家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发掘出来,提炼出来,把它讲清楚,注意发掘中国文化中具有普世价值的理念,变成每个中国人的自觉,还要把它变成世界性的东西。
TOP
83#

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我们今天一方面要赋予“义” 以新的具体内容,例如社会公平、公正、公益等,另一方面要重新唤起人们“义”的自觉和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当今社会上许多腐败堕落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固然有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等外部原因,另一方面,当事人自己内心丧失起码的道德正义感和道德原则立场,不把“义”当回事,不辨“义”与不“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因。
TOP
84#

趋利避害是生物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生物不断向高级进化的保证。生物存在的两种充分的条件是:一、活着(求生);二、避免死亡(畏死)。趋利使生物习得更强的生存能力,避害使得个体的生命得到延续,进而保证了物种的延续,其中的优胜者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并促使物种不断向高级进化。当然在人类社会中,趋利避害的方式取决于对利和害的认识,而对利害的认识及趋避行为又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并被道德、法律等所约束。古往今来,利义从来都作为一个共同体被人们讨论着。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感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怨愤。利之所趋,性之所在。同样,世上从来也不缺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道。对待利益,无论是厚黑学还是薄白学,脸厚心黑也能取之有道,面薄心白也会不择手段。最重要的是能平衡利与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做一个利义并重的君子。
TOP
85#

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诱惑,尤其是“利”的诱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对于“利”的一个直接体现。毫无疑问,“利”是生存在红尘社会的芸芸众生所不懈追求、为之辛苦奔走的事物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可以说是以否认个人、否认利益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社会,要使人们只关注“义”的道德价值,放弃对“利益”的追求,既是不现实的,又是与社会发展方向相背离的。因此,随着经济大潮的波澜壮阔,人们似乎一下子意识到了自我的重要性,从而迅即步入了另一个极端。许多人跌入金钱的陷阱之中,在工作、生活中开始关注自身利益的满足,不在为钟情于“孔方兄”而羞愧不安,相反倒胃自己无法“生财有道”而耿耿于怀。在强大的“利”的诱惑下,“义”一度被一些人排挤在价值观之外,传统的“义”大于“利”的观点很快变成了“利”大于“义”,“唯利是图”,开始了对“利”的盲目甚至疯狂的追求。如若听任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发展,我们的社会势必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基于此,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必须倡导合理的利己主义。也就是说要教导人们在求“利”的活动中注入理性的精神,这便是“由义取利”,“君子爱财”但也要“取之有道”。
TOP
86#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分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君子爱财”,即使是君子,也是爱财的,由此可见人爱财是正常的心理,不必为此纠结。但是对于财,有总比没有要好,因为有时,金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东西。一个人有了钱,他就可以放手去求取知识,可以在国内国外游走,可以使家人丰衣足食;因为他有钱,他可以不斤斤计较,可以不钻营奉承,可以不小头锐面。第二部分“取之有道”,爱财并非羞耻之事,但仍然要走沧桑正道。
TOP
8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表明,在对义利的抉择,足以用于判断其人品格的高下。君子更看重道义,故而坚持本心;小人更看重利益,所以不择手段。这就是二者的最大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家思想中的重义轻利是强迫人放弃正当利益,也并非认为追求利益者都是小人。而是强调了人在谋求利益的同时,要注意运用正当的方式,不能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益。中国古代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才有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说法。明清之际的儒商就是典型。
TOP
88#

义利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的一大争论问题,它涉及到道德和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帖子列出的内容来看,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而到了后期,这种思想便有所松动,君子重义,但也不排斥利。
TOP
89#

义和利的结合让我想起了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这三句话告诉我们要用平等,正当,正义的的方式去获得自己该得的利益,钱财虽好,不过不是自己的就算用卑劣的手段取得终有一天也会失去,永远不要觊觎别人手里的东西,若想要,只有一种方法---靠自己的努力。不出卖他人,不背叛朋友,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尤其是姜太公的那一句,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原则,并且尽力去维护这个原则。
TOP
90#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它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遥相呼应,这两句都是关注的取财要符合“道”。这对当今欲望疯狂膨胀的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很多人为了去追逐本来不需要的东西,违背自己的良心和社会道义,拼命的获取钱财,更有甚者为了取材谋害他人性命,迷失自我,最终锒铛入狱。从另一方面说,按照道义获取钱财容易做到,但是取材以后是自己独享还是奉献社会却是一个很难抉择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没有去追逐财利却始终秉持着一颗“志在富民”的心,这确实是很伟大的,而且在年逾古稀之时还出行做调查,其人格令人敬佩不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