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智: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211#

这段话中提到的“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在封建时代的压迫下,“智”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出现了迷信与盲从的劣性。因此,新时期的倡导“科学精神”和改革开放时代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都是为了回到“智”的正道上来,避免其流于狡诈。同时,这段话也强调了“仁智统一”,即智慧和仁爱应该相互促进,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在禅宗中,智慧和慈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内在的觉悟和外在的慈悲才能真正实现生命的圆满。因此,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TOP
212#

         放眼古今中外,智德无疑是哲学家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所谓“四达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再到亚里士多德区分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进而宣称“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智德、明智、智慧在古希腊哲学中可谓光彩夺目。伦理学是古代中国发达的学问,孔子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经典表述,孟子有所谓“四端”——仁、义、礼、智,汉儒有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宋代大儒张载亦有“见闻之知”和“德性所知”的区分,王阳明通过“百死千难”得来“良知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看到,儒家似乎天生就具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智慧。

        孔子视“仁”、“智”为人道之必须,并侧重于“由智而仁”的基本教序。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为“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作注曰:“博文、约礼,教之序也。”对“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作注曰:“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 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由此可知,孔子人道教与学的次序是先智后仁、由智而仁。

        孔子反对鲁莽行仁,强调理性、智慧在仁德践行中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没有“智”的明辨,也就没有真正的“仁”爱。在儒家诸德中,“智”是明断是非的慧眼,即“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智”也因此成为人道最为主要的技能和品质,甚至成为圣之首务。《吕氏春秋·恃君览》指出:“圣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董仲舒指出:“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所事不当,其行不遂。”(《春秋繁露·必仁且智》)“智”在儒家德行中如此重要,以致王韬说:“世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德,吾以为德唯一而已,智而已。”儒家把“仁且智”作为理想人格的主要特点,“仁智统一”成为人们通往理想人格的必然要求。
TOP
213#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论语》提到了做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哪个更加重要“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然而现代还是有那么多人因为不了解《论语》这句话的道理而走到了人生的岔路。高分低能,脆皮大学生,甚至高知杀人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是我们当代教育观的偏差。在应试教育的12年间,人的评判标准最重的就是分数。多少家庭一切为了学习让步,一切为了高考让步。学生们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无微不至的保护下,什么都不用操心,只需要学习,所以也只会学习。单一的价值来源很容易导致个人的崩溃,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对于在高压里学习的学生而言,就是个人价值的全面崩塌,也很容易走向极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有许多心理问题的原因。
我们需要反思当代教育是否搞错了侧重。孔子对弟子的要求是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摆在第二位的。我们是否可以教育我们的孩子高考固然重要,它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并不是衡量我们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世界上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我人格的修炼。
宋代的程颢,程颐对此也有解释:“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世上的职责是做一个健全的人,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人格上,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去学习。如果不注重自己的为人,只是带着一心为了找个好工作赚大钱的学习心态去学习,这种学习并不是真正有益于自我人格的修炼,是本末倒置的。
要知道人生很长,应试教育期间的12年,也只是人生前面的一小段罢了。人生是旷野,并不是轨道。我们大可走出被应试教育局限的视野,只要我们有健全的人格,可以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把大家都局限在挤高考的独木桥这条单一的道路上。喜欢烘焙的可以成为面包店的店主,喜欢花艺的可以开一家花店,喜欢摄影的可以专心提升摄影技术……或许这样的教育,才是孔子理想的教育。
TOP
214#

智"是先秦时期歧义最多的道德范畴之一.本文拟从内涵、来源、"智"与"知"、"知"与"仁"等几个方面,对先秦儒家的"智"德思想作简要勾勒,以期对深入理解"智"道德范畴有所裨益.
TOP
215#

智,就是说我们遇到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考虑。做出理性的判断。意气用事,冲动鲁莽,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做决定之前要考虑其后果,考虑其风险,确定自己能够承担之后再放手去做。在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学而时习之”来提升自己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TOP
216#

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认为“智”和仁、勇一样,是三种任何时代都通达不变的品德。并进一步指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提出的“智”,不单纯是指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指道德领域的明辨是非能力,也就是要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怎么样做行为才会符合“礼”,才能做到“仁义”。所以孟子提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认为明辨是非是“智”的开端。“智”和仁、义、礼一样,是人固有的品德,如果没有是非之心,也就不能称其为人。
TOP
217#

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TOP
218#

智”在古代汉语中通“知”,即理智、智慧。“智”,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德离不开智慧,道德本身就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智慧思考的结果,是一种认识境界,表现为对自然天道、社会公道正义和人生价值的大彻大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性把握。我国先哲把“智”看作是心灵通向人的内在价值本性和道德本性的烛照,认为道德和“仁爱”精神是人的首要的、根本性的智慧,强调智慧是一种“善恶是非之知”和“德性之知”。孔子认为,“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将“智仁勇”并称为“天下之达德”,并居其首。
TOP
219#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TOP
220#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能具有一种用途,而这也与儒家的教育思想相契合,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让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方能成为君子。孔子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也在于让他们成为君子,孔子希望弟子们通过实践和学习,在为人、治学、为官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对此,《论语·学而》开篇即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习内容上,诗是孔子对君子在众多学习内容的要求之一,孔子认为君子当将诗作为言辞的参考。在《左传》中记录大量士人在外交场合中,通过赋诗言志以赢得称誉之事。孔子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可见,能够赋诗言志是成为君子重要条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