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241#

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能容人!要想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天下皆是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人就是把别人的智慧用到了自己的身上!“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以厚德载物”要提高我们的德行首先就要增加我们的肚量!宰相要想管理一个国家肚里就要能撑得住船,君子要想有所作为就要能容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大海还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正所谓大智若愚就是如此!
TOP
242#

儒家的“仁智统一”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它代表了道德伦理与智慧理性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不仅是儒家教育的目标,也是其理想人格的特征。以下将详细探讨儒家的“仁智统一”:

相互依存:孔子认为,仁和智是相互依存的。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智则是实现仁的必要条件。没有智慧,人无法真正理解并实践仁爱;同时,缺乏仁爱的智慧也无法体现人的道德价值。

统一体现:在孔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应当是仁与智的统一体现。《论语·子贡》记载,子贡称赞孔子“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表明孔子在弟子心目中,就是仁智统一的圣人典型。

儒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孔子通过“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智慧能力。这种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品德的养成和智慧的发展。

孔子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仁智统一的理念。他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仁和智方面都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儒家的“仁智统一”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强调道德与智慧的和谐统一,对于个人品质的提升和社会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理解和践行这一理念,人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
TOP
243#

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可见儒家所言的智并非现代所言知识论层面的理性认知能力。实际上是非之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判断能力,而道德判断力的根源自然是来自人的道德本体,也即是仁。所以仁与智究其根本还是统一的,智是仁借由心而发的一种具体能力。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便不会用知识论的角度去衡量人的道德判断,就不会以外在功利的模式去混淆人的道德。当然同时也不再用人的道德心去混淆认知能力,实现道德与知识的清楚划开。
TOP
244#

孔子重仁亦同样重智。孔子用仁来统摄各种思想观念,以求再现上古三代美好的社会蓝图。然而,如何用仁这一核心观念作用于新的时代,则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实践中涉及事事物物,需要具备与此相关的知识,没有知识的辅助是无法成仁的。例如,鲧与大禹治水,其心不可谓不忠,然而结果之所以大不同,当是二者对于水患的分析和认识深浅有关。孔子深明此义,故而在成仁的路上坚持终身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孔子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中度过的,之所以如此持之以恒,主要是因为他对仁智之间的关系洞悉透彻,早就立下学以成仁的志向。这极大地激发起他的学习兴趣,“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于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而好学则是为了闻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TOP
245#

儒家主张德治,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以德治国”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德治思想,但是作为其根据的“仁智统一”学说却是以德治国的一个内在要求,德性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以德性的手段作为管理国家、调控社会的主要手段。
TOP
246#

早在先秦时期,“智慧”往往被写成“知”,孔子比较早地重视“智”,他说:“知者不惑。” (《 论语•宪问》)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必须要勤学好问、善与人沟通才能达到博学智慧、懂得规律方法的程度,唯有“仁且智”才可成为君子,“智”是“仁”的前提,《礼记•中庸》 有言“知”“仁”“勇”为“三达德” , 这被认为是“五常”的雏形。 孟子在“四端说”中提出,“智”是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是非之心,智也。 ” (《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还陈述了“仁”“义”“智”的关系, 认为: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 斯二者弗去是也。 ” (《孟子•离娄上》) 由此可以看出,“智”的内涵并不复杂,其本质是一种道德智慧,是指导人“明是非”“晓仁义”的道德取向,就普遍逻辑而言,唯有知晓是非善恶,树立合乎天道的价值观,才能以此为师,踏上堂皇正道,践行仁义之道。
在中国法治实践过程中,因为无知所导致的违法犯法现象屡见不鲜,透过嫌疑人的行为而观其动机和内心,未必都是为了“恶”而“恶”,存在一些法制意识淡薄,对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没有明确认知的现象,甚至可能在落入法网之前还坚信自己是守法公民,这种现象在偏远落后地区频频发生,究其本质仍然是知识缺乏、对于法律逻辑和社会运行规律一窍不通,除此之外,没有知识和头脑在生存压力下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者,虽然其对于法律有清晰的认知,但其生存智慧或者说缺失信念的存在仍然可以被视为无知的一种。方今之世,人若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有立足之地,除却对法治有所熟知之外,还需要培养自己对于社会道德和生存智慧之中的体会,成为“仁者”的先决条件是践行“智者”之道。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