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226#

仁与智是统一的,如果一个人只讲究仁义,而没有智慧,就更容易陷入小的仁义之中,只能产生有限的社会价值,仁心是一个基础点,智慧是一种扩大器,具备仁心再经过智慧的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去为更多的人创造价值。如果不具备智慧,单一的仁心也容易被怀玉居心的人所利用,产生不良的效果。
TOP
22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儒家主张德治,非常重视道德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要求遵礼行仁,道德教化在德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教化的目标就是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因此仁智统一就成为德治思想的内在根据。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的“以德治国”显然不同于传统的德治思想,但是作为其根据的“仁智统一”学说却是以德治国的一个内在要求,德性文化的主要特征,即以德性的手段作为管理国家、调控社会的主要手段。
TOP
228#

“智”不能离开“仁”而存在,仁智是统一的。一个没有“仁”的人,拥有再大的“智”也会遭人厌恶;同样,如果没有“智”,再多的“仁”也将无处施展。
TOP
229#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一方面他继承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适合于当下统治者需要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针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不能满足当下统治阶级需要的部分进行了延展、再造和创新,这主要体现在董仲舒“天人合一”、“大一统”的思想上,而在人才选拔方面则集中体现在“必仁且智”思想的提出。与先秦儒家相同,董仲舒非常重视人的德行,他说:“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没有道德却有才能的人,就像手拿锋利的兵器却没有束缚一样危险。
董仲舒的才能观集中表现为对“智”的论 述。他首先论述了何谓智,“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其规是者,其所为得,其所事当,其行遂,其名荣,其 身故利而无患……智者见祸福远,其知利害蚤,物动而知其化,事兴而知其归,见始而知其终。”可见,董仲舒认为才能的首要方面是具有预见性,事先能够凭借才能预见事情的优劣利弊,认清利害关系,善于通过细微之处观察事情的发展趋势,在对事情的整体性具有把握之后,设定计划,后续事情的发展与设定的计划相符合,这就是有才能的人。
在《必仁且智》篇中,董仲舒提出了仁与智的辩证关系,即德才关系,他说: “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獧给,则迷而乘良马也……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故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董仲舒认为,仁与智对于人格的生成来说,是最紧迫的两个方面。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为后世选拔人才提供了方法借鉴。选拔人才不仅要注重德行,也要注重才华,两者缺一不可。
当今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对这一思想的遥相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要有理想,要弘扬科学精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推动者、宣传者、践行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继续奋斗。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不仅要有理想,也要有本领,还得有担当,其实在这个里面就反映出了董仲舒所说的“仁”和“智”都得有的观点,不同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更加丰富也更加切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
TOP
230#

“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德是可以制约一个人思考方向的东西,可以规正人的思想向好的方面发展。没有德而有大量学识,可能会导致研究成果向破坏和邪恶等方面发展。
古人云“立德树人”,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今天的社会迅速发展,使我们忘记了教育这一最本真的目的。学好一项技能,能为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却把道德和良知舍弃了,一个人要是有学问但是没有道德,就好像一个恶汉;而有道德却没有知识,就如同一个粗俗的人,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必须要加强通识教育,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社会不缺一个有才的大学生,但却不渴望多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一个人无才,不可怕,可求;有才无德,最可怕。
因此,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齐头并进,做到仁智统一尤为必要。
TOP
231#

仁者必定是富有智慧的人,我们通过智来学习知识,不断地完善自身,达到仁德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要知道仁智是一体的,我们都要去理解仁是仁者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和外在的形式化表现,广泛的表现为仁爱,对万物的爱。人人都有智,只不过是每个人的智所能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上限的限制不同,因此仁和智是人的重要的两个方面修养,这两个修养都互相的浸润互相辅助,智帮助人能够更好的辨别世间万物,明白理解世间的运行规律和人间的人情世故。反思自己在自身培育时成长时存在的问题,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得与失。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便于在人间实行仁道。比起仁的润物细无声,智则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理智过头的仁道实行即使是平等的也不是公平的,不能够更深切的体会到仁要如何实行,世间需要的仁是怎么样的,因此我们不能光光有仁或者智这两个方面中的一部分,而应该两者都修,帮助自身提高,为一个成熟的仁者。仁智一体,互相辅助才能有所为。
TOP
232#

仁智相辅,亦是德才兼备,虽道阻且长,却令人向往。
TOP
233#

做学问不是一种潮流,也不是时尚,而是个人所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快速更新的时代,不去学习就意味着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但是也有不少人学习是为了短暂的利益,不如说拿到文凭,或者说得到某个职位。这样的话就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不断的出现。只有静下心,勤勤苦苦的学习,才能有所得。
TOP
234#

有仁有智,是真正的智者。有智不仁,行背信弃义之事,只能成为小人。说到仁智,我能想到的第一人便是诸葛亮,诸葛亮的智慧是毋庸置疑的,但诸葛亮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智慧而持才自傲,尽心尽力辅佐刘备。
TOP
235#

学术争论中常有见仁见智之说,用以描述各种意见的不可调和,并因各自的合理性而无法彼此否定。仁智之间难道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吗?其实不然,孔夫子老先生就提出了仁智统一的说法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甚至是相辅相成的。
仁者必定是富有智慧的人,我们通过智即是自己本身的智慧来学习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最后使自身的修养达到仁德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要意识到仁智是一体的,是不可以割裂的,我们都要去理解仁是仁者的精神境界的修养以及仁者外在的形式化表现,其广泛的表现为仁爱,那是一种对万物的爱无偏私发自内心的大爱。
人人都有智,只不过是每个人的智所能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因为每个个体存在上限的限制差异而导致产生不同,因此仁和智是人的重要的两个方面的修养,这两个修养之间互相的浸润互相辅助彼此,以最后反哺到修养的人身上,“智”帮助人能够更好的辨别世间万物,明白理解世间的运行规律以及通达的理解人间的人情世故。反思自己在自身培育的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的得与失,找到方法更好的提升自己。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便于自身在人间实行仁道的顺利。比起“仁“那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智则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理智过头的仁道实行即使是平等的也不是公平的,失去了人宝贵的仁这一特质的话是不能够更深切的体会到仁要如何实行,这个世间需要的仁是怎么样的,因此我们不能光光有仁或者智这两个方面中的一部分,而应该两者兼修,才能全面充分的帮助自身提高,成为一个成熟的真正的仁者。仁智一体,互相辅助才能做到有所为。
TOP
236#

“智”不仅是中华十大义理之一,也是《孙子兵法》中“将之五德”之一。五德”的排列顺序中,孙子将“智”列为第一,指将帅的素质与能力,其核心是知识和才能问题。“将不在勇而在谋”,这是将帅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 孙子在兵法中的很多思想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比如全知思想,因粮于敌,奇正相生,以迂为直等。知识不等于智慧,更不等于能力,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正如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关于“知人”,古人有“四观”: 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孙教授表示,智慧从根本上说是思维方式问题,或者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如孙子的五事:道、天、地、将、法,给人们一个考虑解决战争问题的思维模式。
TOP
237#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孟子提出了对于仁、义、智的实质的分析。他认为仁的实质是“事亲”,即对待亲人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照顾。这表明仁是一种关怀和关爱的情感,是对亲人的责任和义务。义的实质是“从兄”,即按照兄长的规范行事。这里的“兄”并不仅仅指实际的兄长,而是指社会上地位较高者的行为规范。这表明义是一种对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遵循。智的实质是“知斯二者弗去”,即懂得并不放弃仁和义。这表明智慧是要在实践中理解和综合仁和义,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理性的智慧。
TOP
238#

从君子与小人的角度理解,仁智统一意味着君子应该具备仁德和智慧,君子应该以仁德为指导,运用智慧去做好事,而小人则应该避免仁德和智慧的引导,以免做出有害的行为。这是因为在社会中,君子和小人有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君子应该以仁德为指导,运用智慧去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小人则应该避免仁德和智慧的引导,以免做出有害的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
孟子强调了仁、义、智三者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真正成为君子。同时,“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这句话也强调了仁德和智慧对于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这说明仁智统一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重大,只有具备仁德和智慧的人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
TOP
239#

        众所周知,“仁”在论语中出现百余次,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仅就出现频率来说,显然“智”有所不及。在孔子所谓仁、智、勇的道德序列中,“智”与“勇”常常被认定为次级的德性,于是仁智关系在传统儒家常常被视为一种“体用”关系,即“仁为体,智为用”。《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在宋明儒学那里,“仁为体,智为用”愈发清楚,“仁”决定“智”,“智”表现“仁”,“智”既被视为“仁”的具体条目和内容,也被视为“仁”的功能与作用。这是传统儒学在仁智关系上所呈现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今天看来,似乎更加具有现代意义,就是“仁智并提”以及“仁智双修”。

        陈来教授在《儒学美德论》中提到:“儒家哲学思想总是强调实践智慧必须转化为实践的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孟子·离娄下》讲世人与禽兽相差无几,而其差别就在于“仁义之心”,禽兽不知仁义所以为禽兽,君子则能保存此仁义之心;又讲圣人能够做到“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儒家传统的意思,“由仁义行”与“行仁义”是不同的,前者是仁义来自人的天性,仁义生于内,所以是由内而外;而后者则是对于“仁义礼智根于心”认识不足,遂有勉强去行为的意思。孟子“由仁义行”具有先验论的色彩,但亦具有道德实践的合理性,能够体现德性的自觉自愿、自由自律,也符合实践过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 而所谓“行仁义”,则能展现道德活动中规范和他律的意义,亦能体现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于是,我们将这两层意思结合起来,在现代实践理性的层面上将智德的表述为“行仁智”:“力行仁智”与“由仁智行”的统一。我们在“致良知”和“明道义”之后,侧重于实践智慧的现代义理,将智德表述为“行仁智”。

        在孔子人道实践中,“智”与“仁”都不是一个独立自成的完整体系,需要借助他力才能得以自存和完善。为此,孔子倡导“智而仁”的智、仁互动辅益的修身模式,并在智、仁的不同境界中,分化出人道进程的先后顺序与等次。《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智、仁、勇都是孔子人道最为称颂的佳德,人道修为的基本进路就是先智而后仁、勇。“仁”与“智”是儒家人道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求善与求真之品质。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即仁不离智、智不离仁,仁中蕴智、智中涵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仁智合一是儒家最高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境界,“仁且智”因此成为儒家成圣之所归。
最后编辑湖北大学郭静文 最后编辑于 2023-12-27 08:00:13
TOP
240#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意在说明“仁”与“智”都应该用在正确的道路上,有智慧的人也应该具备仁爱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在如今也备受尊崇。很多明星、富商给慈善机构捐款,收获了名声也将仁爱长留心中。而反观如今某些黑心企业,将智慧都用在了如何弄虚作假,削减成本来获取暴利上,不对消费者诚实,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只会走向灭亡。于己“仁智合一”是高尚的道德追求,也是对我们走上正道的指引,争取做到“君子挟才以为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