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96#

“仁”和“智”两者是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知”为“仁”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孔子说:“知者利仁。”“知”是实行仁的手段或必要条件。如果对“仁”、“义”、“礼”、“忠”、“信”、“孝”、“敬”等伦理道德没有正确的认识,那就没有自觉的仁德。他充分肯定“知”是人的行为的前提:“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所以,孔子说:“未知,焉得仁?”以知为仁的必要条件,意味着强调道德行为应出自于心里的清楚明白或理性自觉。“知”则确保行为在为善的方向上适中无偏失,即“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其次,“仁”也为“知”提供方向上的担保和支撑。按照孔子的设计,“仁”确保主体的行为坚定不移地朝着合乎道德的方向发展,即“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称“中庸”是道德之极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般人很少能够达到中庸至德,是因为不能将“仁”、“知”两者完满地结合起来,所以不是“过”就是“不及”。办任何事情,只要“仁”与“知”结合的好,才能恰到好处。孔子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就连买房,择邻而居,也要“仁、知”合一。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居处不选择仁者为邻居,也谈不上聪明智慧。
总之,“仁”、“知”的统一,才能保证我们干任何事情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
TOP
197#

“人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只有仁德却没有智慧,就会只知道爱却不懂得甄别;只有智慧却没有仁德,就会只知道爱却不付诸实践。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施展自己的仁德之心。
TOP
198#

当我们心存仁爱之心,却无“智”做支撑时,便无法在瞬时变化万分的世界中,在人间的恶意中,守护我们心中所爱。若是拥有了智慧却毫无仁爱之心,便如同机器人般冷血而对这世间的生命、弱小毫不在意。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情。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哀,亦将是所有人的苦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不断的加强,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在孩子十分年幼的时候,便将其送去学习各种技艺,有些家长在孩子未出世之时便为其构想好了它的整个人生,虽然这对个人知识的积累和增长而言是有益的,但是往往越是忙于就对于孩子的技艺的训练,越是容易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人格培养的缺失将会对孩子的个人发展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像是药家鑫便是其中一个例子。无论社会发展是如何的迅速,房价上涨如何迅猛,人与人的竞争是如何的大,都不应该舍本逐末为了培养高新技术人才而轻视人格本身的培养。人活着,是人格在闪耀光辉,也只有人格的光辉才会源远流传。
TOP
199#

一个人光有仁德之心那是不够的,一个人的仁德之心很难影响全社会,如果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将仁德扩散出去,引导更多的人行善积德,社会就会更加美好。仁与智的和谐统一,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
TOP
200#

古人以“仁”“智”“勇”为三达。在《论语·子罕》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再次强调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不难看出,孔子认为君子必需的品德有许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有三个方面:仁、智、勇。而这三个方面恰恰是“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的根本原因。
TOP
201#

  中国哲学基本框架是儒道互补。两者表面上相互对立,实则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体现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儒家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强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孔子站在水边的感慨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现的是不断进取的精神。老子站在水边的感慨是“夫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表现的是遇柔则柔,遇刚则强,抓住时机,趁势而动的智慧,《论语》中也有“知者乐水”一语。对水的态度,折射出两种思想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两者却是相互补充: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士的追求,穷则独善其身则是道家的原则。统一在一个人身上时,便是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两极和思想的寄托。陶渊明也罢,苏轼也罢,都是儒道互补的典型例证。
TOP
202#

《论语》中关于安身立命的智慧,不胜枚举,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这句“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所针对的不是平日里就以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哗众取宠的人而言的,并非批判他们“不仁”,因为这类人不必儒家圣人说,我们普通人都知道这类人的做法是“不仁”。
这句话出现在《论语•学而》第三节,在第二节中,讲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说的是孝悌之义是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这第三节“巧言令色鲜矣仁”是用反面来说明仁不是什么。所以针对的对象,恰是“求仁”之人,让追求圣人之仁者不要误解仁的含义,不要以为对人待物和善友好、和颜悦色就是仁。
TOP
203#

       孟子把仁、义、礼、智四端为归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四端之心”,这是人生而具有的,“并且根植于人心,成为超验的主体原则,从而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中国心性论》)孟子在《尽心上》给出了他对天人关系的看法:“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孟子这里,天与人是统一的,“天”不仅作为自然界而客观存在,而且还被主体(人)赋予了道德属性。自然界存在的意义不是被人当做客观物去认识,而是被赋予了人的价值意向,诸如“真、善、美”的统一体。“仁”为善,“智”为真,仁与智相携相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
TOP
204#

才高德差,所谓的智商高但情商低。这种人由于在社会上无德而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会被世人所看不起。而另一种人则是有仁德却天生愚笨,但由于他在社会中的道德地位很高,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甚至是精神丰碑。此外还有一种人这种人近乎完美了:仁德和智慧兼备,是社会最需要的人才,然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寥寥无几,有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了。 可见虽然人类不可能到达完美,但趋近完善即达到仁智的统一却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TOP
205#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仁和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是儒家眼中最为根本的五种道德原则。对此,孔子则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和智者之间虽有所区别,但都是孔子所最为推崇的贤者人格。
TOP
206#

与朋友闲聊时,说到那些淡化或取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者,对面突然说:“但是你想,这样他活着多开心啊。”所以不开心算是好事的。
仁智统一,“明明德”而自省,适当背着些“社会道德债”,我总以为,并非是一件坏事。
总是在被情怀掌控的时候,活得更轻松一些。常常能接触到几位公益人,从他们那里看到自己身上已经匮乏的,美好的故事。诚然,囿于各种因素,美好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随时有的,有时候要借周围的人看到,记得它真实存在,记得“唯高为明,唯元为大,唯正为通”。 尽管在拥有资源与能力之前,必须要在社会原则的支配下卖命半生,但作为世界生命的一份子,唯一的意志是让它更和谐存续更久。
不敢贪大,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抢到座位的人,把座位让出来。
TOP
20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仁智统一的重要性,仁智不一时便更加体现了仁的重要性,空有智慧却没有仁德的人仿佛是社会的毒瘤,他们对社会危害无穷,有仁无智的人,对社会造成不了太多的危害。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德才兼备之人,我们每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TOP
208#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五四运动时期,此句被当作“打倒孔家店”的靶子之一,批判其愚民之政与反民主化,康梁将其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可以决策,就放权;无法做,就教育他们,也有人改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认为可以做就让他们做,认为不可,则让他们知道不能做的道理。然而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民主的实施也是需要民众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准的,集中也不妄出于民主的考虑。
TOP
209#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俞似于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先于刑戮。”子孙其“愚不可及”,正是赞扬其难得糊涂,恰如郑板桥所言“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TOP
210#

“仁者爱人”,在孔子及历代儒家那里,仁爱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观念,仁作为五常之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道德范畴。
同时,在“五常”之中,“智”也是个重要的范畴。儒家认为,爱的内在根源,就是人具有仁性。 “以仁为爱体,爱为仁用”。
在儒家这里,“智”同样值得重视。儒家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爱的人大多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智慧的人也因为有了仁爱而更上一层楼。
当今社会,一些高智商犯罪之所以为人所批判,就是因为这些人虽然有聪明的头脑,却没有一颗仁爱之心,没有把智慧用到合适的地方,最终酿成大错。
一个有智慧却不仁的人常为人所唾弃,但是一个虽没有智慧却有仁爱之心的人则会在生活中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
当然,如果能做到仁智统一,既有人道主义又有理智思维是再好不过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