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211#

“智者乐水”,何而乐水?因水顺势而为。每每顺势而为,处处聚势而兴,朝朝碌碌庸庸,却时时奔流不息。暴雨来时,任它山石土砾,皆一并纳之,污泥垢水也亦一并聚之,暴雨过后,穿山越岭之间便化尽污垢,清零剔透一如从前,如此往复,循着自然时序之变,清清浊浊,浊浊清清。故智者当审时。
审时后必有大舍,舍得之道存于心念,践之于体形。大智者必有大愚,愚敏之列淀积于魂,尽之致灵锐。智者乃大家风范为遵,诚于心而形于外。智者乃大气襟博为怀,大行德广,怀纳万象。
TOP
212#

智即理智、理性、智慧,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儒家对智的伦理价值予以高度重视,把智作为“五常”之一。《礼记·中庸》把智与仁、勇并提,称为“天下之达德”。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智主要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正确的道德认识是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前提与保证,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因此他多次以仁智并举,并将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孟子把智看成是判别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和观念,提出“是非之心,智也”的命题。汉儒董仲舒强调仁智兼重,既仁且智,并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从许多方面对智的内涵作出详细的申论。此后,历代儒家也一般都肯定智的重要,并对智进行了说明或发挥,赋予了智以丰富的道德内涵概而言之,智的道德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知道遵道;第二,利人利国;第三;自知知人;第四,慎言慎行;第五,见微达变。此外,还包括好学知过、量力而行、居安思危等等。
  智在“五常”之中有着非常特别的地位。作为道德认识,智的基本功能就是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人总是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之中,处在现实的道德环境之中,各种社会现象扑朔迷离,是非善恶难以区分,这就需要运用理性、智慧进行分析、判断,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并在道德理性的指导下对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一个人如果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明确把握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很难想象会有正确的道德信念与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的道德行为。在儒家看来,某些类似于道德的行为也存在于动物之中,如虎狼有父子之仁,蜂蚁有父子之义。但这些只是动物的自然行为,只有人类才能在道德认识指导之下,实施自觉的道德行为。因而,儒家认为,智是一切道德品质、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的前提,是认识其他四德的工具。
TOP
21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国的古人,尤其是儒家先贤,经常把“智”与“仁”联系在一起。
具有一定文化内涵,一个有作为的人,肯定需要“智”,没有几分精明就想成功的人,就好像不习水性却要跳进大海游泳。他们需要智慧,需要才干。智慧是成功者赖以谋生的本钱,也是运行的前提。“智者不惑”,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但是,仅仅有智慧,却不一定就是一位优秀的成功者。我们还要仁义。
TOP
214#

关于“仁智统一”的探讨,放在今天的这个时代尤其重要。“仁”是指心地善良,它是说人的品德;“智”是指聪慧过人,它是说人的能力。现代社会里,能力是一个人的外化、品德是一个人的内涵,然而,由于前者比后者更加容易向外界显现从而来带更多的利益,因此当今社会,人们往往都更加注重于、甚至说是只注重于去发展人“智”的方面、忽略了对“仁”的发展,祖辈们常说的“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被很多人抛在脑后。知识分子犯罪、蓝领犯罪往往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我们处理“仁”与“智”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当“仁人”发展其“智”时,既能提升自我,又能给社会创造价值、当“仁人”的利益与社会大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调动其智慧寻求解决办法,并充分考虑大众的利益。
TOP
215#

论道家的人生智慧
  其实如果一个人始终遵循儒家的“入世”思想活着是很累的。毕竟没有人始终一帆风顺,这种时候其实是需要平心静气的,那不如就用道家的人生智慧给心灵留一方净土。
  首先道家思想的一个核心在于“无为而治”。什么是无为而治呢?并非现代人所谓的“佛系”,而是说顺从事物本来的发展规律去做事,不过分干涉,从而达到“治”的效果。无为是手段,应该要实现的是目的,所以无为不等于不作为,这就像唐太宗的“垂衣拱手而天下治”一样。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不操心不属于自己该担心的问题,做好分内事,顺应正确的规律。
  其次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死观念。中国人本身是慎终追远、重生恶死的,然而这样其实也有弊端,容易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解脱,反而劳心伤神。关于庄子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他妻子死后他反而为之击缶而歌,表现出一种洒脱旷达的生死观。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纵使死亡应当被尊重,我们也不应当因为失去而过度痛苦,泉下如真有灵魂,其人也不愿意生者长叹掩涕。
TOP
216#

简论孟子的论辩艺术
  孟子的论述未必比孔子高深,但其胜在以下几点:首先,孟子多从生活中、身边发生的事情人举例说明事物的道理,让人(尤其是君王)能有切身体会;其次,孟子在论辩中十分擅长类比推理,且通过比喻手法让看似复杂的政治事件变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信服他的道理。在同梁惠王论辩的时候他便以“五十步笑百步”暗喻梁惠王的行为不当,且把君王不把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罪过一事用“非我也,兵也”、“非我也,岁也”做形象比喻,一旦放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关的君王的理所应当便变得苍白而虚假。最后,孟子十分擅长说“掏心窝子”的话,他擅长在说服君王的时候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十分注重听者的心理和反应,因此也能在对方认同自己的道理时进行“会心一击”。比如在梁惠王说“吾何爱一牛”时他就会顺着君王说:“我当然知道您并不是在意那一头牛啦,但是百姓不知道,所以您应该这样这样……”他总能条理清晰的让人在他的明白易懂的逻辑中明白他们的不足,然后无从反驳,最后再提出自己的观念和解决方法,由此使人不得不信服他。这样的论辩艺术可谓是“兵不血刃而尽得之”。
  最后用刘勰评价孟子的一句话总结他的论辩艺术,那便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
TOP
217#

在中国历史上,“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也是衡量圣人的标准。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仁”、“智”思想,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与理性原则的统一,体现了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
“仁”一般解释为仁爱,属于伦理学的范畴,“智”一般解释为智慧,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因此“仁智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统一,“爱人”与“知人”的统一,从而表明了人道主义原则与理性原则的一致性。仁作为最崇高的道德理想,是人格修养的最完美的境界,必须以智为前提才能实现仁。“仁智统一”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道德知识论都表明理想人格与人的知识水平、智慧是相互依存和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仁”中有“智”,一个人若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文化修养,就不能把握“仁”的精神要义,不可能成就理想人格。另一方面,“智”中有“仁”,“智”主要指的是人的伦理道德知识,一个人若没有端正的品行人格,没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就不能拥有智慧。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有了智慧,才能明辨是非,见义勇为,才能坚信仁道而不疑惑;反之,不好学问,缺乏知识,即使主观上爱好仁德,也会出现种种弊端。《伯子文集》中说:“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由此可见,一旦仁智分裂,则可能会害人害己。
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又言:“仁者所以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即仁德是用来爱人类的,智慧是用来除去对人类有危害的东西的。知识对培养理想人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智”为“仁”的前提和条件,“仁”为“智”的目的和归宿。一个有智慧且有仁德的人,能够明智行事,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为民除害。在这个意义上,仁以智为支持,智以仁为归属,二者相互统一又相辅相成。
同时,“仁智统一”的思想也体现了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仁者,爱人”,“智者,知人”,儒家“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强调道德行为是出于理性自觉,同时又有自愿的意志。在儒家看来,一个人要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且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并用理想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克己复礼。道德以明善为目的,知识以求真为目的,将求真与至善的目的统一起来,则美在其中矣。仁智统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则体现为德才兼备,《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中说:“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资治通鉴》也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表明如果没有仁德没有智慧只有才能,并用才能来辅助邪恶、狂妄之心,则会适得其反,增加罪恶。所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持才华去行善,小人持才华去作恶,这里君子所具有的正是德才兼备与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TOP
218#

《论语.阳货》: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把正义看作十分重要的。君子勇敢而没有正义就会作乱,小人勇敢而没有正义就会当强盗。一个人有勇气而非正义之人就会使事情混乱。因此,一个人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善于分辨,还要有仁心,能够包容万事万物,方可谓大智大勇之人。具体做法包括:首先就是要有仁心,能够心怀爱心,包容之心对待万事万物。面对利益,先人后己,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之后。其次就是要有勇气,对待事情有谋略,有思考,而不是鲁莽。最后就是有付诸行动的实践能力,能够立即行动,而不拖沓。
TOP
219#

        关于仁智、德才之争古已有之,《礼记·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意谓君子既要尊重与生俱有的善性,又要经由学习、存养发展善性。《淮南子·本经》中有一句话:“能愈多而德愈薄。”可见,古人多将“仁智、德才”放在对立之面上,喜欢探讨何者为先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一场朱熹和陆九渊二人关于“德与才”的争论,即赫赫有名的鹅湖之会。朱熹认为:“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认为教人应从“道学问”为起点,上达“尊德性”;而陆九渊则认为教人以“尊德性”为先,所谓“先立乎其大”,然后读书穷理。
        以上是朱熹和陆九渊二人关于“教人之法”上有关德与才的分歧,但是在今天,我们要实现“仁智统一,德才兼备”。《资治通鉴》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董仲舒说:“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所以,仁智统一与德才兼备有着实现可能性和重要现实意义。
        今天中国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能以一家之长为标准来评判教育之成功与否,唯有全面发展,实现仁智统一,才有助于培养出“君子之才”,可谓“君子以挟才以为善,小人以挟才以为恶”啊。
TOP
220#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认为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能容人!要想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用人之长天下皆是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人就是把别人的智慧用到了自己的身上!“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以厚德载物”要提高我们的德行首先就要增加我们的肚量!宰相要想管理一个国家肚里就要能撑得住船,君子要想有所作为就要能容人!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大海还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正所谓大智若愚就是如此!
TOP
221#

在孔子的思想里,“仁”跟“智”相对,“智及之,而仁不能守”。可以在思想上体验到,但无法在生活、身体上体现出来。因此在“仁智”这个对比中,“智”是一个对他者的了解,或者是对自己身上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的东西的了解;而“仁”则是这些东西在我们身上的充分展现。因此,“仁”是一的,“智”是二的。“智”是个所知道的事物处于一个对象化的疏离状态,而“仁”则是贯通的。仁是对仁来说可以说是直接性的,而智是通过思想后的间接性,但仁与智有着共同的方向,即对人日常生活的思考和规范。
TOP
22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们不能直接地要求一个人德才兼备,因为每个人的天赋和机遇是不一样的。但我们要求每个人都要具备最基本的德,德不仅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必须,也是社会公平和谐之必须,而只有社会公平和谐了,每个人才能够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对于有才的人,更要强调德。陆九渊就曾指出,对于资质较高的人来说,蒙蔽本心的障壁虽不在物欲,但津津于自己的一得之见、“好事无益之言”,也同样使本心陷溺。不仅是津津与自己的一得之见,很多有才之人认识到自己的才之后更加狂妄、自傲和刻薄,而可怕的是很多有才之人利用自己的才做出危害他人的事,比如高智商罪犯、知法犯法的名流等。德是中华民族品质的根,礼是中华民族行为的魅力,这些都不应该被物欲冲散,所以我们强调德要配才。一个有才无德的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尊敬,也无法将自己的才完美地发挥出来。
TOP
223#

关于智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便是孟子,他提出“养浩然之气”,将仁和智联系在一起。孟子所塑造的仁智勇统一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因其具有现实的具体操作规范一经形成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多年来,在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感染下,历代有识之士学习、领悟和实践,从而长期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自我塑造,培养了中华族一代又一代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优秀人才。“大丈夫”是孟子歌颂的具有仁智的完美人格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孟子一生都在躬身实践着这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闪烁着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
结合现实生活来看的话,仁智统一相当于“两条腿走路”,仁是内在的修身准则,可能不显山不露水,而智则是外向的,是具有进攻性和表现性的。两者之间的区别正如《论语·雍也》中提到的“仁者乐山”,大意是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同时,两者又是统一的,他们都是君子的基本素养,作为五常的组成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
TOP
224#

儒家学者认为,圣人理想人格的特征就是仁智 统一,仁属于伦理学的范畴,智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仁智统一就是伦理学与知识论二者之间的统一。学不厌、教不倦与教学相长,最终指向于仁智统一。从孔子开始论仁与智之间的关系,到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的《必仁且智》篇中对仁与智之间关系的经 典表述,儒家学者形成了关于仁与智之间关系的系 统认识。首先,孔子对于仁与智关系的论述,从道德内容上是仁、智、勇三德的合一,“君子道者三,我无 能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仁向内以显露道德主体,智向外以成就知识才能。仁虽为孔学的骨干,但孔 子对于智,实已付与以一个与仁相平行的地位,以成 就其‘内外兼管’,‘体用赅备’的文化建构”。同样,从仁与智之间的先后关系来看,仁以智为支 持,“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 ,智中涵 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 智以仁为归属,仁中蕴智,“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其次,孟子从师者形象、功夫与境界合一的角度来诠释仁与智之间的关系,“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 圣矣”(《孟子·公孙丑上》) 。这样一方面是继承了 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仁与智之间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子贡答问的方式将仁与智之间的关系和教 与学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为己之学的语境中形塑了孔子为学为师的圣人境界
TOP
225#

仁德与理智应该是统一的,不可分裂的。有仁无智,则所知的各种仁德就只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了智慧帮其实现于实际中,则仁德只会存在于大脑的幻想中,仁德最终难以实现。而有智无仁,可能会造成智慧越多,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所以,理想的人应该是具备仁与智的,用仁德来规范理智正确的运用,而用理智来辅佐仁德的实施。        
儒家认为圣人的人格是“仁且智”的,也就是仁智统一的。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有智者思维活跃若流水,仁者宽容慈厚若高山。而圣人的人格,应该是兼具智者活跃的思维与仁者稳重慈厚的德性的。也就是仁德与理智二者兼备的。        
仁德的施行过程中,需要一种合理的、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来辅佐,以便仁德的实现。而那些思维活跃,能把智慧运用得很好的人,若他们以追求儒家理想人格为自己的信仰,以仁德来约束自己,则随之而来的是平和的心态,那么在这个漫长的追寻过程中,他们是不会迷失自我、困惑的。于己于人都是有益的。由此可见,仁智应该是统一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