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无义之害 [复制链接]

136#

        “做人不顾道义,只会吃喝,就是鸡狗了。”这话听着刺耳,却像根针扎得人清醒。仔细想想,要是有人眼里只有吃喝玩乐,遇事就躲,有便宜就占,确实跟知道找食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就像看到别人摔倒,有人假装没看见绕着走,只顾着自己赶路买奶茶;朋友遇到难处开口借钱,转头就找借口推掉,生怕自己吃点亏。这些人把“道义”当空气,只盯着眼前那点口腹之欲,活得轻飘飘的,没有一点人情味。
        可总有人不一样。记得去年暴雨,楼下独居邻居家进水了,楼上的大叔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去帮忙搬东西,浑身湿透了还笑着说“邻里之间该帮就帮”;还有同学看见老人在街头卖菜淋雨,直接把自己的伞递过去,自己淋着雨跑回教室。他们做的事不大,却让人觉得心里暖。
        人活一世,能吃饱穿暖是福气,但要是只知道“吃好喝好”,跟动物没有区别。他们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如同鸡狗一般,只图生存本能的满足,却丢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品质。我们应该懂得“道义”,看见别人难处,能帮就帮一把;答应别人的事,说到做到;不占小便宜,不做亏心事。守住这点底线,守住人性的温暖与尊严。
TOP
137#

《易传·乾文言》认为 “利者,义之和也”、“利物足以和义”可见义与利是统一的,《孟子·离娄上》如是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义”是人内心对“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价值表征,作为人类价值取向和利益选择的依据基础,那些为一己私利而背义弃仁之人,抛弃了安适的精神住宅以及偏离了正确道路,极易同化身边的人,最终会遭到同类人的戕害。无义之害史不绝书,以个人私欲为人生唯一的信条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迷信权力可以控制一切、暴力可以征服一切,金钱可以收买一切,肆无忌惮的破坏规则、践踏公义、残害生命。但强大的只赢得一时,道义不会被征服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在历史上也是从未断绝,与不义抗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人生的价值是看我们把自己放在怎样的世界里,义之利害,由此可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