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无义之害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五、无义之害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老子》第五十三章)


译:朝政腐败,田园荒芜,仓库空虚,然而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着精美的食物,财产丰富,这样的人就是强盗。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译:孔子说:“完全依据利益多少来行事,就会多招怨恨。”(放:通“仿”,依据。)


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


译:做人不顾道义,只会吃喝,就是鸡狗了。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


译: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你不远千里而来,将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君王!何必谈利!要讲求仁义就行了。君王说:‘怎么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么样对我家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么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译:作为臣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君王;作为儿子,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父亲;作为弟弟,怀着功利之心对待他的兄长,这是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抛弃仁义,怀着功利之心相互对待,这种情况下还不灭亡,是没有的事。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八《度制》)


译:非常富有的人,会骄横;过于贫寒的人,则忧愁。忧愁,就容易成为盗贼;骄横,就容易暴虐,这是人之常情。


财色之祸,甚于毒蛇,尤当远离。(《勅修百丈清规》第五)


译:贪财、贪色所引起的祸害,比毒蛇伤人还要厉害,尤其应当远离。



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程颢 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益》)


译: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昏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


理者天下之至公,利者众人所同欲。苟公其心,不失其正理,则与众同利,无侵于人,人亦欲与之。若切于好利,蔽于自私,求自益以损于人,则人亦与之力争,故莫肯益之,而有击夺之者矣。([]程颢 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益》)


译:理是天下的大公,利是人们共同需要的。如果能使自己的心公正,不失于正理,那就会与大众同享利益,不去侵夺别人,别人也愿意给他。如果好利心切,心为自私所蒙蔽,追求自己得益,而损害别人,那么别人也就与他抗争,所以就没有人肯送给他什么,反而有人去攻击他并且夺取他的东西。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0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下之大,无义之人,不曾灭亡,皆因私利,恨天下不义之人不死,恨谋求私利之人不亡。

我们要在利益面前保持冷静,多想想这利益是否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是否正当。

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利益面前保持冷静,多些思考,也多些快乐

TOP
3#

“讲义气”是香港黑社会电影最常出现的台词,或许他们对“义”的理解过于狭隘,但他们对于“无义之害”的诠释却是最典型、最具震撼力的——对于不讲义气的人所有人都会唾弃他并且最终那人的结局一定很悲惨。

不义之人或许短期内能够获得某些利益,但最终当人们发现时他便会发现天下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地,而那之前获得的小利在此时却是对他最大的讽刺。

TOP
4#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令人当头棒喝的警语,亦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哲理。诚然,只图利者其果必不强。就像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他终没有颐养天年,不为他,惟为他的见利忘义。当今社会亦不乏和珅之党,但他们的命运却有待“商榷”。虽然人人尽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们都有占有欲和控制欲,但仍要有一个度。《老子》有言:“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我们从然要满足一己私欲,但却不能物欲横流,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个中道理,定要谙知。
TOP
5#

道义是什么?道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利益是什么?利益是客体能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人的发展难道不是在获得最大的利益吗?如此,凭什么道义又重于利益?我认为不可以用利益不利益来衡量人的终极价值!如果我们要构建一个天堂,那个天堂一定不能只是物质的丰盈;如果我们要成为天堂的主人,那些主人一定不是只会算计的动物。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抛弃了道德与良知,抛弃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那一定不是人的发展!

TOP
6#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以「君子尚勇乎」问孔子。尚是崇尚,勇是勇敢。孔子认为不能专讲尚勇,所以答复:「君子义以为上。」邢昺疏:「君子指在位者。」在位的君子以义为上。后二句是解释为何以义为上。如果在位的君子只有勇而无义,便会作乱。小人,即一般人民,如果有勇无义,他们虽然无力造成祸乱,但会作盗贼。
解释的够清楚了吧
此处是子路在和孔子讨论君王该如何作为,并非讨论百姓如何。如果你把此处的君子理解为有高尚品德的人就错了。
老师不敢当,鄙人只是大学生,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加我好友再谈。顺便说一句,我比较喜欢孔老先生,推崇儒家思想。
TOP
7#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逐渐丰富,我明白了吃亏并不是坏事,此刻的舍弃意味着未来的拥有。因为当你将义放在了首位,将他人和集体利益放在了首位时,你已经赢得了他人的赞赏,以后获得利益的机会会更多。相反地,如果一味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利益,舍利取义,那么别人只会蔑视你,疏远你,你失去的将会更多。

TOP
8#

道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还是要论古说今。举一些古代人物的例子,如桃园结义。

辩论方向吗?可以以集体对个体,城市包围同村的角度出发,即,即使是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那也是个别现象,并且这些个别现象都没有好的下场。并且,即使是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那也是暂时的,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邪不胜正吗!即使是在语言上,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利益旬心等,往往是当利益大时所说的贬义词。

我想的大概就这么多,如果再想到什么的话再来补充。

TOP
9#

利者,众人所同欲也。专欲益己,其害大矣。欲之甚,则昏蔽而忘义理;求之极,则侵夺而致仇怨。([]程颢 程颐《二程集?周易程氏传》卷三《益》)

译: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昏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

天下之大,无义之人,不曾灭亡,皆因私利,恨天下不义之人不死,恨谋求私利之人不亡。

TOP
10#

义气是由义所衍生的概念,在中国民间普偏用以表示朋友之间的情谊与关心。在武侠小说及黑社会里,便经常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义气。换个角度来说,“义气”的意涵比“义”来得狭,可以称为“小义”。
TOP
11#

义可理解为对社会的责任,可义者为。
TOP
12#

道义,是区别禽兽的思想意识吧。一个社会文明的体现也就在于此。
TOP
13#

如果没有了义,人人都被私欲所支配,岂不是人人都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了。
  没有道义之心,人们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一切总为了自己利益,自私自利。
  做人不能没有了道义,做人就要讲道义。没有了道义,这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TOP
14#

如果没有了义,人人都被私欲所支配,岂不是人人都是背信弃义的小人了。

  没有了道义之心,人们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一切总为了自己利益,甚至挺而走险,祸害他人。

  做人没有了道义,就不配做人,做人就要有道义。,为了道义,我们要保持一颗明亮的心,戒骄横,戒忧愁,切忌贪财,贪色。

TOP
15#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