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无义之害 [复制链接]

121#

没有理性约束随意的放纵自己的欲望,听起来似乎是一件美事,但是在自我放纵的同时也在迎来个体自我的一种毁灭,在放纵中迷失,丢掉自我沉浸于欲望之中,不知道满足,渴望的无限制放大和自我个体迷失导致的能力缩减,落差感和恶毒的情绪也就随之产生,人性也就在其中消亡,堕落为从属于欲望的野兽,堕落为欲望的奴隶,不节制没有仁义理性约束的个体,为了自我满足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他们不仅违反社会的公约,更是在人性的边缘和底线上的不断跌落。社会文明也会因为过分的放纵和不节制从而倒退甚至毁灭,一个国家到达鼎盛的时期,一个人到达巅峰时期,会迎来衰落和退化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有义有理约束在辉煌时期中潜藏的放纵欲的危害,则会尽可能的延展你生命中的辉煌,他提升的不仅是你的能力,更是在你人性中生命中的无限拓展,使得人们铭记,是生命的无限延展到历史之中。无义不仅伤害到个人,更是整个人类社会群体甚至是自然的颠覆性毁灭。
TOP
122#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这话实现时,义便不在。
TOP
123#

人的发展难道不是在获得最大的利益吗?如此,凭什么道义又重于利益?我认为不可以用利益不利益来衡量人的终极价值!如果我们要构建一个天堂,那个天堂一定不能只是物质的丰盈;如果我们要成为天堂的主人,那些主人一定不是只会算计的动物。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抛弃了道德与良知,抛弃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那一定不是人的发展!
TOP
124#

在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孔子是重义轻利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成为具有仁德的“君子”而不是“小人”,就应把义作为个人立身的根本,以义为最可尊贵,把义作为行事的准则,明白义的真正含义, 这是对“君子”的起码要求。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才不知义,才只懂得利,才一味地追逐利益。在孔子的心目中,物质利益远远比不了道德的价值,人的精神需要比物质需求更为重要。所以他说合乎道义的生活,即使贫贱困苦,也会令人感到乐在其中,感到精神上的满足与充实;相反,如果凭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富足,但不过像飘忽不定的浮云一般,转瞬即逝,不值得一顾。
孔子之所以这般忧心忡忡,是因为他知道“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说,如果社会上人们只知道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道德仁义,社会当然就会混乱。为此,他不仅本人很少谈到利益,而且希望每一个有仁德的人都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只有这样,社会的祸乱才能结束,“无道”之世才能变为“有道”。
TOP
125#

做所有事情都抱着获取利益的想法,而非为他人着想,不仅会引起他人厌恶,对自身风评造成影响,而且对想做的事情弊大于利。“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学业事业要抱有上进之心,但绝不是功利之心。
TOP
126#

子路以「君子尚勇乎」问孔子。尚是崇尚,勇是勇敢。孔子认为不能专讲尚勇,所以答复:「君子义以为上。」邢昺疏:「君子指在位者。」在位的君子以义为上。后二句是解释为何以义为上。如果在位的君子只有勇而无义,便会作乱。小人,即一般人民,如果有勇无义,他们虽然无力造成祸乱,但会作盗贼。
解释的够清楚了吧
此处是子路在和孔子讨论君王该如何作为,并非讨论百姓如何。如果你把此处的君子理解为有高尚品德的人就错了。
老师不敢当,鄙人只是大学生,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加我好友再谈。顺便说一句,我比较喜欢孔老先生,推崇儒家思想
TOP
127#

在《论语》中,孔子对“义”的阐述既包含了对个体行为的规定,也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的追求。因此,“义”的定义是丰富而深远的,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合理、公正和道德的社会行为。

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缺乏“义”,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变得不道德、不合理和不公正。这就是“无义之害”。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提到:“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没有“义”的人会被视为卑鄙无耻之徒,并被社会所唾弃。

此外,在《论语》中还有一句名言:“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也是要求人们要遵循“义”的原则来行事。如果一个人缺乏“义”,他就会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伤害他人和社会。这种行为不仅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还会损害个人的声誉和尊严。

综上所述,“无义之害”是指一个人缺乏“义”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了“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遵循“义”的原则来行事才能达到合理、公正和道德的社会行为。
TOP
128#

道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作人的约束,规范,规矩。道义本身就是用来维系和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准则。还是要论古说今。举一些古代人物的例子,如桃园结义。
辩论方向吗?可以以集体对个体,城市包围同村的角度出发,即,即使是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那也是个别现象,并且这些个别现象都没有好的下场。并且,即使是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那也是暂时的,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邪不胜正吗!即使是在语言上,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利益旬心等,往往是当利益大时所说的贬义词。
TOP
129#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正义在我们心里,但是也不要让它白白地搁在心里,该表现正义的时候,就要义之所在,义不容辞,义无反顾。齐太史可以为正义献身,朱元璋可以为正义大义灭亲,夏完淳可以为正义而英勇就义。没有正义就没有办法维护公平,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不合理,不公平,甚至不合法的事,此时便需要人们付出努力甚至生命来维护正义。所以,我们要坚持正义,没有正义就会导致人心偏离正道,社会就会越来越混乱。
TOP
130#

       一个人心中没有义,那么做事就不会考虑他人,只顾自己一己私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小的成绩根本弥补不了大的过失,一时窃喜根本抵不上长久的落寞。
TOP
131#

很多人将义挂在嘴边,却不懂何为义气,从来没用实际行动让大家看到他所谓的“义”。义并不是一个虚的概念,而是应该落在实处,让人们感受得到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如果失去了义,那么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整个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被完全破坏,其中的危害不言而喻,对于我们个人,社会与国家,都会造成影响深远且不可磨灭的危害。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人如果失去了义,便于动物无异,没有道德的约束,贪财好色,没有什么坏事是他们做不出来的。对于社会而言,失去了义的约束,人们的行为便没有了顾忌,仅仅靠法律强制约束,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能为力罢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盗窃横行,暴力犯罪,人人猜忌,社会混乱,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画面。穷的人去偷盗,富的人横行暴虐,秩序不再,社会动荡。对于国家而言,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人人为利而忘义,国家也就陷入危险之中了,同时,社会混乱,也会造成国家的动荡,一个国家如果从内乱了,那么这个国家就彻底的处于危险的处境了。因此,我们不能失去义,应该让义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证实大义在人间。
TOP
132#

人不顾义是有害的,这种忽视或违背道义的行为在个人、社会乃至更广泛的层面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不顾义,那么社会秩序将受到严重破坏。欺诈、盗窃、暴力等违法行为将泛滥成灾,社会将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TOP
133#

《列子》中的这句话“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如同一记警钟,时常在我耳边回响。它提醒我,作为人,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温饱,而忽视了内心的道义与良知。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过一段迷茫的时期,那时我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与修养。每当夜深人静时,内心总会涌起一种空虚与不安。我开始反思,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难道我真的要沦为只知吃喝的“鸡狗”吗?

经过深刻的自省与调整,我逐渐意识到,人生在世,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对道义的坚守与追求。我开始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也更加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努力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如今,当我再次回味这句话时,内心充满了感激与坚定。感激它在我迷茫时给予我警醒,坚定了我追求更高人生境界的决心。我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将始终坚守道义,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TOP
134#

    通过多个古代圣贤的言论,探讨了追求物质利益与道德义理之间的关系。首先,《老子》第五十三章指出,当社会出现朝政腐败、田园荒芜、仓库空虚,而个别人却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时,这种行为被视为强盗行为,强调了无义之害。接着,孔子在《论语》中的话进一步阐述了如果完全依据利益来行事,会招致他人的怨恨,揭示了功利主义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和道德沦丧。
    《列子》中的言论则更为直接,指出如果一个人不顾道义,只知吃喝,其行为就与鸡狗无异,强调了道德在人性中的重要性。最后,《孟子》中的两段文字,不仅批判了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如果都以利益为重,会导致仁义的丧失和国家的危机,还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明确提出了应该以仁义而非单纯的利益来治理国家。
    综上所述,深刻揭示了道德哲学与行为准则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义理的重要性。它警示我们,如果社会或个人过于追求功利,而忽视了道德的约束,最终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因此,我们应该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以仁义之心来待人接物,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TOP
135#

本帖子讲了从古代以来的不讲义的危害。不行义的小人不仅会收到历史历代的鄙夷和批判,还会在当时收到人身、物质、精神的损害。前人之车,后人之鉴。我们要铭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