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无义之害 [复制链接]

106#

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昏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
天下之大,无义之人,不曾灭亡,皆因私利,恨天下不义之人不死,恨谋求私利之人不亡。
TOP
10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无义之人没有朋友,也得不到别人的支持,这类人或许能够短期内用见不得人的手段获得利益,但最终会发现天下之大却无他容身之地,或许他有的就只是之前获得的小益小利
TOP
108#

"理是天下的大公,利是人们共同需要的。如果能使自己的心公正,不失于正理,那就会与大众同享利益,不去侵夺别人,别人也愿意给他。如果好利心切,心为自私所蒙蔽,追求自己得益,而损害别人,那么别人也就与他抗争,所以就没有人肯送给他什么,反而有人去攻击他并且夺取他的东西。"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没有欲望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如果这种利益是建立在己所不欲施于人的基础上,那就不义。陷他人于不义,必先己不义亦。学会感恩,当自己在不随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达到自己的利益时,便是为为达到自己利益而帮助自己之人尽自己义之时。人生大义凛然,岂能做苟且偷生之事,将自己的利益分享给大众,便是最大义凛然的体现。与大众共进退,才是真正的义。国之危亡之时,大义之人便会与众共进退,与国共进退。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提出帮助,若没人应,便是义的考验。我们生命当中不会有太多的人受到关注,当自己受义考验之时,便是义巩固之际。当自己富贵荣华应有尽有之时,便是施义于众人之时,亦是义之考验之时。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遵守义之人,便是陷他人于不义,陷众人于不义,换言之,就是陷国与不义。义之在,国之在矣,义之亡,国将覆矣
TOP
109#

每个时代的末期总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各种天灾人祸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决策者追逐权益。在追逐权利的斗争中,必定是没有道义可言的,然后在上行下效之后,天下哪还有道义可言,所以最终各种灾祸横行。
TOP
110#

正如顾拜旦所说:“奥运会上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人生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我们为了一个目标去奋斗,这个过程定会充满压力、痛苦、挫折,但是只要我们仍未停下脚步,每前进一步都是自己成长的标志,都是奋斗的意义。
TOP
111#

  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曾提出过“利己主义的观点,说得是那些精心于打扮,对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但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这种人,在现在并不少见,
就比如,发了洪水,有司机就因此漫天要价,受困的人为了活下来也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宰,也有有仁义道德的司机愿意免费接送受灾群众,以让他们早日和家人团聚。仁与不仁,义与不义,其生命的高度截然不同。
  自私是人的天性,正如经典学习中提到过“利者,众人所同欲望也”,同时紧跟着提到“专欲益己,其害大矣。” 如果从学生时代,就以分为天下,长大后,进入社会,唯金钱,权财为天下,那么社会风气会变得近乎扭曲,就个人而言,人的性格养成也会出现大的问题,仁与义在这样的社会大概会是人们精致的外壳吧,不会真正真实存在的。功利之心,少些或许能促进竞争和进步,太甚而且不加义理限制的话,只会让我们忘记理智,甚至违反了法律,害人害己。
TOP
112#


这节讲的是无义之害,主要说了义和利的辩证关系,如果为了利而不是为了义那么容易遭到别人的怨恨,如果为了义不为利而行动,那么能够收获到别人的尊敬。然而在当今社会,如果仅仅依靠仁义而不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只会被当做老好人,不会被人看中,如果只是依靠利益而不讲究道义,那么容易众叛亲离。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把义与利分的清清楚楚,只有义中有利,利中有义,才能更好地发展。只讲利益的人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只讲仁义的人在社会里亦是寸步难行。所以,以锱铢必较之心行君子之事才是正道。
TOP
113#

利益,是众人共同需要的,可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不仅伤害他人,也是自己成为一个小人。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极大,甚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心中无正义,是道德的缺失,会养成中华中华民族的见利忘义,不重视整体利益的民族品格。非常富有的人,会骄横,过于贫寒的人,则忧愁。忧愁,就容易成为盗贼,骄横,就容易暴虐,这是人之常情。贪财、贪色所引起的祸害,比毒蛇商人还要厉害,尤其应当远离。利益,是众人所共同需要的。只想着对自己有利,这种危害是极大的。欲望过多,就会使心灵昏蔽,忘记义理;追求太多,就会发生侵夺,并且导致怨仇产生。理是天下大公,利是人们共同需要的。如果能使自己的心公正,不失于正理,那就会与大众同享利益,不去侵夺别人,别人也愿意给他。如果好利心切,心为自私蒙蔽,追求自己得益,而损害别人,那么别人也就与他抗争,所以就没有人肯送给他什么,反而有人去攻击他并且夺取他的东西。
TOP
114#

人而无义,惟食而已,是鸡狗也。(《列子?说符》)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列子看来就是有没有义,如果人没有义的话,只是会吃喝,那就和鸡狗一样了。
TOP
115#

人而无义,与禽兽无异。没有礼义廉耻的束缚,人便会纵欲,无论他看起来有多么光鲜亮丽,他都是一个无耻之徒,一个强盗,推到全社会,那么全社会都会是一个礼崩乐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令人绝望的世界。
TOP
116#

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
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
TOP
117#

梁惠王向孟子问政,直接问“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作为君主,当然希望国家强盛、统一四方,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其他阶级的利益,在孟子看来,如果君王只关心国家,大夫则只关心自己家,士人只关心自己,这样下去国家就会陷入险境,人人只谈利,而不谈仁义,国家不会长久发展。
孟子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其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用武力士人屈服,只是因为别人力量不够,而以德服人,就是使人心悦诚服,如此“德”就是“仁义”,缺少“仁义”只能获得短期的成效,而无长远的发展,国、家、士皆如此。
TOP
118#

人民无义,则会追逐于利益,忘却自身的责任,对朋友间就会欺诈。子女无义,对父母就不会产生孝顺之心;企业无义,就会使得消费者陷入危害之中,国家无义,就会使得人民相互猜忌。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不讲义只讲利就会陷入人人为己的个体思想中,如现在相亲的现象,都以学历,家庭条件明码标价,忽视个人的基本品德,为以后的婚姻瞒下隐患
TOP
119#

回复 2楼代征的帖子

天下无义,则国家统治秩序混乱,田园荒芜,国库空虚,盗贼兴盛,坑蒙拐骗盛行,社会风气世风日下。缺少道义的人和动物没有区别,只懂得争权夺利,吃吃喝喝,每个人都是利己者,那社会将陷入混乱,富有的人会过于骄纵,贫穷的人会为了生计忧愁,娇纵蛮横杀掠就开始了,社会就更容易陷入黑暗,国家将倾覆。因此道义不仅需要个人自觉遵守,更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TOP
120#

“义”为人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标准。与“义”相对立的是“利”,我们常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纵然会有自己的私利,但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不能以损害别人的利益为前提,这就是为了“利”而舍弃“义”。没有了义,就会只顾自己的私利,成为一个人人唾弃的自私自利之人,从而被社会所抛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