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十三、谋取公利


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荀子?正论》)


译: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修习正道,推行正义,兴起天下共同的利益,除去天下共同的弊害,天下就归顺他们了。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译:因为国而忘掉家,因为公而忘掉私,有利了不苟且趋从,有害了也不苟且回避,只按正义行事。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清]陈确《葬书?深葬说下》)


译:对自己有好处,对众人有害处,君子不追求这样的好处;对自己有害处,对众人有好处,君子不避开这样的害处。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译: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私利当作(要谋取的)利益,而要让天下人都得利益;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祸害当作(要避开的)祸害,而要让天下人都能避开祸害。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利益在自己一人身上,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天下人身上,就要谋取。利益在眼前一时,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千秋万代,就要谋取。


(节选自:陈杰思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在不同的范围,利的含义有所不同。相对亏损而言,利就是指利润,但是,当利和义做为一对对立的概念出现时,利就只能是一已之利,即人欲之私。从西汉董仲舒的正其利不谋其利,到清代严元的正其利当谋其义,所指的利都是私利。什么是谋,谋就是图谋,蓄意追求,是当义和利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的取舍追求。所以谋是低价值判断,是根本目标,和最终追求。我方从来不反对人们谋利,在当谋利就就谋利,但是,在正义的时候,就不能谋利。因为如果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然无法有效的为天下人谋利,实现高尚的道德理想。利强调个人所得,而义却要求放弃个人所得,满足社会需求,讲求奉献。若立足于一已之利,必然会被义而贪利
TOP
3#

“义”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自古中国人就把“仁.义”二字连在一起用,古人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认为利是最诱惑人的武器,社会中就出现过许多见利忘义之辈嘛。尤其是当今社会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就算是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有钱就有了一切,他们为了暂时的利益不惜丢弃任何仁义之心,是巨大的利益蒙蔽了他们内心发现“义”的双眼。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原生型欲望给予了必要的肯定,但说的是必要的而不是无休止的谋取利益。

TOP
4#

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往往被蒙蔽心智,贪图享乐,见利忘义,在最后深陷沼泽时才后悔莫及。其实,利者为义之和,义与利具有一致性,个人在不损害集体或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应当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但,万事都有度,我们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要权衡利益关系,维系义与利“良友”之联系,而不能一味偏向一方,缺失平衡,最终丧失道德底线。

TOP
5#

以天下为己任,处处为民着想,不贪图私利,为民请命,官之大者。
TOP
6#

     先天下只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乃生之根本,如果国不成国,那家就不成家。回想上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剥削中国,多少仁人志士为咱们国家的利益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抛头颅撒热雪,万死不辞,他们位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利益,为的是公利,在公与私并存的时候就要舍己为公。
TOP
7#

谋取公利者,天下之大害也……

对于谋取公利的小人是必然受到社会的指责,受到人民的制裁……

谋取公利,侵犯国家财产,私吞人民的血汗钱,做出这种事的人,简直猪狗不如……

作为官员,应该以天下民生为己任,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的民族、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而不是利用职权赚些昧心钱……

TOP
8#

    “谋取公利”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人必须要具有深厚的集体主义观念。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人,一个人总要处于集体之中,或处于家庭中,或处于工作单位中。集体与个人是休戚与共的关系,集体离开了个人,就成了无本之木;个人离开了集体,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不仅要懂得“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此人要明白集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公利什么。要获得天下人的尊重,就要明白天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并且尽力去解决。

TOP
9#

“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进入大学,住宿的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和谦让。为了维护这个公共的“家”,每天必须有寝室成员打扫卫生。冬天到了,同学们都喜欢赖床,但是“利一和害百,君子不趋其利”,当天的值日生会很早起床打扫宿舍以方便舍友。然而舍友早上的整理洗漱会是宿舍卫生大打折扣。因此,值日生必须留在宿舍最后才能离开。——“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辞其害。”

虽然我们所做的还不至于利国利民,但我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了谋取公利。

TOP
10#

谋取公利,的确不好,如果没有这种人,我们的社会离大同又进了一大步,然而现实我们不得不说,这种人,这种情况当今普遍存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贡献及守法来衡量这个人的价值,为社会造福,遵纪守法,就行了,至于谋私,是道德所致。

TOP
11#

谋取公利,这是公开的秘密吧。而且,好像官做的越大谋的也越多吧。打着公家考察的幌子,吃喝玩乐,吃得最好,玩得最high,民间疾苦没看在眼里,只把灯红酒绿记在了心里。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无奈,想改变还是从上面做起吧。
TOP
12#

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面临着亡国的威胁,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下定决心抗元到底。由于势单力孤结果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最后为国捐躯。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TOP
13#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儒家思想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孔子一些著作中,我们可以得知“义主利从”思想在他的整个经济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其核心思想。他的经济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同这个核心联系着,孔子的“义主利从”论是对春秋时期义利关系总结和进一步发展而来,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经营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

孔子的义主利从论是义利关系论的第一个具体的理论形式。他把前人的各种零散的、不很明确的观点总结出来,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义”重于“利”,而且主要从财利的角度来理解“利”,这就使义利之辩有了经济的属性。儒家向来重义轻利。孔子主张义利对立,提出了“义主利从”说,曾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这是传统儒家义主利从论的最基本的论点,奠定了儒家义利观的思想基础,构成了儒家传统义利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义主利从论从局部上看讲的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即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从整体上说,它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它不是把利益看作基础,而是反过来把“义”看作起主要作用的、决定作用的东西,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但是其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在许多方面对现代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和市场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的挖掘和探索,取其精华,汲取智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健全的发展。

TOP
14#

腐败既然是癌细胞,我们就应该用激光化疗,杀死这些癌细胞。对癌症病人要“多呵护,少责备,更不能打骂”,不等于把病人身上的癌细胞也一并呵护下来,相反,治病救人的医生是千方百计要杀死癌细胞的,或果断地切除病人身上的癌细胞。对癌症病人的呵护不等于对癌细胞也要呵护,腐败分子就是癌细胞,处理他,该判的判,该杀的杀,这是最大的理性。
TOP
1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