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616#

    展示了“义”在不同文献中的定义和解释,主要涉及孔子、东汉刘熙、宋代胡瑷以及《朱子语类》中的观点,这些观点共同构成了对“义”的深刻理解和广泛探讨。
义即正义 :
正义被视为行为的最高标准,其核心在于通过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并依据公平原则分配这些利益。
公平原则包括:每个人平等地获得利益的权利、多劳多得、抑强扶弱、先人后己。
义与宜的关系 :
东汉刘熙在《释名·释言语》中提出,“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即义是适宜的意思,是调理事物以使之达到最适宜的状态。
宋代胡瑷在《周易口义·说卦》中进一步解释,“义者在行动上是适宜的,符合道的要求就是义。”这强调了行动上的适宜性和与“道”的契合。
《朱子语类》中的义 :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中,义被解释为“宜”,即君子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判断并作出最适宜的选择和行动。书中指出,只要处理得当并按此行动,就会无往而不利。
综合理解 :
    “义”不仅是对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更是一种在实践活动中追求公平、适宜和符合“道”的精神境界。它要求人们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境时,能够做出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既符合公平原则又符合道德要求的决策和行动。
现实指导意义 :
    这些关于“义”的阐释,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建设以及公平正义的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取向。
TOP
617#

孔子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强调了君子行事应以“义”为准则。孟子在《离娄上》中指出,仁是人们内心的安宅,而义则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正路。“义”在儒家哲学中,不仅是道德判断的标准,也是行为决策的依据。它要求个体在面对选择时,考量其是否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维护。
TOP
618#

义气在当今社会似乎成了鲜有的品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背刺和坑害朋友的事情屡见不鲜。义气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质。当一个人讲义气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做什么的时候,就做到了合适,也就会赢得讲义气的挚友。
TOP
619#

孔子对“义”的定义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它是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位列第二位,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以下是对孔子“义”的定义的详细阐述:
基本含义
言行符合礼法和道德:孔子认为,“义”是言行符合礼法和道德的标准。这是“义”最基本、最直接的含义。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义”是衡量人们行为是否正当、合理的重要尺度。
公正合理:孔子所说的“义”,还包含着公正、合理的意味。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公正、合理的原则,才能称之为“义”。
TOP
620#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尤其在儒家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孔子认为“义”是君子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在儒家经典中,“义”通常被解释为公正、正直、道义和责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义”可以与“公正”、“法治”等价值观相联系。学习“义”,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也是对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的认识。
   学习“义”的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公正无私:在个人行为上,追求“义”意味着要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不谋取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在社会关系中,维护“义”要求我们坚持公平正义,对待他人不偏不倚。
2. 遵守法律:在现代社会,法律是“义”的体现。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权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法治来实现社会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3. 责任担当: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学习“义”,就是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勇于担当,不负使命。
4. 见义勇为:在他人遇到困难或不公时,能够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这是对“义”的积极践行。这种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被高度赞扬和推崇。
5. 道德修养:“义”的学习还包括不断的道德修养和自我提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在学习“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仅要在言辞上表达对“义”的尊重,更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义”的精神,以此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正义的实现。
TOP
62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论语》中对“义”的定义与理解是多方面的。它既是道德准则和规范,又是评判一个人行为正当性的重要标准;它与“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它要求人们积极追求和实践“义”,以实现自己的道德完善和社会责任;同时,它也指出了不义行为的危害和恶果。“义”在《论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TOP
622#

“义”是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生命价值和利益冲突时,基于“仁”爱基础上的思想指导原则和行为选择标准。“义者,所以合宜也。”义的本意就是适宜,具体来说就威仪、情谊、美善、公平、正义、适 宜。孔子将“义”作为人的道德标准,在孔子看来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孟子更将“义” 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统治者施政的价值尺度,一般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在今天的社会,义更多被视为朋友间交往的正向评价,往往出现在能无偿帮扶朋友,但这还是狭义的内涵,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倘若对于亲友的困难伸出援手值得歌颂,那么面临陌生人或者社会的困难仗义相助之人才谈得上“大义”,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异化和人际关系淡漠加剧,众多社会问题频发,弘扬这种“大义”可以很大的缓解社会矛盾,减低社会收入差距,推进和谐社会。
TOP
623#

在儒家思想中,“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道德范畴,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道德原则与标准:儒家思想中的“义”主要是指做人的原则和道理,它强调公平、公正、合理,是衡量一个人行为是否正当的重要标尺。正如朱熹所言:“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这表明“义”既是内心对道德规范的坚守,也是行为上的恰当与适宜。
道德情感与气节:“义”还包含了一种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情感和气节,它要求人们在面对是非善恶时能够坚守正道,不为私利所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