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义的定义 [复制链接]

91#

义是大义,舍身取义之义,这种义才值得我们去欣赏,值得我们去感受,值得我们去体会。而那种江湖义气却可不屑,为人要处事谨慎理解义字,不然就沦为江湖义气啦!

TOP
9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爱是一种强烈的语言,这种大爱可以让人学会逾越那些看似不可能逾越的鸿沟,也可以吞噬掉世界上那些已经慢慢变得丑陋的恶习。仁,却不是人人皆可做到的,我们可以少时仁,常常仁,却无法做到事事仁,即如此,我们何不为那些仁爱之人所敬畏呢!

TOP
93#

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是君子之义,大义。

TOP
94#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棕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TOP
95#

义,就是正义,非为空泛至极的大道理,也非他人谋利的借口,公道自在人心。

义,就是尽量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尽量是自己的行为符合大的利益。

义,就是扶弱制强,人人平等

TOP
96#

桃园结义 的故事都应该知道,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有义.他们的义是真正的义,一切为朋友着想.表面的义一点价值都没有.对朋友有义,对兄弟有义,对国家有义,对这个大自然要有义.要胸怀大义.人活着就要有情有义,活出自己.古有义薄云天,舍身取义,今有见义勇为,义不容辞。
TOP
97#

。“义”(繁体为两点王我)——两点表两个人不同但接舳,加王表一人压到另一人,一个为王,一个非王,加“我”表我帮他压别人或困难。传统儒学的义利观以孔子提出的“义以为质”为基本立场,它在义利之辩中具体展开为“义以建利”和“以义制利”两个方面。义利观的二重义蕴在先秦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因而具有较为合理和稳定的形态,但“义”功能的双重预设内在地蕴涵着矛盾,使两个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分离的趋向,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分别发展或强化了其一个方面。
TOP
98#

“义”是儒家五德(仁、义、礼、智、信)之一。儒家注重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孔子的中心思想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为“义”。西汉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

TOP
99#

“义”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之一。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的“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

TOP
100#

    《水浒传》的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路见不平,能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
     在现实生活中,虽没有这样惊心动魂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气”,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否认神圣的存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祖国的和平,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富强,屹立于世界之林。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大义。也是神圣的事情。
TOP
101#

。“义”(繁体为两点王我)——两点表两个人不同但接舳,加王表一人压到另一人,一个为王,一个非王,加“我”表我帮他压别人或困难。传统儒学的义利观以孔子提出的“义以为质”为基本立场,它在义利之辩中具体展开为“义以建利”和“以义制利”两个方面。义利观的二重义蕴在先秦均曾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因而具有较为合理和稳定的形态,但“义”功能的双重预设内在地蕴涵着矛盾,使两个方面实际上存在着分离的趋向,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分别发展或强化了其一个方面。 [em04][em08]
TOP
102#

什么是“义”?它是判断一切是非的准则。这种是非准则必定是公众接受的、能够说服人的。《尚书 洪范》有言:“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无偏颇、无好恶、不结党营私、不违犯法度,这些都是如何规范社会行为的问题,或者说如何纠偏匡正的问题,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王道正直,则是一种政治与社会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是人人所期望的,如此才成为公共的准则。

TOP
103#

除了以“宜”和“正”来训“义”外,还可以以“礼”和“则”来训义。荀子说:“义理也,故行。”朱熹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它首先是一种人伦之理,同时亦被上升为一种天理即天下之通义。“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义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意义、价值取向,也关系到社会的混乱。这种理有时也不仅被看做看作是人心、民心,不仅是人道、王道,而且也是天道。

TOP
104#

义是正义、义气,行为的最高标准。

现代人们的理解是哥们义气,有事叫一声马上就来,这样的义气并非儒家所讲的‘义’。我们现在所要真正做到的义是一种大义,它产生的利益大于弊害。

TOP
105#

俗话说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人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人释其害。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私利当利,而让天下人都得利,不要把自己的祸害当祸害,而要让天下人都能避开祸害。那样的人才是深明大义的人,而现在的人们都是没有把别人的利益当利益,都在谋取私利,都没有为别人着想的心,要是当官的人能够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那样才能为人民谋得利益,才是大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