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崇俭戒奢 [复制链接]

226#

原文: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
译文 :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然贫穷却生活节俭而感到满足的人呢;有才干的人假如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大众怨恨,哪里 比得上笨拙的人由于安闲无事而就能保全纯真本性。
理解: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不以相对的观点看待事物往往会走向绝对,而把事物固定化,一成不变。像钱财于现代生活,不可或缺但以之为生活的全部就 走向了极端。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也都挥霍精光,表面 看来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因为他的财产越多欲望越强, 可见人的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整。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他们平日能 量入为出,虽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 也就没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生活上要有知足感,工作 中要讲究方法。不能因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能便事必亲躬,处处亲劳,结果 可能会招致怨恨还办不好事情。对于一般人而言,能而劳,可能就压抑了别 人的才能,使别人无从表现:如果是当权者,其能不应表现在自己如何亲为 上,而在于怎样组织、管理,使每个人都可显其所能。而且,任何矛盾的出 现是因为事做了,局面活了,矛盾便开始出现了;一潭死水时人们心意相对 稳定。那么谁做谁就成了矛盾中心,不集怨而何?闲者置身局外当然会有时 间去评头论足了。所以能应是相对的,个人的能不可能包容大家的能。做事 前理应先看看想想。
TOP
227#

生活奢侈的人,无论有多少财产,到头来也都挥霍精光,表面 看来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内心常感不满足,因为他的财产越多欲望越强, 可见人的欲望有如永远填不满的沟整。反之一个生活节俭的人,他们平日能 量入为出,虽然并非富有,但是在金钱上从来没有感到不足,因此在欲望上 也就没有非分之想,平平安安过个极快乐的日子。这就是“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文化教育怨,何如拙者逸 而全真。”的道理吧。
TOP
228#

崇俭是提倡节俭,戒奢的意思就是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戒奢倡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司马光、唐太宗等人倡导节俭,戒奢侈,减少浪费,身体力行,作出表率。
TOP
22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主张崇俭抑奢。《论语•八yi》有“礼,与其奢也,宁检”。事实上,崇俭抑奢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了崇俭抑奢的精神和作风,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能使人保持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理想的目标;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也能使人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而是保持勤劳节俭之风,继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因而,人们常说:“成由勤俭败由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尤其推崇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它要求人们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道家认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持盈保泰;否则,器满则倾,人生必将招致失败,社会也将陷入浮华而致动荡不安。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备遭浩劫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崇俭抑奢的精神。我们在今天仍要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最后编辑2018201875 最后编辑于 2019-12-22 14:19:13
TOP
230#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会吟诵一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名句全都说明了戒奢从简的道理。奢侈浪费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但节俭并不是悭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这个度,做一个节俭而不吝啬的人。
TOP
231#

廉坛,四

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谈到君子的品德,以虚静的方式养生,以节俭的方式培养品德,只有在淡泊之中才能够明确志向,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君子不重衣食,他追求内心的快乐、高洁,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许多人渐渐忘掉节俭的品质。用昂贵的奢侈品武装自己,追求限量商品以证明自己的独特,或许物欲控制了他们,欲望把控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但必须把握好适量的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应该谨记。
TOP
23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孙,就是逊,不孙,就是不逊。固,是固陋,鄙陋。          
孔子说,太奢侈,就不逊。太节俭呢,又显得鄙陋。与其不逊,宁愿鄙陋。            
孔子说这个,是针对当时鲁国的奢侈僭越的风气,比如祭礼、婚礼、葬礼等等。如果太奢侈,排场太大,就容易不逊,甚至僭越,比如前面说的季氏八佾舞于庭,祭泰山之类。            
如果太节俭潦草呢,礼数又不到位,对来宾不尊重。所以太奢或太俭,都不好!  如果奢侈,有排场,来宾会觉得上档次,受尊重。但如果奢侈过了头,会盛气凌人,让人家不舒服,羡慕嫉妒恨,或者坏了规矩,违反了“八项规定”什么的。而太俭呢,最多是对客人招呼不周,也贬低了自己,但不会遭人恨,犯不了什么大错。            
两相比较,宁愿节俭鄙陋自贬,不要奢侈凌人犯错。
TOP
233#

奢侈无度的人财富再多也感到不够用,这怎么比得上虽然贫穷却生活节俭而感到满足的人呢;有才干的人假如由于心力交瘁而招致大众怨恨,哪里 比得上笨拙的人由于安闲无事而就能保全纯真本性。
TOP
234#

顾炎武认为,崇俭抑奢思想关系到国家的兴替治忽,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国势能否日臻强盛,国力能否保持强大,崇俭抑奢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日知录·駉》条下云:“鲁僖公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而有坰牧之盛。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而有騋牝三千之多。”《黄金》条下云:“<太祖实录>言:上出黄金一锭,示近臣曰:此表笺袱盘龙金也。令宫人洗涤销熔得之。呜呼,俭德之风远矣!”鲁僖公、卫文公皆以崇俭得民,而使国家日益昌盛;明太祖作为明朝开国之君,更是以勤俭节约、励精图治著称,奠定了史家所谓“永宣盛世”的基础。然而反观那些败亡之君,如南齐东昏侯、隋炀帝之流,极尽奢靡浪费之能事。以至于“市民间金银宝物,价皆数倍。京邑酒租皆折使输金,以为金涂,犹不能足”。至于隋炀帝穷奢极欲的“水殿龙舟”之事,则成为促使其罪行“罄竹难书”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败亡之君的府库私藏金银宝货无数,生活奢豪侈靡,一掷千金,但最终国衰身亡,结局凄凉,常为后人所耻。这就以历史治乱兴亡的鲜明对比。
TOP
235#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语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食不必山珍海味,衣不必华丽尊贵,崇尚节俭,避免铺张浪费。节俭不是吝啬,俭见朴,朴见真,节俭是一个人真实性情的表现,是良好的个人品德。奢侈多害,奢易生惰性,贪图享受,奢易助长贪欲,贪婪求富,奢侈易损性,磨灭志气,使人颓废。
TOP
236#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关于俭与奢的关系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毫无疑问的,我们应是崇俭戒奢。要知道,我们在这里说的俭是勤俭,奢是骄奢。走到餐厅,随处可见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劝说人们不要浪费奢侈的标语,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又是经过许多人的艰辛劳动才能完成的,因而我们有着充足的理由拒绝奢侈。更重要的是,崇俭戒奢是一种态度。
       可能都会有这么一种“攀比”现象,比谁的包好,比谁的车好,比谁的口红贵,比谁的鞋子有名。是的,用铺张浪费换来的暂时的虚荣心的满足确实让人欲罢不能,但随之而来的是空虚,迫切的希望花更多的钱来寻求这种快感,然后一生就过去了。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俭约》说:“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意思是一旦奢侈就会非分地取名求利,志向气节低下卑贱;一旦俭朴节约,对别人就会无所求,对自己就会无愧怍,这可用来培养气节。把奢侈当作目的,把名利当作追求,人就会变得庸俗。对于这种情况我真的是既可怜他们却又痛恨他们,人生如此宝贵,世界之奥妙,人与人之温情......美好的事情如此多,他们却把大好时光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
       说到底,他们没有自己的追求,他们忍受不了俭,期望能在奢中填补空虚。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就是君子的品德,以虚静的方式养生,以节俭的方式培养品德,只有在淡泊之中才能够明确志向,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也就是说真正有自己追求的人反而追求俭朴,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奢侈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会迷乱自己的眼,这大概就是有许多隐士高人的原因吧!
TOP
237#

颜回对贫困的态度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富贵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其中蕴含的俭奢之辩,至今仍存。人是有欲望的,相比俭而言,奢自然更能满足人心中的贪欲。故有言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粗茶淡饭,再用山珍海味自然容易。但习惯了锦绣绸缎,再穿粗衣布裳便觉难以忍受了。“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俭之益处在于意志的磨砺,更在于品性的培养。“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奢之危害在于道德法律的批判,更在于志气的损耗。
TOP
238#

我们的身心需要保持对于外在之物的克制,如果过于在意奢侈的事物,在身体和心灵上对我们都是有害的,特别是在当代,消费主义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将所有的精力放诸于对于物品的享有,最终一定会陷入消费主义的怪圈中不可自拔。勤俭能够让人在各个方面上都能体会到一种满的平静,俭的含义也不只包含一味的无,它要求我们对所拥有的事物进行一种理性的审视,我们要从社会对我们的观念影响下脱离出来,去对我们与事物价值关系做出细致的思考。
TOP
239#

崇简戒奢是廉的一种重要体现,而且这种行为是对每个社会公民提出的廉的要求。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关于奢,其历来是朝代更迭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过于的奢只会导致忘乎所以,于国于民都是及其不利的。
TOP
240#

首先什么是奢侈和节俭呢?奢侈的百度解释是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其特点有浪费、挥霍无度。这其实还是让人很费解,因为这里有关度的考量。我有一百块钱花去十块买了份午餐和我有一百万花了十万吃了份午餐是一样的概念吗?虽然是数量不一样但都同样是十分之一,很多人会认为前者是合理的后者是不合理的。可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说午饭需要十万解决吗?这很好解释:我吃的午餐是世界顶级厨师亲自烹饪,我还特地把它从某某地接到我家里为我做饭,食材全部从国外进口,我怕那里的农民不好好照看,还特地买下来一大片土地专门培育的有机蔬菜等等这些花了十万。别人无法指责我是奢侈主义,再说了我完全是出于对自身的爱护啊,虽然花费多但是制成品却只能够我一个人的量,这叫精致。这算奢侈吗?我没浪费啊。会有人说我这是过分享受,嘿,那别人一百块花二十是不是也算过分享受呢?对我来说,这都算不上享受。这该怎么办,要道德绑架吗?所以说,奢侈这个词只能当做一种个人感受,它是有范围的,对你一百块的人来说是奢侈对我一百万的人来说反而可能是节俭。节俭也是如此。
    澄清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最重要的是考量奢侈和节俭的情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说奢侈就是错的,节俭就是对的。奢侈,铺张浪费就是错的我们可以肯定。当今社会不是上个世纪了,人民富了可以多消费但是不能超过自己的承受极限,比如你有五十块非要花一百块,还总是如此这就很有问题。此外奢侈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还可以加速资金流通。节俭更是如此。当我们有了一百万的时候还不扩大消费,这就是不懂的理财,严重点讲叫做小农思想。这种现象在老一辈人和乡村最为严重,往往是人活着不知道享受,死后大办丧事。你说他奢侈吧,生前凄凄凉凉;说他节俭吧,白事比红事都隆重。而且过分节俭,经济也发展缓慢。人人只知道挣钱,却不会花钱,这样钱就会积聚在个人手中没有利用价值,对国家也是一种损害。
    所以说把握度很重要。奢侈但不要铺张浪费,而要量力而行;节俭但不要吝啬小气,而要学会理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