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崇俭戒奢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四、崇俭戒奢


1、俭与吝


啬于己,不啬于人,谓之俭;啬于人,不啬于己,谓之吝。([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俭》)


译:对自己吝啬,对别人慷慨,叫做俭朴;对别人吝啬,对自己慷慨,就是真正的吝啬。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俭朴是美德,但是过分了就成吝啬,成为猥琐的吝啬,反而有损正道;谦让是良好行为,但是过分了就是恭敬过度,成为扭曲的谨慎,多出于智巧诈变的心机。


2、俭与奢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译:奢侈就会不谦让,节俭就显得寒伧。与其不谦让,宁可寒伧点。(孙:通“逊”。固:简陋,寒伧。)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译:节俭,欲望就减少,君子欲望少,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就能遵守正道行事;小人欲望少,就能谨慎处世,节省费用,远离罪恶,家室富裕。所以说:“节俭,是一切有德行的人所共有的。”奢侈,欲望就多,君子欲望多了就贪求富贵,背离正道而招致祸患;小人欲望多了就多方营求,恣意浪费,导致家破人亡。所以奢侈的人当官必定受贿,做百姓就必定偷盗。所以说:“奢侈是极大的罪恶。”


俭则约,约则有善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译:节俭就能约束自己,约束自己就有善行出现;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就会产生种种恶行。


3、俭之利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第六十七章)


译:仁慈,就能勇敢;俭朴,就能宽广。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译:谦恭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节俭的人不会掠夺别人。


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译:君子的品德,以虚静的方式养生,以节俭的方式培养品德,只有在淡泊之中才能够明确志向,只有在宁静之中才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俭有四益: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俭可养德也;人之受用自有剂量,省啬淡泊有长久之理,是俭可养寿也;醉浓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俭可养神也;奢者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俭又可养气也。([]石成金《传家宝》二集卷四《留心集》)


译:俭朴有四种益处:凡是贪婪淫乱的过错没有不是从奢侈中产生的,俭朴就不贪婪不淫乱,所以,俭朴可以培养品德;人享用自然有一定的限度,节约、淡泊是使自己长寿的原则,所以俭朴可以养寿命;醉于浓酒,饱于美味,能使人的神志昏沉,如果是蔬菜和粗茶淡饭,就能使肠胃干净,没有渣滓污秽,这是俭朴可以养神;奢侈者妄为求取,意气卑贱,一旦俭朴起来,就会对他人无所求,对自己问心无愧,这是俭朴又可以养气。


俭则无贪淫之累,故能成其廉。([]石成金《传家宝》三集卷二《群珠》)


译:俭朴就没有贪婪淫乱的牵累,所以能保全自己的廉洁。


勤能补拙,俭养以廉。([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辛勤能够弥补笨拙的不足,俭朴可以滋养廉洁的品质。


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清]魏裔介《琼琚佩语?勤俭》录谭子语)


译:听得少可以养心,看得少可以养神,少说话可以养气。



4、奢之害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季氏》)


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称道他人的长处为快乐,以多结交贤明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奢淫乐为快乐,以游玩无度为快乐,以吃吃喝喝为快乐,则是有害的。”



大凡贪淫之过,未有不生于奢侈者,俭则不贪不淫,是可以养德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俭约》)


译:大凡贪婪淫荡的过失,没有不是从奢侈中产生出来的,俭朴就会不贪婪不淫荡,是可以用来培养德性的。


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俭约》)


译:一旦奢侈就会非分地取名求利,志向气节低下卑贱;一旦俭朴节约,对别人就会无所求,对自己就会无愧怍,这可用来培养气节。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0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对别人慷慨,对自己吝啬,这是做人的高境界
TOP
3#

司马光曾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是一个很浅显但却很深远的问题,现实中许多人却往往看不到,就算是看到也做不到,俭有四种益处:凡是贪婪淫乱的过错没有不是从奢侈中产生的,俭朴就不贪婪不淫乱,所以,俭朴可以培养品德;人享用自然有一定的限度,节约、淡泊是使自己长寿的原则,所以俭朴可以养寿命;醉于浓酒,饱于美味,能使人的神志昏沉,如果是蔬菜和粗茶淡饭,就能使肠胃干净,没有渣滓污秽,这是俭朴可以养神;奢侈者妄为求取,意气卑*,一旦俭朴起来,就会对他人无所求,对自己问心无愧,这是俭朴又可以养气。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见古人对节俭的重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古人尚且如此,然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浪费奢侈的现象颇为严重,一顿饭吃了几十万,对资源的开采不加节制,官场应酬,公费吃喝,这些问题很是值得反省的。。。。。。。
TOP
4#

“布衣将军”冯玉祥,是以主张勤俭治国、朴素为人而著称的。1941年,周恩来同志在《寿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一文中,曾大加称赞这位布衣将军“一向习于勤俭朴素,有人以为过,我以为果能人人如此,官场中何至如今日之奢靡不振?”

“布衣元帅”彭德怀,更是一位一生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光辉楷模。他不仅经常鞭策自己尚俭戒奢、杜绝腐化,而且一贯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建国,不论在顺境或逆境中,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始终如一。

由此可见,勤劳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另外,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贯穿于修身、创业、改革、开放等治家治国的一切领域中,振兴中华、富民强国……

TOP
5#

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子都具备忧患意识,关怀苍生,胸怀天下。从孟子的“生与忧患,死于安乐”到魏征的“居安思危”,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折射着中国士人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曲《贞观长歌》不单单讴歌了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与雄才大略,更赞叹了一代良相——魏征的竭力辅佐与忧国忧民。正是有了这么一批具备忧患意识的士人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民族更加有希望,苍生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而一代良臣魏征的事迹更让无数观众为之叹服。魏征一生为人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又节俭朴素,家无正寝。他虽为唐太宗的死敌,但唐太宗不计前嫌,重用有才之士,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贞观元年开始,一直辅佐唐太宗,使得唐太宗在治理天下的路上多了一位得力向导。
  从魏征身上应该领会到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他自贞观始便竭力辅佐唐太宗,犯颜直谏,为唐太宗提供了很多治国方略,劝告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尽了一代良臣之职,为后世树立的光辉典范。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又是怎样的呢?不可置疑,在这么一个和平年代里,各个岗位上都有兢兢业业的工作者,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青春,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但有的人却不思进取,玩忽职守,甚至作奸犯科,导致锒铛入狱,终于身名俱裂,没有好下场。这又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而作为党员、领导的人则更应该树立一种以民为本,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这样,我们的和谐富强之梦,才能够早日实现。
TOP
6#

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不算富裕,许多农民还在贫困线上挣扎,而有些先富起来的人,却大肆铺张浪费,根本不懂节约和廉耻。这种现象然人觉得心寒。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现象,但我们也绝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我们说节俭,并不是在当今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
TOP
7#

“勤俭节约光荣,奢华淫逸可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到生活中、学习中,落实在行动上,知荣明耻,做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新人,让扶贫教育集团成为技术人才的摇篮。如八荣八耻中提到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更以诗言志,他在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可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条真理: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当前我们要把扶贫的教育事业作大、作强,建成具有扶贫特色的教育集团,缩小同强校的差距,跻身职业培训强校之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还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戒奢以俭,继续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扶贫事业的振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TOP
8#

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子都具备忧患意识,关怀苍生,胸怀天下。从孟子的“生与忧患,死于安乐”到魏征的“居安思危”,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折射着中国士人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曲《贞观长歌》不单单讴歌了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与雄才大略,更赞叹了一代良相——魏征的竭力辅佐与忧国忧民。正是有了这么一批具备忧患意识的士人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民族更加有希望,苍生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而一代良臣魏征的事迹更让无数观众为之叹服。魏征一生为人性格耿直,敢于犯颜直谏,又节俭朴素,家无正寝。他虽为唐太宗的死敌,但唐太宗不计前嫌,重用有才之士,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贞观元年开始,一直辅佐唐太宗,使得唐太宗在治理天下的路上多了一位得力向导。
  从魏征身上应该领会到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他自贞观始便竭力辅佐唐太宗,犯颜直谏,为唐太宗提供了很多治国方略,劝告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尽了一代良臣之职,为后世树立的光辉典范。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又是怎样的呢?不可置疑,在这么一个和平年代里,各个岗位上都有兢兢业业的工作者,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与青春,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但有的人却不思进取,玩忽职守,甚至作*犯科,导致锒铛入狱,终于身名俱裂,没有好下场。这又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而作为党员、领导的人则更应该树立一种以民为本,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的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这样,我们的和谐富强之梦,才能够早日实现。
TOP
9#

俭,是行为,也是品德。

  对于俭,古人有很多论述,其中具有概括意义的当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御孙那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我最初知道这句话,还是从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中读到的。《训俭示康》本来是司马光用来训导儿子司马康的,不意却成了警示人们崇俭的范文而历代相传。司马光还说,“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把俭的重要性算是解释到家了。在他看来,有德者必俭,失俭即失德。可见俭在品德中占有多么特殊、多么重要的地位。

  英雄所见略同。崇尚节俭的诸葛孔明曾经有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言。被公认为治家高手的曾国藩对俭更是宠爱有加。《曾文正公家训》中有言:“居家之道维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侈为要义。”曾氏家族经久不衰,其后代出了不少专家学者,与曾国藩以“俭”为中心的家教有直接关系。宋人罗大经对俭的研究似乎更加细微,更加精到。他认为俭的益处有四条:一是养德,二是养寿,三是养神,四是养气。

  古人论节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节俭是大德而并非小节,是大智慧而并非小聪明。节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来如同大象,若是把它视作蚂蚁,显然是低估和小看了它的作用和能量。

TOP
10#

目前,我国已对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和大排量轿车等奢侈消费品开始征收消费税。我以为,此举不仅可抑制过度膨胀的奢侈消费,起到控制资源和能源消耗等作用,而且具有倡行“崇俭戒奢”的社会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相应地提高消费水平,不无必要;我们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目的也就是要全面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但是,“提升生活质量”不等于“提倡奢侈消费”。且不说我国还远不富裕,就是相当富裕了,消费也不宜过于奢侈。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些人的奢侈消费,往往带有浓厚的“炫耀”和“摆阔”色彩。他们为满足虚荣心,对消费品“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不仅有钱必花,而且一定花得“吸引眼球”,由此产生了不少“月光族”和“负翁”。这样的奢侈消费,有悖于人类共有的崇俭戒奢美德。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之一。我们在消费问题上,也要知荣辱、辨美丑。有的人认为奢侈消费是有派头、有身份的表现;能享受公款吃喝玩乐是有权势、有本事的表现,因而往往以此为荣、窃窃得意。其实,在多数人眼里,这并不是什么光彩做派,不但不会高看你,而且还会低看你、鄙夷你。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们鼓励理性的积极消费,但切不能一味追求奢侈,更不能以奢侈为荣,而应当始终“崇俭戒奢”。

TOP
11#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比较喜欢《菜根谭》,里头的很多观点都中庸而实际。对于欲望,大可不必以毒药喻之,毕竟山中高士属于少数,生活中适当的欲望,可成为我们进取的动力。但物极必反,欲望过多过强烈会使人难以把持心性,俭,便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克制自己,免受欲望的支使。又同样是物极必反,过俭为悭吝,悭吝的人心胸窄了,于人生的趣味也体会得少了。

TOP
12#

党的干部工作格言警句选录

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当官不爱才,不如早下台;当官若爱财,迟早要下台。
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言之有度行有规,正己及人见慎微。从我做起身先卒,以公自律铭心扉。
公正选人顺民意,量才用人得民心,尽心竭力谋民利,清正做人树形象。
用坦荡的胸怀感染人,用踏实的作风影响人,用深刻的思想启发人,用真诚的态度关心人。
公道在心,正派在行。
只说不做是虚干部,只做不说是实干部,又说又做是全干部,善说巧做是好干部。
有德有才能成事,有德无才能误事,有才无德能坏事。
清正廉洁以立德,克己自律以育德,正确行使权力以利行。
只有与群众零距离,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行为正,用人准,处事稳,作风实。
钱财不贪,廉政不忘;对上不瞒,对下不欺;人才不压,庸才不用。
思想正派,信念不歪;行为光彩,工作表率。
从政为公,情注事业;从业务实,心系党员;从严律己,形重修养。
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自己的工作加油,为别人的成功喝彩。
刚正不阿,如墨线过木曲也正;清正廉洁,似明矾入水浊亦清。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诚实、诚心、诚挚、诚恳待人,公正、公平、公道、公而忘私。
讲公正,关上你身后的门;讲正派,亮出你诚实的心。
心似秤办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镜自律廉洁洁如玉。                                                                                                           公心、民心、爱心,事事在心;重德、重质、重才,时时为重。
公道来自公心,正派源于正气。
公道正派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弥补不了公道正派的缺陷。
片言九鼎威信源于清正,一公百服声望始自廉明;立公心甘做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生活上要知足,学习上要知不足,工作上要不知足。
明公道正派之理,干公道正派之事,当公道正派之人,行公道正派之风。                                                                    以德治业,真诚待人;以法行事,严肃党风。
对己清正,不贪不邪;对人公正,不偏不私;对内严格,不枉不纵;对外平等,不骄不欺。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正派人。
清心寡欲克己奉公,戒奢崇检自警自醒。
培为“人梯”,乐南“基石”,善为“伯乐”。
以光明磊落之心,办光明正大之事。
原则似铁,方法如棉,公道正派,润物无声。                                                                                                                   为社稷举才,为黎民分忧,正人先正己,先忧而后乐。
知人善任,以人为本,公正清廉,立党为公。
行事清廉,讲公正;胸怀全局,谋服务;心系群众,重平等。
不求高官厚禄,但求清正廉洁;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坦坦荡荡。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
公道为本,正派为基,制度为绳,自律为魂。
无私才能正派,无畏才有公道。
敢讲真话的勇气,一身清廉的正气,了然于胸的底气,敢于创新的锐气,无私无畏的大气。
以史为鉴知兴亡,以法为鉴晓规则,以廉为鉴正身影,以情为鉴知温暖。
公生明,廉生威。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坚持公道正派,必须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守原则,讲公道,扬正气。
慎言,慎微,慎欲,慎权,慎交友。
为官清正廉洁,就能树立威信;办事公道正派,就能一呼百应。
养浩然正气,树清廉风尚。
无欲则刚。
常闻贪欲丢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欲念一起深似海,心性稍纵淡如潮。

TOP
13#

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目前,在全社会已经开始形成尊廉、崇廉、爱廉的良好氛围。我们未成年人继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必须与诚信守法同在,与崇廉倡俭同行,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担负起建设未来的重任,无论我们今后从政、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必须在头脑中植根“清正廉洁”的理念,使“清正廉洁”成为其立身之基。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做个堂堂正正的人,清清白白的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敬廉崇洁”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兴邦之源。
TOP
14#

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子都具备忧患意识,关怀苍生,胸怀天下。从孟子的生与忧患,死于安乐到魏征的居安思危,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折射着中国士人的家国情怀与忧患意识。一曲《贞观长歌》不单单讴歌了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与雄才大略,更赞叹了一代良相——魏征的竭力辅佐与忧国忧民。正是有了这么一批具备忧患意识的士人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民族更加有希望,苍生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怀。

TOP
1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朴是一种传统美德。而《吕氏春秋》说:“富可润屋,德可润身。”要想变的更美,还得力行美德,加强修养。更何况,贪欲的无限制膨胀早已使人类变成了地球的癌症,会不会有一天一起消亡?……!

俭朴的生活方式,会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的需求上永远会满足;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富有,而且会慢慢走向贫穷,内心常有贫穷匮乏的感觉。
  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喜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不过在大学校园里,现在的大学生,衣服脏了往洗衣店一送,吃饭不自带饭盒,非得出3毛钱买个对自己身体有害,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饭盒,在谈到名牌时装和化妆品时,总是一个个眉飞色舞,全身心投入。他们一贯认为年轻时不享受,老了想享受也没有机会,“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已成为他们给父母教育其要勤俭节约时最常用的理由。可以想象这些人是怎么样养成贪图享乐、互相攀比的坏习惯。申请助学金买笔记本、烫头发、做美容、请客过生日这样的同学也不是少数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