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崇俭戒奢 [复制链接]

211#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御孙说过:“俭,德之共也。”宋儒汪信民曾说:“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生活简朴,能够给人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高尚品质,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如果一个人迷恋于吃喝玩乐,会消磨意志,容易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近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监“酒局”“牌局”、叫停奢华晚会......一股崇俭戒奢的行廉之风开始兴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说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却很少,贫困人口还有1.28亿,这一国情不允许我们奢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
俭朴,不仅是一种风尚,更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真正的智者懂得宁简不奢的道理,会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TOP
212#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崇俭戒奢作风。
      
      陈毅元帅身为国家领导人,但他的生活依旧节俭,这是为什么?
      他深知革命的艰苦,国家尚不富裕,如果作为领导人生活腐化,这就会分化革命的队伍,重蹈古代农民起义覆灭的后辙,这对于革命是很不利的。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节俭也是他们历来的习惯,因为他们永远是和人民在一起的,了解百姓的疾苦。
       因此我们更要要学习继承前辈勤苦奋斗崇俭戒奢精神,为建设繁荣富强祖国,所以必须勤俭节约。
TOP
213#

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喜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TOP
21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俭与奢,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成败兴衰,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勤俭应该是我们的传统和本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保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光荣传统,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作为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践行和传承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精神,从我做起、从基层抓起,筑牢戒奢防御墙,助推崇俭新风尚,让节俭之风永立潮头。
TOP
215#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家宝。《左传》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警语。李商隐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名句,习近平反复谈到,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可见,勤俭节约早已深深的熔铸到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然而,当下炫富门等等已然充斥着网络洗礼着全民的眼球,勤俭节约作为我们的传家宝,能否在时代推进中依然历久弥新?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TOP
216#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可见,孔子将“俭”与“礼”看作是相通的,一个人如果不节俭,那么他的行为也应该是不符合“礼”的。
“勤俭节约光荣,奢华淫逸可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华民族是一个提倡节俭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少,国人应该做到节俭,要有忧患意识。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可见古人对节俭之重视。在科技和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亦要发扬传统的崇俭戒奢的优良美德。
TOP
217#

勤俭节约光荣,奢华淫逸可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该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到生活中、学习中,落实在行动上,知荣明耻,做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新人,让扶贫教育集团成为技术人才的摇篮。如八荣八耻中提到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更以诗言志,他在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可见,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条真理: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当前我们要把扶贫的教育事业作大、作强,建成具有扶贫特色的教育集团,缩小同强校的差距,跻身职业培训强校之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还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戒奢以俭,继续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扶贫事业的振兴,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TOP
21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朴是一种传统美德。而《吕氏春秋》说:“富可润屋,德可润身。”要想变的更美,还得力行美德,加强修养。更何况,贪欲的无限制膨胀早已使人类变成了地球的癌症,会不会有一天一起消亡?……!
俭朴的生活方式,会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的需求上永远会满足;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富有,而且会慢慢走向贫穷,内心常有贫穷匮乏的感觉。
  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喜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不过在大学校园里,现在的大学生,衣服脏了往洗衣店一送,吃饭不自带饭盒,非得出3毛钱买个对自己身体有害,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饭盒,在谈到名牌时装和化妆品时,总是一个个眉飞色舞,全身心投入。他们一贯认为年轻时不享受,老了想享受也没有机会,“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已成为他们给父母教育其要勤俭节约时最常用的理由。可以想象这些人是怎么样养成贪图享乐、互相攀比的坏习惯。申请助学金买笔记本、烫头发、做美容、请客过生日这样的同学也不是少数了。
TOP
21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时历代王朝更替的真谛,当一代帝王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之后,子孙们只会贪图享受不懂得节俭,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会走向衰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这样说:“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先要使民富裕,市民富裕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崇尚节俭,只有珍惜老百姓的辛苦劳动成果,整个国家才会和谐地发展。
勤俭节约是我们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为治国的经验。所以,我们更要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奋斗。
TOP
220#

有一次,宋徽宗大宴群臣,拿出玉盏、玉卮等贵重酒器说:朕欲用此吃酒,恐人说太奢华。蔡京道:臣当年出使契丹,他们曾持玉盘、玉盏向臣夸耀说南朝无此物。今用之为陛下祝寿,于礼无嫌。宋徽宗说:先帝筑一小台才高数尺,言不可者甚众,朕深觉人言可畏。这几件酒器已置办许久了,倘人言复兴,朕难以辩白。蔡京振振有辞:“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区区玉器,何足计哉!”蔡京还搬出《周礼》中的“唯王不会”,宣称君王的开销,自古以来就不受任何预算、审计的制约。王安石变法时,曾提出“苟当于义理,则人言何足恤”之说,表达了排除阻力坚持改革的坚定信念,蔡京却转而用之为宋徽宗奢侈腐化提供理论依据,这真是天大的滑稽!
TOP
221#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华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奥秘之一就是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中华先哲提倡“富贵不能淫”、“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美德。今天,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用艰苦奋斗精神来推动现代化建设,坚持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存智慧的总结。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生活俭朴,为人稳重踏实,曾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主要内容。为了使儿子认识到俭朴的重要性,他写了《训俭示康》的家书,开篇就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他告诫儿子的至理名言是“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由于司马光教子有方,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了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司马康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誉于世。
TOP
222#

作为“个人修身之道”,有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既是一种崇尚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的生活作风,也是一种不畏艰难、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条件艰苦,要善于自力更生;条件优渥,更要敢于自力更生。
TOP
22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崇俭戒奢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名言“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都告诫我们节俭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的传家宝。古人的崇俭戒奢美德对当今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践行崇俭诫奢的传统美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时时刻刻的坚持节俭,摒弃奢侈。
TOP
224#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使我们享受到更好、更舒服的生活,因为生育政策的限制,家里小孩子都是小宝贝,得到全家的呵护与关爱。父母家长皆是一种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的心理,我们在得到这份关爱的同时,也该想清楚,这份舒服安稳的获得是父母辛苦打拼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从俭,丰富内心才最重要。
TOP
225#

节俭节约,不是生活是否富足的标志,而是国家和民族文明高度的体现。节俭只有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标注我们社会文明的新刻度;节约只有成为社会风尚,才能续写我们民族美德的新篇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能够做新时代文明节俭向往者、倡导者,而要起而行之,成为从我做起的践行者,成为涓流汇海的推动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