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21#

孝无愚者,愚者无孝

孝无愚者,愚者无孝,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 ,教我者父母,育我者父母,知我者父母,谅我者父母,护我者父母,至亲者父母,不弃我者是父母。孝者无需理由,不孝者没有理由。
TOP
122#

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呼唤孝道。物质生活富足,带来了精神的缺失;生活节奏的加快,让我们没有时间去驻足停留,哪怕是最基本的与父母共进晚餐,促膝长谈一番。多少人总说自己忙,忙得没有时间,但是地球离了谁都能转,所以不要以任何理由冷落你的父母,父母要的很简单,仅仅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因为在一起才是家。孝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加上为之实践。正如题解所说的“倡导‘孝’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试问,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能挚爱,还能指望他去爱谁呢?所以,孝敬你的父母吧。
TOP
123#

       孝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是被人们所传诵的。懂得孝顺亲人的人是受人们尊重的。古时认为的孝就是孝敬父母,对他们尊敬有加,听从长辈的吩咐,不违背,不反抗。但这种孝一定是好的吗?其不然。有时一味地顺从长辈,会使其变成一种愚孝,愚孝则是不为人们所推崇的。汉代的焦仲卿为了孝顺母亲,痛心休弃了自己心爱的妻子,放弃了自己伟大的爱情。但他依然深爱妻子,他在孝与爱情之间痛苦挣扎,最终选择了殉情。因为愚孝,他背叛了爱情,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最终也给他的母亲带来了莫大的痛苦,所以这不是真孝。从古至今,多少孝的故事流传千古,但因为愚孝而导致悲惨结局的故事也数不胜数。所以孝是美好的,但愚孝非真孝!
TOP
124#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这一优秀传统美德继承发扬。但是,如今我们却经常看到有关子女不孝敬父母的报导。记得其中一则说的是一个青年在其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父母的住宅出售,以致其已70多岁的父母无家可归。熟话说,养儿防老,现在是养老要防儿,提防的防......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我们理应孝顺父母,从现在开始。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30 14:19:22编辑过]

TOP
125#

我对孝的补充

我国的圣哲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经》曰: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篇》

[em01]
TOP
126#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TOP
127#

孝不是懂的很多孝的道理、孝的价值与原则,如果不做、没有人会说这是孝了。那么孝行是不是孝呢、有的人让自己的父母养尊处优、有的时候这可能是孝,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孝。孔子说父母生时观其行,父母亡时观其哀,死后则观其祭。所谓生时观其行,即事养父母。事养父母意思是通过实际行动,具体行为使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获得满足。
TOP
128#

孝: 虽然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但是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

   “孝”这个概念其实早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孔子给“孝”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个含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大不相同。翻开《新华词典》“孝”被解释成孝顺,这基本等于没解释,进一步查孝顺,被解释成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人有整体与个体之说,作为整体的人,正象老子所说是与“道”、“天”、“地”并称的四大之一。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的人毫无疑问地具备孔子所说的“孝”的特征,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递过来的。但是对于个体的人,就不是每一组传递都能完成,所以才有了孔子对“孝”所下的定义。为什么说“每一组传递”呢?因为将“道”传递下去这件事不是靠一代人完成的。虽然《论语》中的这段话所观察的人是下一代人,观察他的志向、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有没有改变“父之道”,但是其所观察的内容是针对两代人的。试想如果上一代人本身没有什么可以传递下去的道,或是虽然有却没有很好地向下传,那么我们怎么能从下一代身上去观察“父之道”呢?所以《论语》中的“孝”是对两代人的要求。

TOP
129#

”,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维系统治的最根本的礼教准则,是汉民族家庭美德与传统文化罪恶糟粕极具争议和威力的混合体。需要明辨的是,理论上和现实中的儒家孝道体系是中国特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历史的产物,并非人类的所谓“普世伦理”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客观真理。

TOP
130#

孝”这个概念就已经存在了。但是孔子给“孝”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个含义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大不相同。翻开《新华词典》“孝”被解释成孝顺,这基本等于没解释,进一步查孝顺,被解释成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类似于《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解在《论语》中找不到。《论语》第一章中首先给“孝”下的定义是这样的: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TOP
131#

       翻开《新华词典》“孝”被解释成孝顺,这基本等于没解释,进一步查孝顺,被解释成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类似于《新华词典》中的解释。但是这种理解在《论语》中找不到。《论语》第一章中首先给“孝”下的定义是这样的: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世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过世后,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改父亲所传的道,可以称为孝。看上去“孝”是传递“道”的载体,类似于《老子》中的“谷神”。还记得《老子》第六章中“谷神”吗?“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用来传递道的“谷神”在宇宙交替之间永生不死,“玄”是有和无的总称,“牝”是雌性的,而传递“父之道”需要这样雌性的载体。于是,传递“父之道”的“孝”就具备“谷神”的特点。但是人有整体与个体之说,作为整体的人,正象老子所说是与“道”、“天”、“地”并称的四大之一。也就是说作为整体的人毫无疑问地具备孔子所说的“孝”的特征,几千年来人类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递过来的。但是对于个体的人,就不是每一组传递都能完成,所以才有了孔子对“孝”所下的定义。为什么说“每一组传递”呢?因为将“道”传递下去这件事不是靠一代人完成的。虽然《论语》中的这段话所观察的人是下一代人,观察他的志向、观察他的行为、观察他有没有改变“父之道”,但是其所观察的内容是针对两代人的。试想如果上一代人本身没有什么可以传递下去的道,或是虽然有却没有很好地向下传,那么我们怎么能从下一代身上去观察“父之道”呢?所以《论语》中的“孝”是对两代人的要求。
  《论语》第二章中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如果有事,就让学生去做,有酒食,就让老师享用,难道,这就算孝吗?”
  “色难”一直是一个有着众多解释的词,我们先绕开它。在这里,孔子将师生关系纳入了孝的范围。用今天我们对孝的理解很难将师生关系说成孝,因为师生关系不是以生育,养育作为基础的。我们认为由于有了父母的生养,从而理所应当有所回报,这便是我们当今理解孝的一种方式,在这种理解基础上,师生关系不可能称之为孝。孔子将师生关系纳入孝的范畴又一次明确了传递道这个孝的主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什么是“色难”了。孔子是非常反对作表面文章的。因此,在师生的传承中如何体现孝,孔子给出的标准是“要发自内心的”。如果老师谦谦君子,博学多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学生积极进取,举一反三,勤奋好学,这样的师生关系不是正体现了传承的顺畅吗?不是比“有事,就让学生去做,有酒食,就让老师享用”这样的表面文章要强百倍吗?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色难”了。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对师生双方都是有要求的。与《论语》第一章中那段关于“父之道”的描述一样,“孝”用来传递道的,“孝”要求参与传递的双方共同实现。
  可见《论语》中将“孝”定义为用来传递人生之道的载体,在这个层面上,孔子思想符合绝对光速宇宙观,孔子思想具备绝对光速宇宙观中的第一层人文含义。正因为宇宙有生有死,因此需要将宇宙的运行规律进行传递。正因为人有生有死,因此需要将人生之道代代相传。
  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与孔子原义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可能同长期以来对《论语》的误读有关。《论语》第二章中有这样一段: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樊迟为孔子赶车,孔子就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是无违。”樊迟又问:“那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父母在世是要以礼相待。父母去世后要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就是这个“无违”,后来发展成“顺”,而后是“孝顺”,今天我们对孝顺的理解就如《新华词典》中所解释的“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孔子就怕后世的人歪曲他这个“无违”的意思,特意通过与樊迟的对话解释了什么叫“无违”,可奇怪的是后来还是给歪曲了。孔子说得很清楚:“无违”的意思是生时以礼相待,死后以礼安葬,以礼祭奠。决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孝顺。以礼相待的意思是相互尊重,相互关照;以礼相待让人与人保持距离;以礼相待就不会无条件的顺从父母去作越礼之事。以礼安葬,以礼祭奠是对先人的追思,是对自身的鞭策。如果谁遇到了这样的父母留下违背于礼遗嘱,不该遵循,应按照孔子所说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才是孝。所以,“无违”是指无违于礼,而不是无违于长辈。
  两千年来的误读使得孔子思想中的“孝”完全改变了面孔。与“传递道”这个含义相比,“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这样的解释不仅狭义、僵化,而且是错误的。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天下之大,什么样的父母都有。用一种教条去解决人间万象的家庭关系,就如同用同一种尺寸的衣服去套高矮胖瘦不同的身体。而父子之间道的传递是人有别于动物而通于天地的特性,是人之所以成为“四大”之一的基本条件。因此,将“孝”作为道的载体,以保证人的精神也就是道的精神代代相传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具体的父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乃至任何两代人的关系中考察“孝”就是要考察他们之间传递的通道是不是被很好地维护,他们之间是否存在传递的困难。如果有所谓“代沟”形成,传递的通道即被堵塞,父母的说教无法被儿女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儿女如何“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孝都已经不存在了,那些形式上的奉养和顺从与演戏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无论父母、儿女;老师、学生在参与传承的过程中,不仅要精心维护两代人之间传递的通道,而且要诚心诚意地教、诚心诚意地学,才能被称之为孝。
TOP
132#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对于“孝”,古人有不同的看法,民间大众中广泛的、通俗的孝教化,使孝最终成为国民的意识和行为。孝区别于其他的伦理道德,也在于它的宣传的广泛性与通俗性。除了人们在小时侯要读《孝经》外,在民间,人们以通俗易懂的各式各样的形式宣传着。如《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说》、《二十四孝鼓词》、《劝孝歌》、《柳枝词思儿曲》、《镂心曲劝孝歌》等以图说、大鼓书、词曲为形式对孝进行宣扬。各种地方戏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在四季尤其是夏冬都会在街头巷尾说拉谈唱。如《二十四孝鼓词》以说白和弹唱的形式把二十四孝通俗的讲给大众:开篇道“论起这二十四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人尽知其名,未必尽知其实。咱就把这二十四个人的实事,说个明白,讲个当在。那不知者听见,长一番识见,也动一番天良;那知之者听见,添一番新鲜,也生一番鼓舞……”如果说儒家经典主要影响的是士以上的阶层,那么这些通俗性的曲艺,则把孝播送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TOP
133#

[分享]

我觉得""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准则!不管我的朋友还是我以后的另一半肯定要孝顺的。
TOP
134#

何为孝?《乐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者、从子,子承龙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这个解释是以“孝”小篆字型为依据的。

    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型的解释与许慎的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如具体形象。如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字典》说:“金文‘孝’字部上部像戴发伛偻老人。唐兰谓即‘老之本字,子挽扶之,会意。”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得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用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孝的这种伦理含义,是战国以后至今流行的,儒家所倡导,并为国人所认同的基本含义。但若从文化的其他要素如宗教哲学的的视野,从孝之发生的初始含义上再做细究的话,似乎孝之含义还不仅于此,还有另外两层含义,这就是尊敬祖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TOP
135#

卷七:孝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父母给予我们一切,没有父母伟大无私的爱,我们很难健康地成长,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眼睛时刻关注着我们,父母对孩子是无微不至,劳而无怨。

  谁请我们吃一顿饭,或者我们饥饿时,别人给我们一杯水或一块面包,我们都有很感恩,但是父母给我们做过多少顿饭,给与我们多少吃的,用的,给我们付出多少,而且是把最好的给孩子。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的恭敬。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有是以孝治国,国家也都非常强大。自古以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孝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爱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古人还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几乎所有的祠堂都上书“入孝”和“出悌”,门口还刻有二十四孝。

  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怎么可能爱他人,爱国家呢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弟子规》说“首孝悌,次谨信”。《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