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36#

《孝经》有感

《孝经》是儒家伦理著作,代表了儒家伦理思想。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孝经》以一个“孝”字贯穿全篇,读的多了还是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在里面的。

《孝经》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并把孝分为五等: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并由此引伸出了忠、悌、顺等品格。可谓是把封建的三纲五常都囊括在其中了。也许看了上面的介绍,你会认为《孝经》是封建糟粕,其实不然。事实证明,很多过去被称之为糟粕的东西,其实还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所带来的巨大转型使人们处于极度的信仰危机。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可谓是为老不尊,为少不敬。也需现在拿《孝经》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官的“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为民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那么社会风气一定会有所好转的。

TOP
137#

读《论语》有感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50多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TOP
138#

“孝”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观念。中华孝道有以下八条行为准则: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父母身的边尽孝道。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死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了。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在《里仁》篇中又一个字不差地重复了一次,孔子的学生在编辑《论语》这部书时,为什么要重复这句话呢?除了强调这个意思重要性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想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理想,要从孝悌开始,通过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上对君王尽忠,下在朋友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扩大到去爱人爱众,使社会达到和谐。所以,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作到了孝悌,他的人性就得到了很好的改造,他就能遵守社会的规范。孔子的弟子有若把孔子的这一思想作了深刻的理会,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

孔子论中重根源、主入世的精神,对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溯宗归祖和凝聚性的作用。从我国家庭美德建设和个人修身养性看,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家庭失和、老人失养、个人道德失落的危机。孔子论力倡家庭和睦、个人安身立命和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对现代人的家庭建设和个体的心灵精神家园的落定,是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启示和裨益的。

TOP
139#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TOP
140#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可见孔子对孝道的看重与推崇。记载他仅有数千言的《孝经》,以孝为纲,历陈“五等之孝”,提出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个等级所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文化经典之一。 关于孝孔子还有一句名言:“父母唯其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言外之意,不言自明。这句话的深意还在于:为人子女者除了因病使父母担忧外,其他的一切都不要让父母操心,如安全、守法等,作到了这些也是孝。
TOP
141#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

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TOP
142#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 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 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於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
TOP
143#

“孝”:孝心、孝敬、孝道。中华民族崇尚祖辈传承理念。主要是对父母、长辈之“孝”,强调长幼有序。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人们往往把“孝敬父母”与“包销祖国”起来,认为“忠孝不能两全”,甚至贬低“孝敬父母”。这是误区。其实“孝敬父母”与“报效祖国”二者都光荣。二者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忠孝可以两全。个别人受条件限制不能统一,也是有的,但不能因此而泛化。我们要把二者尽量同意起来,既尽到“报效祖国”之“忠”,又尽到“孝敬父母”之“孝”。这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TOP
144#

孔子提倡“孝”,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推行他的“仁”的主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重,而亲仁。”(《学而》)“孝”是子女对父母之爱,“泛爱众”则是对他人的爱。从家庭到社会,从“孝”到“仁”,是一个质的飞跃,这让我想起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概也是受孔子“泛爱众”的影响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孝敬不好,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因此,“孝”实乃“仁”之本也,而“仁”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词汇。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当然要求子女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听从父母的意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就是说,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微言相劝。但是当自己的意见没有采纳时,还要恭敬地侍奉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在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德规范,就是“慈”: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慈”的提出,既是对“孝”的有力支撑,也是对家庭关系的完善,“父慈子孝”成为家庭道德的核心部分。同时孔子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也是对年轻人作为的明确肯定。可惜孔子的“父慈子孝”很快被“三纲五常”所冲淡,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展。
1、学会感恩,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古代的中国人把人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归功于神祗的佑护,于是对上苍、对大地,对祖先,对一切生灵都充满感激。然而,时至今日,伴随着孝德的扭曲,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了,将父母、他人的无私付出视为理所应当,把取得的一切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不能得到的一切化作对他人的仇恨与嫉妒,有的稍不如意,就报复他人甚至父母。人们心中焦躁不安,唯恐一个大意失去了获得利益的机会,生怕一不小心被人算计。2、赡养父母,感怀普世的人文关爱。在现代社会中,孔子“孝”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其实,就赡养父母来说,孔子“孝”思想所包含的内容远不止于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其所包含的“敬”的感情和具有普世性的“爱”。3、慎终追远,对生命的永恒敬畏。孝丧和孝祭便是要求人们要慎终追远;对祖先慎终追远就是感念祖先对个体生命的给予。孝丧和孝祭的礼仪让人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它要求人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它也要求人们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感悟生命繁衍的不易,从而唤起对生命的珍爱,懂得敬畏生命;同时,它更要求每个人要有传递生命的责任。中国文化就是以血缘的代代相传理解生命的永恒不死,认为个体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要求人们将生命的种子传递到永远。首先,养老送终是慎终追远的基本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对父母孝敬的始终如一,体现了对生命各个环节的重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无论是体弱多病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无论是伤残病痛之人,还是健康有力之人,其生命都是平等的。穷人有穷人的养与送,富人有富人的养与送,但老有所养,终有所送却是一致的。这使我们体会到:生命是平等的,不因社会价值而有等差。在《论语》和《孝经》当中也是把“孝”和“教”“学”联系起来考虑的。《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曾子说:“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对于这段话,可以有不同的点校方式。一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可以理解为众人接受教育,叫做孝,把这些教育的内容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叫做养。这种理解把“教”限定在接受教育,“孝”的主体定位为被教育者。一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就是说,教是人的根本,教就是孝,行其教就是养。在此解中,“教”是“孝”的内容,“教”是“孝”的逻辑前提。而后一种理解,就可能是包含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了,“孝”就可能涉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主体了。就探讨“孝”思想的可能的理论空间而言,后一种解释无疑应该具有优先性。这两种解释都不会推翻“教”与“孝”存在逻辑关系这一结论。“孝”的伦理内容是什么?这是探讨孔子“孝”思想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可以把“孝”作为一个带有伦理内涵的德目来看待。作为这种德目的“孝”的伦理内容就是爱亲、敬亲。“孝”的德性与“非孝”的德性的界限就在于“孝”是规范纵向主体的关系的。如此,非纵向的主体的关系不是“孝”范畴所重点规范的。“孝”作为“教”的最核心的主旨就是教民爱亲、安亲、敬亲。所以孔子说:“教民爱亲莫善于孝,……”“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孔子说“士”的标准次一级的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孝”本身作为一个有所指的道德范畴来看待的。但这一点不妨碍“孝”本身又是一个过渡性的伦理范畴。

《论语》对“孝”的行为表现做了一定的说明。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顺从与谏争的问题。孔子对此有所澄清,其基本的意思是:“孝”不能等同于弟子劳动、老师享受这样一种行动格局。孔子的理想不是把弟子、儿子培养成一种工具(因为“君子不器”),不在于长辈以一种物质性的功利性的方式来处理“老”与“子”的关系。老师专门享受弟子的供养就是一种单向性的、功利性的、强迫性的规范。“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孔子看来,“孝”的行动选择确实从表面上看来让人感到迷惑,但其实是有价值准则的。这个价值准则就是相互在精神生活上的帮助,互相都能达到理想的人格的完善。

TOP
145#

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TOP
146#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

TOP
147#


孝是顺事父母,悌是友于兄弟。能顺事父母则为人必不致违法犯纪,重恩而不背信;能友于兄弟,则为人必善于人处,重义而不忘本。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古有王祥卧冰、目连救母等感人至深的故事,而现在也有孝妇李传梅和感动中国的洪战辉等激励着我们,做一个有孝悌和德行的人。心中常抱有仁心、孝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最先做到的。因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那样做会不会使父母蒙羞,甚至还要想,如何做才会让别人因自己的行为,而称赞自己的父母。像这样一方面断绝了恶行之源,另一方面又开启了善行之始。孝岂不是一切行为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吗?俗话 “百善孝为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TOP
148#

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动物有养,何况人类。因此,孝是人类近乎本能的属性,即只要是人,就应当知孝,行孝。因此,孝是存在的基本。所谓存在的根本形式,指的是孝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现象,谁也无法逃避开孝这一人类事实存在。孔子甚至主张:即便父母错了,且不听劝告,作晚辈的也只能恭恭敬敬,毫无积言。孟子认为,尧舜之道的实质也就是孝悌。孟子也说:“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下》)在家讲究孝,因为“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下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万章上》)孝既是尊亲,尊亲既是孝。孟子将孝与不孝具体化:“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TOP
149#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代代传承,而孝道”,更是组成家庭美德必不可缺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历史发展,传统的“道德”褒贬不一,但孝道作为一种家庭美德,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做到如何把孝运用于生活,运用于学习。
TOP
150#

   何谓之孝?孝就是孝顺长辈,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对待父母长辈应当心存感恩,而不应当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是“理所当然”。孝顺父母长辈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德行。那如何才能算是孝顺呢?作为晚辈,当赡养父母,对待父母要竭心尽力,想办法消除父母的忧虑,对待父母要恭敬。儒家非常重视孝,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首。孝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基础,是最根本的道德。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媒体、报纸等各种渠道不难发现许多诸如不肯赡养父母等“不孝”的案例,这都是个人孝义缺失的表现。孝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应该身体力行到生活之中,平日多关心父母的身体疾苦,在外的游子有空多给家里几通电话,多对父母一些嘘寒问暖,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就是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