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6#

“古汉语词典是这样给孝下定义的,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自古以来,或者说自人类出现以来,孝就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

关于孝:从古代的儒家思想来说,孝不仅是物质赡养,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其实孝是用来衡量道德修养的最基本依据。做到孝的关键在于子女的心意是多少。从心出发的孝才是令人难忘的。

孝在论语中的作用:其实孔子认为孝是仁的一部分,是仁的根本,而仁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所以说孔子的最高理想是以孝为基础的。(我的个人观点)

TOP
47#

发扬光大孝文化

孝文化历史悠久。湖北省孝感市,就是根据当年董永孝的事迹,进行命名的。24孝的故事,有好几个故事发生在湖北省。


现在中央很重视发扬光大孝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很好地进行继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8 15:01:47编辑过]

TOP
48#

“百孝经”  天地重孝孝当先 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 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後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合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象 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知孝後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後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羔羊跪乳尚知孝 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 不如禽兽实可怜
  百行万善孝为首 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 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 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 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 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 消灾免难百孝篇
TOP
49#

学会感恩就是培育人类善良的道德品质。孝就是感父母之恩,并由此推广到感社会和他人之恩。

人为什么要有爱、要行善?因为种种的善行和爱意与我们相伴成长,让我们感到幸福与快乐。

如果人类还要追求生存的快乐,还要追求生命的幸福,那就应该增加爱人的心怀。为此就应当培养人类善

良的品质,培养感恩知报的道德感。

TOP
50#

我认为“孝”的精髓在于敬仰,理解,融合。我也认为“孝”的内涵也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至少不会过多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对于年轻人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大不如前,但这个“孝”字作为文化中的瑰宝,无论谁耳濡目染了几十年都会有所感悟。
    古代有以“孝”治天下。现在的法律中对于赡养亲人的条文也很容易找到。我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孝”不单单是赡养这么简单了,应该还有一份理解。年轻人试着去理解长辈,而不是一味的培养个性,追求自己。
    中国的开放使自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以发展为代价的不光只有环境的破坏,矛盾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代沟。想一想,现在的80后90后,时代以10年进行了划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有了划分就有了差别,有了差别就有了分歧,有了分歧就有了矛盾,有了矛盾就有了隔阂。
    对于现代社会的“孝”,不只是要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融合。

TOP
51#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是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从动物学上说,实质上是一种"反哺"的行为。
TOP
52#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国自魏晋开始,至唐、宋、元、明、清一直下来,就提倡“以孝治天下”。清兵入关,从上到下所有官员,有三本必读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孝经》。
TOP
53#

提到孝,不由的想到父母,其次是长辈,中国自古讲求孝道,又百事孝为先的古训。孝的品质就会比其他品德更高尚。作为子女,孝,是对家庭父母长辈的责任,这是一种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为核心的责任,是无私、无怨、无悔,一片赤诚的回报。

TOP
54#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TOP
55#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
TOP
56#

孝心没有标准,因为孝心是每个儿女对自己长辈的一种爱,尊重,要是加上“标准”的话,那就更谈不上孝了,孝是发自内心的爱,孝心的定义就是自己的父母生活开心,安心,舒心,这是最好的孝心,因为父母的爱发自内心的,无求回报的,最无私的.孝顺孝顺,孝和顺是不一样的,顺是顺从父母,做父母希望做的,而孝是做自己认为对父母好的,自己认为父母需要的,其实也就是尊敬老人,赡养老人,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在物质上精神上都尽可能的幸福
TOP
57#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TOP
58#

“孝道”是我们的华夏祖先总结、验证已久,并承传了五千多年的“人生法则”。四季节日也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违背了“孝亲尊长,感恩大众,和谐生活,幸福人生”这一人生法则。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一人生法则,那么,我们将会步入到“适者生存,唯利是图,掠夺争斗”恐惧的兽类般生活之中,人间将无“孝亲、敬亲、礼亲”意识,也将无“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伦关系的亲情和谐可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8:43:05编辑过]

TOP
59#

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亦不改变对父母的孝道,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TOP
60#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字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卜辞,甲骨文“孝”字像孩子扶持老人之形,描绘的正是人类的自然亲情。《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字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谓善事父母,是指物质奉养和精神奉养两个方面。孝的这些文化内涵,通过各种思想或物质的形式展示出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就强烈地表现出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