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1#

 孝,是“善事父母”,缅怀祖先。

  “孝”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禽之别的界限,是“人性”的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所独有。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忠臣与孝子相统一,是中国古今名人的一个共性。

  孝道,可以使家族凝聚,并形成一种强大的传统力量。《论语》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清明”祭祖,“春节”探家,都成为全国性的传统力量,它对人心的凝聚、社会的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都有巨大的推动力。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的人伦道德。孝,“人伦之本”,“立人之本”,一切德行之源,中华伦理持续发展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文化所特有。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爱心,是形成个体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孝,有其历史必然性、普遍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也有维系封建等级制度的历史痕迹,但它不等于“封建”;从“孝”的生成、发展、变化来看,它基本上属于“农业文明”,有其落后于时代的因素,但是“农业文明”不等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而孝道的精华不能抹杀和扬弃。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孝道”不断受到批判和否定,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孝道”破坏,造成了恶劣的历史后果,使得人们对于“孝”德的疏远与陌生。学校的孝道教育被削弱或取消,严重影响新一代国民形成“孝”的意识,进而使得整个社会对“孝道”的淡漠。要认真反省近百年来国人对于“孝”道的偏见与成见,用“古为今用”、“与时俱进”的观点,进行积极的现代转化和建设。

  孝,既是一种以亲情为基础的爱,又是代代相传的一种义务。孝,是对家庭父母长辈的责任,这是一种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为核心的责任,是无私、无怨、无悔,一片赤诚的回报。“移孝作忠”,忠孝相连。忠的本质是责任。孝于亲、忠于国、信于友,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忠于事、忠于职.“尽忠职守”,在国与家之间“忠孝不能两全”时“舍家为国”。家庭的责任可以转化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因此,古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举孝廉”的传统理念与“吏制”。而今,有的省、市选拔干部,有的企业选择雇员,也把“孝”作为一个条件。可见,行孝的人,容易得到朋友、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信任。建设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奉献”的意识,要从“孝育”和家庭责任开始。

  孝是诚敬。子女对父母有一种赤诚之心。欺骗父母的逆子,不会成为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的好公民,往往变成社会的败类;敬,是孝道的核心。对父母只有“养”没有“敬”,如同饲养犬马。孔子讲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中敬,敬生礼,礼孝相生。敬,是礼的前提,有敬才施礼。“明孝先有敬,有敬而生礼,依礼而尽孝”。《礼记》认为,“孝,礼之始也”,《荀子》中云:“孝行,乃积习礼仪而成”;孝中敬,敬生礼,礼生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社会祥和。建设现代“礼仪之邦”,培育青少年“明礼诚信”的品质,要从“孝育”和“家礼”开始。

TOP
32#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主要美德,为齐家治国之良箴。孝,并非只对父母敬养而言,对自己德性、智能的修养、对社会的尽责,也是孝的表现。孝的原理有普遍性,孝的应用有连续性,这是需要我们要对父母尽孝。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不乏关于“孝”的典故与文章,有“杨香打虎救父”、“黄香扇枕温床”、“庭坚涤秽事亲”等等。

      孝是一种文化,孝是一种责任,孝是一种感恩,孝是尊敬与听取。人的最根本是从孝字开始的,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才会知道回馈报答。也会对所有付出的人,对这个社会有所感知,有所理解,不是想当然的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进而我们也会有所付出,才会知恩图报,而回馈报答父母的方式并不只是对他们好那么简单而已~~~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百事孝为先。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好好爱他们,尽心尽力做一个孝子,这将会使他们的灵魂充满圣洁的快乐,并将使上帝降福于我们。

TOP
33#

       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TOP
34#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惠,我们要报答那种无私的爱,至高无上的爱。作为爸妈的女儿,我更要献出自己的心来爱爸妈。 妈妈,你知道吗?当周六晚上打电话回家时,才被告知你已经住院好几天啦,心里突然像堵了一些东西似的,眼里那突然溢出的泪水,泄露了我对你的思念与担心。从我懂事起,你的身体就不好,我知道不能惹你生气,我多么怕失去你,我甚至不敢想没有你我要怎么办,从小你就疼我,不让我受委屈,自己舍不得买新衣服买一些好吃的,却在给我买衣服买吃的时,那么慷慨。但在高考失利后,不敢面对不了周围人的眼光,毅然决然来到了离家很远的这里,完全不顾你的反对。当爸爸送我来学校后走时,我没有去送,我怕自己那不争气的泪水会流出来,会跟着回去。从来没有离开你身边的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地方,知道了什么叫思念,知道了什么叫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含义,父母不在身边,会踏不下心来学习,打回家的电话若没人接会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那时真想插上一对翅膀飞回家看看。虽说都这么大了,不应该再那么恋家,要学会独立,但那思念就像酿酒一样时间越长就越浓烈。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当妈妈病了时还不忘问我吃饭了吗,要注意身体,别感冒,听了后心中那种愧疚加重,等以后自己能够独立时要更加孝敬父母,不让父母担心。

TOP
35#

世间孝顺之中,也有真孝与假孝之分.何为真孝?发自内心的尊重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者称之为真孝;而假孝虽然从外表上看则和真孝无异,但其内心若是只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并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到众人的指责而伪做孝顺,此则称之为假孝.真孝之人有大福报,而假孝之人虽辛苦一场,但由于只是逢场作戏,发心不真,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福报.如果外面之人不明其中原因,对假孝之人称赞不绝,那假孝之人由于受不起这种名声,便会有不祥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对于父母以及长辈,要发自内心真正的报恩,恭敬供养承侍,做名副其实的孝顺之人.

     孝顺,并不止于外表的尊重,内心的恭敬才是最为重要的.有了发自内心的这份孝顺,我们从而对一切如母如父之众生发起悲心,为了让他们得到解脱,先得出家苦行成就自己,再回来以佛法之甘露润酝报答众生.,就是真正的孝顺!

TOP
36#

中国是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所以中国历来注重孝,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在总体上是中国古代居于正统地位的“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的思想理论形态, 其思想实质和基本的价值原则是“家族本位主义”。而维护父父子子这一纲常的规范就是孝。孝在古代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奉养、恭敬父母。二是祭祀祖先。在孔子看来, 所谓“孝”, 主要是子对父要敬而不违, 体现了父与子的尊卑、主从关范就是孝。孝德在古代中国曾具有很高的地位。《三才》里把孝抬到“天经地义”的高度: “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 子女工作压力的增大, 而且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孝德也逐渐地被人忽视,老人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得不到保障。今天的社会同过去相比显然是不同了。但是, 尽管时代变了,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变了,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所以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弘扬传统孝德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TOP
37#


周晓虹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对以家庭主义为基础的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可能转变做了描述,可以作为我们在现代践行孝道的一种参考。首先,传统孝道强调他律性道德原则,而现代孝道则偏向于自律性的道德取向。其次,传统孝道的内涵和家族延续密切相关,而现代孝道在这方面涵义较弱。最后,传统孝道偏重于“重孝轻慈”的单益性运作原则,现代孝道倾向于“父慈子孝”的互益性运作原则。诚如陈老师所言,在现代我们更应该提倡的是孝的精神。
TOP
38#

中国是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所以中国历来注重孝,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在总体上是中国古代居于正统地位的“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的思想理论形态, 其思想实质和基本的价值原则是“家族本位主义”。而维护父父子子这一纲常的规范就是孝。孝在古代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奉养、恭敬父母。二是祭祀祖先。在孔子看来, 所谓“孝”, 主要是子对父要敬而不违, 体现了父与子的尊卑、主从关范就是孝。孝德在古代中国曾具有很高的地位。《三才》里把孝抬到“天经地义”的高度: “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 子女工作压力的增大, 而且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 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孝德也逐渐地被人忽视,老人在家庭的地位越来越得不到保障。今天的社会同过去相比显然是不同了。但是, 尽管时代变了, 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变了,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东西我们还是要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所以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弘扬传统孝德对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TOP
39#

“孝”

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还不文明进步吗?所以,一个不孝者,当如“范跑跑”之流,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TOP
40#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是孝养。谈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甚至进一步扩大为对整个民族尽孝。因此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至诚感谢,更是无怨无悔的回馈报恩。为自己所爱是小孝,为家族亲人为中孝,为国家民族是大孝。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父母的孝顺,应该从亲人做起,进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扩充至整个社会和国家。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TOP
41#

古往今来,我国代代都有新的人才出现。这些人才无非就是有良好的品格、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些优点都可以称之为“美德”。 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孝”的佳话不胜枚举,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都怀着一片“孝”心。

焦仲卿是一位孝子。他临死前徘徊不定就是因为记挂着年迈的母亲,担心她以后的生活。他深深懂得身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他的忧郁正体现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 孝,这种情感是无法用多么精美的文字来褒奖的。它就是那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把孝视做儿女们对父母亲的爱所做出的回报行动。它可以是两代人之间没有隔膜,能心心相印。我认为儿女们对父母的孝心是父母对儿女的关爱的回报。

孝,多么温馨的字眼。因为它,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团结。孝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毫无点缀的亲情。“百善孝为先”,一切的一切都不如一个“孝”字来得真切感人。

TOP
42#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在历史上,有许多个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我觉的有一个故事一直让我感触很深,就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就是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是啊,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啊!

你看就连生活在衣食住行不怎么发达的古代的人都能把一个简简单单的“孝”做得如此的伟大,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代人为什么就不能做到,或者做得更好呢?

TOP
43#

《孝经》讲:“先王有至德要道。”古圣先王指明天地之经义为尧、舜、禹、汤,文王、 武王等明君。古代明君,圣君,治世,以德服人、孝感人民、身教言传。如孟子讲“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以天子之位孝养天下父母,以天子 位顺敬天下之兄。以无僵之爱与天下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汶川地震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快速赶赴余震频发第一线,温家宝在湖南雪灾地无飞机着陆而毅然登机,生死考验着每一个人。名与利、生与死、大灾与大难检验着中华儿女为人民服务,甘为公仆的儿女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先王,明君,领袖,领天地之精华,导生命之性灵,化变异之无边怨恨。解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全维生命无量迷茫。
TOP
44#

      十月怀胎,当我们还在母亲的腹中之时,我们已经开始接受母亲给予我们的营养;当我们以出生,迎接我们的就是父母的笑脸。在我们怀着看似漫长的一生中,为我们牺牲最大的莫过于我们的父母,而我们予以回报最少的可能也是父母。不求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只求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孝道,二十四孝中的孝迹可为刻骨铭心。当然就我们现在这个思想开放,极其进步的社会而言,里面有一些可堪称是愚孝。我们不是要让子女们时时刻刻围在父母身边,就算我们自己愿意这样,这个社会也不允许我们如此。我们只要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高,比海深,父母对我们没有多大要求,只要我们能常回家看看,时时到个电话,不要吝啬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那我们也可称为当今的孝子。
TOP
45#

孝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固有的美德,也是人伦的大本,父母生我育我爱我,其养育之恩,可谓昊天罔极,然人类有时却又是一种善忘的重物,俗语说: [养儿方知父母恩] 可见为人子女者,很少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俟其身历其境,方知父恩母德,故凡有血性良知者,当饮水思源,孝亲报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