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31#

古人曰:“半部《论语》治天下”。古人亦曰:“以孝治天下”。《论语》中对孝的论述达十四次之多,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今人中亦有注重“孝”字和践行孝道的人,但这种人越来越少。相反,不孝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给“孝”字帖上了封建思想的标签,便以为自己可以大行其道了。父母老了,他们不但不行孝道,甚至连赡养老人的义务也不履行,更甚者则把父母赶出家门。我曾看过中央电视台十二频道的《道德观察》栏目的两期节目,一期讲的是江西省上饶市皂头镇80岁的姬秋香老人被自己的子孙虐待,记者采访时,还在忍受不懂事的重孙子用木棍打,用椅子砸。另一期讲的是江苏秦邮94岁的高怀山老人在大夏天被儿子赶出了家门。
令人欣喜的是“孝”字并没有被社会遗弃。昨天,我从《新闻联播》里看到了辽宁沈阳菩遥山墓园推出大型浮雕“二十四孝景观墙”,辽宁沈阳在大力弘扬孝道。前段时间我还通过网络看到许多地区和部门都在进行“十大孝子评选活动”,并且在回村的路上看到了我市“十大孝子评选活动”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孝文化就在我们身边。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把《论语》中的“孝”字梳理一下,看看儒家心目中的“孝”究竟是什么样的。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儒家认为“孝”与“弟”是“仁”的根本。《论语•学而》第二章就引用了有子的话谈论了这个问题。“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什么是“亲亲”呢?“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一个人之所以能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生育之恩,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为人怎能不孝呢?《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大学》讲究的是自度和度人。自度者乃修身,度人者乃亲民。只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正确对待自己的亲人,才能修好自身,才能家和万事兴。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谨遵孝悌之道,才能达到仁的境界。一个人只有达到仁的境界,道德才能高尚起来。一个人只有道德高尚起来,才能入“道”。
TOP
332#

不自取其辱。
不自取其辱,是对父母最好的的尊重。一直认为,最严重的骂人的话是“没有家教”,所以,我们在外的时候,脱离了父母的掌控,更应该时时在意,步步留心,把父母的脸面放在心头。不大声喧哗、不乱丢垃圾、不迁怒于人,不慕高踩低。
你的行为就是父母的脸面!
TOP
333#

     孝,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处于“百善孝为先”的地位,被看作“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而且具有崇拜祖先、敬重宗祖的人文宗教意义,还具有珍惜生命、延续生命的哲学意蕴。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也是社会教化的核心和根本。
TOP
334#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TOP
335#

孝,我认为是一种对长辈的尊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宗族这个观念一直是其核心,如何让这个“集体”团结在一起?这之间少不了孝的纽带。而且孝维持着稳定的宗族关系,使整个宗族像一个小的“公司”,能稳定的运作,不会发生为了利益破会和谐或者其他只有利于某些人的事情。百善就像各个宗族的信条,指引着人们去创造出那种理想境界的和谐家庭,而,孝,作为百善之根本,更是其中最基本的尊重,人与人之间,若没有了尊重,又谈何更深层次的信任与爱。
TOP
336#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7]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尚书·甫刑》里说∶‘天子一人有善行;万方民众都仰赖他。’”
TOP
337#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6]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TOP
338#

“百善孝为先”。提到“孝”,我们总能感知到那份浓浓的亲情。孔老夫子教导我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是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是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是孝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孝道文化”俨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孝”也有“尽孝”和“愚孝”之分。《二十四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郭巨为了不使养孩子和孝母亲相冲突,便和妻子将儿子活埋,幸挖出黄金,幼子才得以活下来。郭巨埋儿的典故,一向被视为愚孝的典范,但现当代“愚孝”的例子依然数不胜数。而今有多少人,无奈于孝,便要放弃非传统的职业;无奈于孝,便要门当户对去相亲;无奈于孝,便要在最当拼搏的年纪成家生子,甘当房奴车奴。很明显,“愚孝”虽然也有“孝”,但早已与“孝”的真正本质相去甚远。愚孝不同于尽孝,于传统和道德而言,我们必须承认父母的生养之恩。但父母的付出与奉献,不该是付出成本的“盈利”,我们不能为了孝敬父母而不择手段,去做一些违反社会道德原则违反自己本心的事。而对于“尽孝”,似乎在当今社会也受到了挑战。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在孝道中占有及其重要地位的观念如今就陷入了窘境。是该为了孝敬父母留在他们身边还是该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远走他乡?在这个强调自我、平等、自由的时代,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后者并以远游也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尽孝为理由。其实,远游和尽孝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着的,我们要做的是要辩证的对待这一传统观念。所以在践行“孝道”时,一方面我们要区分尽孝和愚孝,不要让传统文化变质为自身的负担,让愚孝束缚了人生步调;另一方面,我们不要为了“尽孝”而“尽孝”,“孝”应是真情的流露,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表现。为父母尽一份纯粹而朴实的孝心吧!
TOP
339#

孝是人伦之始,人一出生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就是父母,父母抱我们于襁褓之中,忧心我们的吃穿住行,我们生病了担心得不得了,发愁我们怎么不开心……。我们幼小的生命在父母的尽心照顾下长大成人了,从四脚爬地的婴儿成为了正值壮年的成年人,我们开始可以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了。此时的父母正在老去,他们像我们小时刚学走路时一样跑不快了,他们也变得像我们小时一样希望得到关注与认可……我们要好好赡养父母,然而“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论语》我们关注他们的饮食生活的时候,也发自内心敬爱他们,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就像他们对待我们小时一样好好关心照顾他们吧,关心他们吃得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开不开心……,尽管如此,“谁言寸草心报三春晖?”。作为一个人,如果对于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给予他最多的照顾与温暖的人,却不能以自己最好的反馈给父母,又如何指望这些人能对其他人给予一丝一毫真诚的关怀?
TOP
34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令人感动的一句话,简单而表现孝对人的重要性。古人云:“以孝治天下”。可见,孝对于一个国家的价值可见一斑,倘若一人谨遵孝悌之道,方可与之相交。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千百年来都未失去其特质,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正是因为人类的不断继承,才不会失去光泽,反而更有光彩。
TOP
34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我们十分重视家庭伦理,我们有一本《孝经》教导我们如何尽孝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首先具有孝的品德才能立足于社会,“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对待长辈、亲人要恭敬,要顺从,要尽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愉悦;当然,孝并不是愚孝,对于父母长辈等的一切教训都要遵从,对于他们的不合理要求或者是管制我们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使父母长辈陷入不义之地,不能让他们因自己的过错而后悔。我们身边有很多“孝心少年”,他们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庭的重任,而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不需要多么无私的奉献,只要你有孝心就够了。
TOP
342#

孝,没有那么多需要言语去表达的,父母在,不远游。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再去哭诉自己的不孝就足够了。然而,母亲亲手织的衣裤被弃如敝履,还嫌弃父母给自己丢脸的;偶遇一个少年,母亲给他买了包子做早餐,母亲一转身,便丢弃在地,那一幕一直深印我的脑海,其实在我们标榜孝道的时候,我们早就成了言语的巨人。放下手机,陪爸妈说说话,吃饭的时候记得爸妈爱吃什么,夹给他们,出门在外,天冷打个电话给爸妈嘱咐他们添衣......我们要做的只是这些细微的小事,孝敬一道哪有什么大道理可讲?
TOP
343#

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
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 《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 《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TOP
344#

”百善孝为先“自古孝就是 人们所重视的,而在我们现在,有些孩子娇生惯养,生活中目无尊长,没有孝的意识,我们现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小开始就培养这种意识,懂得孝的人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真正学会尊重他人。
TOP
345#

      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人这种充满灵性却也充满邪恶的动物的一盏行动的明灯.拥有孝心的人永远拥有敬爱,畏惧和原则.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心,那便是被贪心等种种不正念所羁绊.在戒色等行动中,也是以孝心作为根本.如果没有孝心,一切众生为母为妻女的观想就无法做到.更进一步而言,对于修行佛道仙道的人来说,孝心更是根本中的根本,若是没有孝心,功德就无从升起,对万物生灵便充满了轻视和随便。我们每个人都应有孝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