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3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96#

1、为孝要先尊亲,其次弗辱,单单的能养是不能称之为孝。
2、不在仁智礼义信养自身就不孝。
3、“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为孝大行虽难,但都能做到。
4、孝放之四海而皆准,而行之则有大中小孝之别。
5、乐正子说“不亏其体,不辱其身”,才算是“全孝”,是以言行不敢忘父母。

TOP
197#

《论语》第二章第六节孟武伯问孝,孔子回答说“父母为其疾之忧。”。关于这句话有三种不同的解释,(1):使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所以子女必须努力做好一切事情;(2):父母只担心子女的疾病,所以子女必须保重自己;(3):子女应该只担心父母的疾病,其他则不宜过分担心,否则,反而会使父母不安。相比较而言,我更同意第一种观点,很多疾病是我们人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其他各方面对于人来说则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作为子女的必须在其他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使父母不好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烦恼。所以说,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每一件事,不让父母担忧也是“孝”。

TOP
198#

对于人而言,孝几乎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人最大、最崇高的德行。从相反方面而言,无孝便无上、无法、无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的。《论语》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在孔子看来,人之行有“六本”,做到了“六本”,才能成为“君子”,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六本”之第一本就是“立身”,而孝就是“立身”之本。只要做到了孝悌,便很少犯上,更不会作乱。

TOP
199#

古人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善的基础。在我国汉朝的时候是以孝治天下的。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帝王都能做到这样,更何况是我们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我们要保持一颗孝的心,孝顺我们的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置之不理。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布与存焉。父母俱存,相抵无故,一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这里,对父母的孝才是最大的乐。好好的爱我们的父母。

TOP
200#

孝之最基本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侍奉。儒家关于“孝”的主张合乎天然的人伦之情。孝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种“反哺”的行为。子女从呱呱坠地开始,就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逐步成长的。父母的辛劳以及在其中的付出是无可比拟的。因此,作为子女,理所应当,我们应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如果面对父母如此无私的大爱和恩惠不思回报,那就是“忘恩负义”。值得提出的是,子女对父母亲的回报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不然,就无异于动物对上一代的照料。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敬”字和一个“尊”字。

TOP
201#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不辱没自身,不让亲人为自己感到羞耻,可以叫做孝了。在好多时候,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关乎自身,我们的行为往往也会牵涉到亲人,尤其是父母亲。经常有人说,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亲则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从这不难看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行为往往是父母亲教育的一个体现,因此,我们应该格外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如果自己在不经意间做了一个不文明的举动,不仅是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会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不让自己的亲人感到羞辱也是一种孝的体现。

TOP
202#

如楼主提到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道这是天经地义的,是人最重要的品行。孝道也是互相影响的,父母的行为能影响着小孩的言行。感谢我的父母以身作则给我上了这么一堂课,让我生长在一个这样的环境中,从小的孝道耳目有染。看到父母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忙里忙外的时候就会想到我也应该这样对自己的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能够孝敬老人,有机会孝敬老人也是一种福。无论你穷也罢,富也罢,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真实而美丽地发现:孝敬老人其实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的珍惜这幸福,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再后悔莫及。孝敬老人也就是在好好对待自己。古人云,我孝于亲,子还孝于我。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敬老人,那么在他的身教之下,他的儿女会对他孝敬吗?

TOP
203#

孝在孔子那里仅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的伦理意识,而曾子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传统的儒家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曾子将这些内容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这里,孝完全统摄了一切社会准则,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这样,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  将孝道与忠君联系为一体。   曾子认为:“忠”可以是作为家庭伦理观念的孝的组成部分,而与血缘关系密切相关的孝又适用于事君,成为政治原则。“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这里,表示忠君的忠已成为孝的一部分,不忠君就是不孝,这就意味着在曾子的理论中,忠已经被纳入孝的范畴,孝所使用的对象由子女对父母的孝已经变成社会中的人对于君主的忠诚。

TOP
204#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所以说西方没有汉传统文化意义里面的“孝”。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绝对服从。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由于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顺父母;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更何况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说“孝”的范围比忠大,更重要的是对君父的忠,“忠”、“孝”是统一并不矛盾的,为君父利益服务是其共同点。“孝”就是这样完成了从人伦感情出发达到其“和谐”社会的政治目的。
TOP
205#

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孝悌思想规范了家庭和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封建的孝道观念缺乏民主、平等和人文主义精神。传统的孝悌思想建立在血缘亲情基础之上,大力弘扬孝悌思想的积极因素,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中国社会已经步入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形态己发生巨变,现代家庭功能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得家庭生活节奏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孝悌思想也应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既保留合理内核的前提下,又赋予孝悌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TOP
206#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级文秘

姓名:张校番

学号:11311007

时间:2012年5月29日

电话号码:15925165163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二十四孝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倡孝道精神,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提倡孝道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

其次,提倡孝道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百善孝为先,可不信乎?

TOP
207#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馨

学号:11311015

时间:201264

电话号码:13658865167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倡导“孝”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践行孝道的民族品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TOP
208#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精神。中华孝道的内涵是: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不自取其辱,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从义不从父,从道不从亲。在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对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对晚辈的权利与人格的不尊重,尊卑观念严重,男尊女卑现象突出,这些问题必须根据仁、义、智、毅的原则进行纠正。

        “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是为孝,“黄香温席”是为孝……这些孝行让我们感动,也值得我们学习,然而,有一些所谓的孝行真的称得上是孝吗?郭巨埋儿,为了饥饿的老母亲而埋掉幼小的儿子,乍听来好像是可歌可涕的孝子故事,然而细细想来,这一行为真的值得赞扬值得提倡吗?在我看来,这一行为不仅不可成为孝,更是一种近乎残忍的屠杀,就算是孝,那也是愚孝!

        古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是对孝的一种曲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不断地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在进步,只有正确理解孝的涵义,才能更好地好孝敬父母,孝是尊敬,但不代表着一味的忍让,孝是理解,但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接受。

TOP
209#

从精神机制上看,儒家文化就讲究一个“推”字。提倡孝道要推及于人,要行忠恕之道,如果将对父母之敬爱,对兄长之尊重(即孝悌)精神推及于人,那一定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如此,不仅会和睦九族,以亲乡里,而且会以君为父而忠君,以民为本而爱民,由追祖宗而爱祖国,以师为父而尊师,以长老为父兄而敬老尊长等等,从而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如果全社会范围内的人都做到了“亲亲”、“敬长”,那么整个社会的稳定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TOP
210#

孝是支撑中华民族的根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是晚辈与长辈之间的关系,是子女对长辈养育之恩的真情而本能的回馈。尊敬父母、赡养父母、遵循父母之志、祭祀缅怀祖先,这些都是作为子女首先应该做的。将孝再做进一步的拓展就不仅仅是指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与回报,而是拓展到晚辈对长辈的的尊重与敬爱。百善孝为先,人之行莫大于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