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361#

父母含辛茹苦的将我们抚养成人,将所有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给予我们最好的关爱。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乌雀尚有反哺之情,何况我们人类呢?好好赡养父母,让父母颐养天年,是我们每个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然而,有的人偏偏做出令人发指之事。有的老人子女众多,却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没有人出来赡养,最后露宿街头靠捡垃圾为生。这样的子女还能被称作是人吗,简直都比不上兽类。
TOP
362#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赡养的范围很广,
包括在物质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关心等等。支付老人的生活费是最基本的义务,
平时嘘寒问暖也是必须的;如果未与父母住在一起,
应经常去看望父母,买些水果营养品,陪老人聊天,让小孩陪陪老人,带老人去旅游等等。
TOP
363#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天下没有第二个从石头里蹦出的孙悟空,孝敬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所当然,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孝敬父母的话谁都会说,可是真正能做到,并做好的,却没有几个人。正如周杰伦的歌里唱到的“他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对父母的孝敬,并不是每月给他们多少生活费能衡量的。他们更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前不久社会上流传,一些人清明节没时间扫墓,花钱雇到父母坟上去哭。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难道金钱就有那么重要么?一堆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的纸,竟然比不上父母这么多年的恩情吗?面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迷失期中,但是“孝”,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实在是不能丢弃,试问一下,如果连亲情都不在乎了,这样的人,活着还有意义吗?

TOP
364#

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TOP
365#

父母倾尽一生所有只为了让子女更好的生活下去。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他们不再年轻,不再是那时可以为我们摆平一切的年轻男子与女子。他们或许需要我们的照顾,我们即使拿出当时他们对我们的一半的好对待他们就会让他们足够的欢乐。赡养父母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后代。当子女看到自己照顾父母无微不至的时候,也就知道了日后自己应当如何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无偿的给予你生命?

TOP
366#

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之事,而且赡养父母不仅仅是给予他们充足的生活费的问题。由于子女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且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乡村,平常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有人花钱找乐,有人花钱吃喝,还有人花钱找人陪唠嗑。”这段经典的小品台词,至今令人捧腹,但是它折射出的却是“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社会大问题。可能我们很多人认为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虽然不能常常回家,但是经常给家里老人打个电话也是一样的,殊不知在父母看来,电话虽能千里传音,却不如见儿一面。我们这些在外地的游子们,应该理解父母“意恐迟迟归”的心情,在学习、工作的闲暇时间,多抽点空,常回家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9 23:54:47编辑过]

TOP
367#

我有一个而特别优秀的女性朋友,个子高挑,人也长得很漂亮,家境也非常不错,所以身边追求她的小伙子也特别多。我们总以为他会找一个与他般配的“高富帅”。结果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与一个农村里的小伙子,结婚了。当她把她爱人介绍给我们时,只跟我们说了一句,就是因为他的孝顺感动了我,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一定值得托付终身!女朋友的婚后生活虽不富裕却很安心幸福!所以,一个人的品质是可以通过孝顺检验出来的。“百善孝为先”,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就是禽兽不如,还谈什么做人。

TOP
368#

我们一定要对父母抱着感恩的心,去孝敬他们,这不是闭着眼睛,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他们做了什么错事,是怎么样不对,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很多不是的父母,我们还是要尊敬他们;不是尊敬、同意他们的错误,而是尊敬他这个人。我们可以不同意他的错误,可以在他的错误问题上和他们去谈,去解决问题;但是我们对他的态度是要尊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你,始终抱着感恩的心去看待他们。
TOP
369#

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约有五样:一是饮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悦亲。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现在多数人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而他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他们不能体会父母的心意,更不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对父母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缺少礼貌,特别是不能尊重父母的意见,与家长产生意见之后,又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再长大成人后,出现了将父母随意送入养老院或随意丢弃,不赡养父母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受到法律制裁,更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赡养父母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我为人子女应该做的。无论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怎样,他们总是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赡养父母是理所应当的,不管我们的物质条件怎样,我们都不应当不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TOP
370#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我国的圣哲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经》曰:仲尼居,曾子侍。
TOP
371#

孝敬长辈很容易:只需要隔一段时间跟他说说话,在家的话,帮忙做做家务。但不要说明天,现在就是最佳时期。
TOP
372#

忠孝都很伟大的

不需要做太多,只是一个关心的语句,一周一个十几分钟的电话,回家后的几句温馨的聊天……
TOP
373#

养亲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只有上升到敬亲才能算是真正的孝道。对父母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尊重父母,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关心他们,而是应该用我们的心去关心他们。父母吃得怎么样,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了我们又放弃了怎样的梦想。我认为,我们对父母的孝是一种从精神上的关怀,听父母唠叨,听父母诉说他们曾经的梦想,若有可能我会帮助父母完成他们的梦想;多陪陪父母,给他们讲我们的事情。只有让他们内心不空虚,内心欢喜,我们才能说自己做到了孝。
TOP
374#

从我们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就成为了我们的依靠,一切都要靠父母,然而长大后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就是父母的依靠,赡养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父母为了把我们养大成人受了多大的苦,那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们应该要孝敬父母,赡养父母,赡养父母不只是只是让父母穿暖吃饱,我们要做到的是真正的在心灵上关心父母,要经常回家陪父母,有时候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是非常必要的,要在精神上给予父母安慰,要关心老人。不只是表现在物质上,精神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TOP
375#

孝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多指:顺从父母的意志。从小就听过董永卖身葬父、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 、子路百里负米等等的故事,自小就知道了赡养父母。

每位父母都会变老,父母养你小,你养父母老。人类社会几千年就是这样延续下来的。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虐待父母(老人),不赡养父母的行为,一贯被人们所不齿和唾弃,是不孝。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朝代的执政者,都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款,制约、惩处这种不赡养父母(老人)的劣性。

现在有一种更加普遍的现象: 父母并不缺乏养老的钱,他们自己有退休金,或者有子女每月提供的养老金,可是却缺乏子女的关心。只有物质的赡养远远不够得,还必须对父母保持尊敬,如果对父母不尊敬,那么赡养父母就与饲养家畜没有什么分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