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说祭祀祖先的主题前,我想先分享一下我的一次真实经历。
我曾有机会到湖北与河南的交界红安县进行红色之旅活动,正巧目睹了当地的一次丧葬仪式: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街上走过,队伍中有鼓号队还有唢呐队伍,敲打声响彻街道。队伍行进中还有专门的负责人燃放爆竹与烟花。据同行者说,这是当地的丧礼传统。一定要办得热闹才有面子!才够隆重!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将婚事与丧事并为一体称为“红白喜事”。清·杨静亭的《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中有云:“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婚姻为两人终成眷属的结合,自然是喜事之一。而丧事谓之喜事,又有何依据呢?《清稗类钞·丧祭类》载“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传统的“喜丧”是指“福寿全归”,即全福,全寿、全终。全福是指作为人丁兴旺的大家族的族长;全寿是指亡人年岁高;全终是指临终时不受痛苦与折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才可称为喜丧。喜丧之日必定要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传统的喜丧发展到今天,似乎有些变了味。
回到本主题所说的“祭祀祖先”之道,祭祀,是指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现今社会上不论是大规模的祭奠先祖与先哲,如祭祀黄帝炎帝、祭奠孔子等;还是家族之内进行的扫墓;很多都是形式大于意义。祭祀人类先祖的活动多半是为了促进当地旅游业地发展,而家族内的扫墓也变成了族人之间互通有无的平台。人们似乎把祭祀的情感目的、伦理道德基础都忽略掉了。
父母长辈用爱抚育后辈成长,在我们生病时他们在床边不分昼夜的照顾,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往往是倾其所有的帮助,在我们疲累之时父母的一句“累了就回家”会让我们倍感温暖。当父母年迈,当父母老去,当父母永远的离开我们,我们祭拜他们的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常常想起他们对自己的好、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照料;是能够铭记他们教给我们的作人的准则;是能够不断的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继承祖辈的精神并使其发扬光大。
“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祭祀的根本不在于规模有宏大,形式有多高档,而在于追念养育之恩,发扬孝道。在祭祀的过程中追忆先祖的德行、怀念祖先长辈的养育之恩,从而发扬“孝”之精神。祭祀者首先要心怀诚意,心怀崇敬之情;在祭祀的过程中缅怀先祖的功德;将“孝”融入对先祖的恭敬祭拜之中。而不是流于形式、流于表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6 23:11:4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