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智的价值 [复制链接]

166#

当今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TOP
167#

智,在当今社会,这个字是相当重要的,没有智你就只能比文盲高那么一个等级。看看现在的本科生数量,甚至研究生,博士生。想再这么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智,一定要很高才可以。其实这种“等级”是最基本的看待一个人“智”含金量,是否考上了高中,是否通过了高考,是否进入了高等大学等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选拔形式,智,是必不可少的。


智除了再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还有像是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困难等等,一些人事物的处理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并非只是与生俱来,还有着后天的养成,在经历过的事情越来越多之后,解决、处理的方式方法就会越来越了解,越来越会运用,这样智也是提高了。


所以我们不要小瞧任何一件事,要学会将所有的事都做的尽善尽美,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智”,还能得到周围人的赞赏与拥戴。

TOP
16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可是金玉良言啊!
TOP
169#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这是千古流传的一句佳话。这里面蕴含的道理我想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的做到这一步的又有几个,毫无疑问,少之又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还有一句古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两者总的来说,我感觉还是有着一些联系的。身在其中有的时候不能纵观全局,难免的会看不清自己,有时甚至是迷茫的;然而当我们作为一个局外人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看到别人是是非非,有时不免会叹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为什么要搞得如此复杂?殊不知这也正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写照,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些,即便是认识到了也很少有勇气去承认。就这样,逐步的发展我们很难认识自己,这也就是“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TOP
170#

七﹑智的价值

智是明辨是非,是智慧的萌芽。

一个人在生活中拥有了智慧,这个人人生定是美满的,是充实的;一个团队在工作中添加了智慧,这个团队就会充满了朝气、凝聚力、愉快;一个民族充满了智慧,这个民族就是有希望的,就能屹立于世人的眼中。

每个人都有超乎寻常的智慧,但又有哪些人的智慧能结出美丽的花朵呢?智慧,并不是把它存入大脑深处,让它永无重见天日的机会,而是要把它用到生活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凡是人们需要行动,都要用他们的智来加以辨别,然后才去做。只有具备了聪明才智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候能认识他人叫做智慧,能认识自己的才算聪明。认识自己是智慧的开始,可以用此来推知他人。

当今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智除了再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还有像是处理人际关系,解决困难等等,一些人事物的处理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并非只是与生俱来,还有着后天的养成,在经历过的事情越来越多之后,解决、处理的方式方法就会越来越了解,越来越会运用,这样智也是提高了。

智慧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提高自己自身的聪明才智。

TOP
17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绕梅

学号:10311023

时间:2011423

电话:15288264344

卷四、智

七、智的价值

智,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真切。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明辨是非,还能指导行为,也让我们能自知知人,还可以成就美德。

“明辨是非之心,是智慧的萌芽”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进行启蒙教育时,并不是教授深奥的东西,而是传授如何辨别是非的理念的原因。智,于我们而言是何其重要,它将从一开始伴随我们直至终老。缺了它,我们将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倘若我们不能辨别是非,那么人生将不会是完整的。

智,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他人,也能认识到自己。若仅能人生他人并非大智,要能人生自己进而推及到他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由此可见,只有具备了聪明才智才能让我们做出真确的选择。正所谓“三思而后行”。人们要有什么行动之时,都要用他们的智来加以辨别,然后才去做。这就是才智对我们行为的指导作用。

拥有了智慧,我们就能依靠它来指明道路,指引方向,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份缺憾。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面临着选择。选则道路以及要选择怎样的人生品质等。有了聪明才智,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用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品德,完善我们的人生。仁爱的人不会忧愁,有智慧的人不会困惑,勇敢的人不会恐惧。智慧,仁爱和勇敢是天下通行不变的道德。而智慧的存在,让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些美好的品德。

TOP
17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李爰锐

学号:10311055

时间:2011425

电话:18213559107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也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品质之一,被视为“三达德”、“四德”及“五常”之一。

  首先把“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的,是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定位为君子之道,即所谓“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到了汉代,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确立,“智”位列其中。孔子的知(智)仁统一思想中体现的尚智精神。在孔孟的思想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时,中有。据载,令尹子文、陈文子是两个不错的官吏,一个尽职尽责,一个清正廉洁,因此,有人问孔子,这两个人达到了仁的水平没有,孔子以未达到智的水平加以否定。有时,又中有。《论语·里仁》里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离娄上》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是二者弗去是也。所以,ersonName ProductID="杨国荣" w:st="on">杨国荣ersonName>先生认为孔子的包摄了ersonName ProductID="冯契" w:st="on">冯契ersonName>教授认为孔子的是统一的。统一也好,包摄也罢,都说明孔子的的确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从这种统一的角度讲,孔子竭力提倡推崇他的核心思想,实际上也就是竭力推崇提倡。而提倡推崇,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就是尊重具有知识内涵的科学。这种尚智也就是尊重知识、崇尚科学。

TOP
17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级文秘

姓名:卢燕

学号:10311042

时间:2011425

电话:13629656344

孔子孟子的“重教重学”思想中包含的“尚智”精神。孔子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提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获取科学知识,达到聪智的程度。《阳货》篇里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又说:“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子张》里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是强调学习知识在实现“仁”、“智”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政》里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何以“不违如愚”而又不愚呢?就因为“有颜回者好学”(《雍也》《先进》)《季氏》篇里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既是强调《诗》、《礼》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诗》、《礼》是社会科学知识。《里仁》里说:“朝闻道,夕死足矣。”学到了道,比人的生死还重要。孔子强调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是与他推崇聪智,轻视不学无术的愚昧分不开的。孔子的这种崇尚聪智、轻视愚昧的思想观念是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聪智的人与愚昧的人本身也是固定不变的。恰恰相反,孔子认为“愚昧”是可以通过教化和学习得到改变的,这从他们的“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矣”的思想中可以得到说明。应该指出的是,孔子所提倡的教和学的知识,还主要局限在社会科学知识,很少涉及自然科学知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所致。但从广义科学概念,从“崇尚科学知识”的观念,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孔子的“尚智”思想,无疑具有十分鲜明的、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

TOP
17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陆凤

学号:10311047

日期:2011425

电话:18788546724

  所谓智,即知高于天,知有知行,知己,知人,知天。人是思想的存在,动物的判断是非是出于本能,而人类判断是非却是出于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责任,是人类的特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者顺时而谋,智慧源于观察,探究和深思。我们往往以为聪明就是睿智,其实睿智不仅仅是聪明。它还包括理智的思考和一颗仁德之心。所以虽然我们有时会称赞人睿智,但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仔细的思考过睿智的真正含义。想要真正成为一个睿智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会成为一个我们奋斗的目标。

智就是智慧、明智、理智。我们今天面临着诱惑迷惑等各式各样的惑太多了。或就是我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选择。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太多的选择,我们或这样或那样,在面对这么多或这样或那样的时候,挑战的就是你的心有多大,如果这个心字底很强大,这个惑是压不垮你的。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行为的节制和形式的修饰、道德的认知和意志的保障等意义上确立了礼与智在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位置。最终,仁义礼智四位一体,相依互补,恰成一完整的范畴系统,构建为人道的全部蕴涵。

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精神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科学精神,改革开发时期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入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的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风格。

TOP
175#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在谆谆教诲着我们,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让“少年智”。

    智者,博学多识也。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求学时,时刻铭记导师“修学储能,先博后渊”的教诲,广泛涉猎,勤学不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蔡和森、邓小平等进步青年,志存高远,为国家的崛起,学习各种知识,开发智力,不断充实自己。莽莽乾坤,纵横八荒,谁堪与我青年匹敌?纵一人的智慧有限,合我进步青年的智慧,则必滔滔而成洪流,冲决一切,势不可挡,为我中华迎来一崭新世界。

    今天,我们处于一个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今天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方可以智变应万变。

TOP
176#

智慧是什么含义呢?一时半会儿,你也许答不上来。然而,我们知道智能有很多类型,但你也许想不到“放弃”也是一种智能。“放弃”不就是丢弃、抛弃,它是懦弱的表现,怎么会是智能呢?然而,不尽其然。尽管你的精力过人,志向远大,但时间不容许你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完成许多事情,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如把眼前的一大堆食物塞进嘴里,塞得太满,不仅肠胃消化不了,连嘴巴都要撑破了!所以,在众多的目标中,我们必须依据现实,有所放弃,有所选择。这样我们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营养食品,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直到完全吸收,我们不就又有充沛的精力了吗?

TOP
177#

一切罪恶的源泉-智
TOP
178#

   智,乃知人,知己,知天下;智,乃务实,思辨,明是非。有大心,加仁义,便可拥有大智。大心载万物,看万物,万物本一体。


   奉行仁义,以我观物,我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和批判的整体,大是大非即可辨;奉行仁义,以物观我,知己过,改己过,完己身。


将自己抽身于事物之外,观事物圈,才不会被局部的现象所遮挡,做出符合仁义的判断。但是心中切记万万不可丢弃仁义与道德。


将自己置身于事物之中,环顾四周,窥探事物方方面面,对于好的和坏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TOP
179#

许多人其实也能做五常公的,都可惜毁在了智上,因此我以为不如把智换作孝或是廉或是俭或是其他的什么美德。但是鲁迅先生有言曰:“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

因为智属于人的天赋,而并非后天培养的性能。这就像幽默与深刻:不幽默的人硬挤出来的幽默让人感到难受;不深刻的人硬玩出来的深刻让人感到恶心;而不聪明的人硬装出来的聪明不用别人来感觉,就是自作聪明。

TOP
180#

儒家智慧在人文精神中包含千古不朽的人文精神,心怀天下是忧患智慧,名于本体的智慧,小我和大我的智慧,自信悠然的智慧,进取不屈的智慧,博大精深,生命力鲜活的精神,对现在的我们仍然起指导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