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八、仁智统一 [复制链接]

121#

仁智分裂的人是很令人害怕的。学习的知识技能多了,反而道德却落后甚至败坏了是非常令人惋惜甚至憎恶的。因为这一类人只知道一味地去学、去巩固自己的学习,这时候人就变得特别自私。我们有时可以看到有的好学生会对向他请教问题的同学有不良情绪或很恶劣的态度。这样不懂得帮助别人的人,我们便不再把他看作一个优秀的人。
TOP
12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2011文秘

学号:11311004

姓名:毛自然

时间:2012年4月29日

电话号码:18787071569

卷4:智

             仁智统一

    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仁智高度统一是他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统一学说的本质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也就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统一。仁智统一学说奠定了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论的基础。当代社会在倡导科学精神之时,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倾向,即贬低人文精神。在儒家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离娄》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以“仁”为核心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将智作为践行仁道的重要条件。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认识,但同时也具有认识客观规律的含义。中国古代有“医儒同道”的说法,中医是科学和理论合一的科学,充分体现了仁智相统一的思想。宋代著名大儒范仲淹自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所以,中国古代就有“仁心仁术”的说法。最能体现仁智相统一的思想的理论是内圣外王的理论。内圣是以“仁”为核心的高尚的道德品性,而外王则是以生命个体对外产生积极的作用,产生利国利民的成果。在现代社会,科学与民主,都首先必须植根于人的质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动机之下去运用,才有正确的方向。同样,内在的道德质量如果不借助科学民主外向发生作用,就不可能产生经世济用的效果,就会流于玄与空谈。
真正的孔子儒家思想非但不是科学发展的障碍,而且是科学发展的积极动力。这不仅在理论上,也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中国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在17世纪中叶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古代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两个时代特别重要:一个是独尊儒术的汉代,是各门学科初具规模、奠定体系的时期;再一个是儒家复兴的宋代,是传统科学走向高峰的黄金时期。自清朝后期淡化儒家仪礼,及后来五四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打倒孔子儒家思想之后,中国产品占世界GDP的比例由33%不断下滑至约5%。从横向对比来看,尊重孔子儒家思想的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港台地区,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而祖国大陆在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时期,科学技术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本人坚信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能促进世界和平;能提升全人类道德素质;能与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荣;是中国56个民族、13亿人民的精神轴心;能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能达致与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TOP
123#

真正的智慧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善与不善的区分在有智慧的人心中有一定的标准,亦即有智慧的人必定拥有自己独立的普适的价值观。一个平常的世俗之人是不能理解智者看似“愚蠢”的行为的,因为他们彼此在骨子里所看重的东西不同,前者对如过眼云烟般的形而下的“器”始终放不下,后者则对形而上的“道”孜孜以求。价值观的形成源于生活体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贤愚,我们关于德与善的判断力是在整个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带有一定的时代的普适性(其中也有个人的独特性),如若妄想用暴力的手段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体制表示不满,必会遭到社会中的人的唾弃。所以,真正的智者应是顺应时势,会在当下生活,但又不满足于时势,敢于追求自己看重的一切,即勇于实践抱复的人。也可以这样说,智者亦是善者,他们的追求不会违背善(因为其价值观的普适性),只能是与善同在。

TOP
124#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大学生是我们心目中很有文化的那一类人,但是在网络上关于大学生的各种新闻让人胆战心惊。驾车撞人已经犯了大罪,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是将被害人及时送入医院,争取一线获救的机会。但是,药家鑫怕被发现竟然将伤者刺死,如此变态的做法,他当时想的是什么,人命在他的心目中是什么。即使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过是逃逸,这种对待方式真的是闻所未闻。这已经不是什么过失杀人的范畴了。无论他是否有过预谋,在他用刀刺入人的身体的那刻,他就是个杀人犯。

对一个人的培养,品德比智能更重要。从小学开始,老师就尽其所能,教会了我们善。它要根深入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准则。在我们发挥自己智慧的时候,大大前提就是不要伤害到其他人,也就是要“仁”。而“智”也不过是一种工具,用来造福大家。

在我们一味学习的同时,也注意对自己品德的培养吧。就像是浇灌一颗树,如果只记得每天每天的浇水,却未曾施肥的话。树长了再高大,也终究会很快的枯萎。

TOP
125#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系别:文史系
年级:2011级文秘
姓名:王雨婷

学号:11311019

时间:2012..
电话号码:15912468221

“智”包括重视教育的精神、重视文化的精神、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等。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非常重视“智”,他说“知(智)者不惑”,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学》中讲“格物致知”。在封建时代专制主义的压迫之下,“智”受到了极大损害,出现了迷信与盲从的劣性。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科学精神”,改革开放时代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要回到“智”的正道上来。要坚持“仁智统一”,否则“智”便会流于狡诈。倡导“智”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重视文化、崇尚科学、尊师重道、求真务实的民族品格。


智 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按照自然办事,倾听自然的话。“就是说智者应该坚持真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范晔所说:”智者顺时而谋。“这就与逆潮而动所施展的诡计狡诈划清了界限。
让智慧充满人间。

事实论据

孙膑智助田忌
齐国大将田忌,多次与齐国的诸公子用金钱作赌注赛马,但常常赌输。孙膑观察他们的马力都不相上下。只是因为田忌没有按照每匹马的实际情况加以科学匹配使用的结果。于是孙膑告诉田忌:“再赛时,您尽管多下赌注,我保证您取胜。”田忌相信孙膑的智慧,就与齐王、诸公子下千金赌注赛马。等到将要比赛时,孙膑对田忌说:“今天您用下等马与他们上等马赛,用上等马与他们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与他们下等马赛。”比赛结果,田忌取得两胜一负的成绩,最后赢得了千金。


陈襄智审窃贼
北宋的陈襄在神宗时任主筐,代理县令。有一次发生一宗盗案,捕役抓来许多的犯罪嫌疑人。但嫌疑人都拒不承认自己犯盗窃罪,一时无法定案。陈襄胸有成竹地说:“你们不用抵赖,附近有座庙,庙里有座神钟,谁要是偷了东西,只要一摸钟,它就会出声音。”于是陈襄派人押着这些嫌疑犯到庙里摸钟。事先在钟的四周用布幕严严实实围住,不漏一丝光线,再暗中派人在钟上偷偷地涂上了墨。然后让嫌疑犯进去摸钟。过了一会儿,逐个检查手掌。发现唯独一人手上没有墨迹。陈襄立刻命令将此人拿下。这个窃贼只得低头认罪。


叶挺巧投密信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北移部队九千余人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8万军队预伏袭击,经七昼夜的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弹尽浪绝,除二千人突围外其余将士或战死或被俘,军长叶挺也被俘。造成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叶挺被俘,他苦苦的思索着如何把自己的遭遇告诉党的领导。在从江西上饶押到重庆那天,当他下了囚车,顺着马路走时,看到一个厕所,他灵机一动,要求上厕所。特务只得同意。叶挺在厕所里急忙写了一填充短信,信中说:“我已被押解重庆,任光在我身边阵亡。”落款为“希夷”。并附一张字条和五元钱,一起放在厕所里。字条上写明:请拾信者按信上的地址发出,五元钱作为酬劳。
不久,在重庆的周恩来收到了叶挺的信,迅速展开了营救活动。


周恩来智答记者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记者问同恩来:“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有多少?”
周恩来机智地将当时人民币面额总数18元8角8分作答。既不汇露国家机密,又保持了应有的礼貌。

理论论据

1、兵贵智而不贵力。《宋史·傅楫传》

2、有智无勇,能说而不能行;有勇无智,则兵弱而败,兵强亦败。
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3、智者不妄为,勇者不妄杀。汉·刘向《说苑·说丛》

4、智多勇少,实力难言;勇多智少,大事难成。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5、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十二陵》

6、智能谋,力能任。唐·韩愈《与卫中行书》

7、爱民治国,能无智乎。《老子》

8、智者竭其智,勇者奋其勇。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

9、智慧总是强于力量。[古罗马]费得鲁斯《寓言》

10、 智慧的价值胜过珍珠。《旧约·约伯记》

11、 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中国谚语

12、 通向智慧之路?说出来十分简单:犯错、犯错再犯错,但是犯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英]皮特·海因《通向智慧之路》

TOP
126#

智慧是人类的象征,是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的重要差别,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就是因为我们人类拥有其他生物所不能及的智慧。但是就是由于我们引以为豪的智慧,在带给我们无数的成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人类总以为拥有较高的智力就可以肆意妄为、盲目肆虐其他生物、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殊不知自己也仅仅是茫茫苍穹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殊不知自己是那么的狂傲自大、愚昧无知却又那么的弱不禁风!我们人类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的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智慧既为自己谋福利也为世界万物谋发展,进而促进人与世界万物的和谐发展。

TOP
127#

在孔子的论述中,仁智是统一的。仁是核心,智是践行仁道的条件,由智而仁。“仁者安仁,智者利人”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仁与智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仁智高度统一是孔子倡导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统一学说的本质是“爱人”与“智人”的统一。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一致,,进而包括道德理想与人的知识、智慧的统一。仁智统一学说奠定了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论断基础,对形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起着积极作用。
TOP
128#

      对一个人来说,仁德和理智都是很重要的,而且,两者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对立体现在:一个人,有可能只注重智能的提高,从而忽略了品德的培养。统一体现在:一个人既要有理智也要重仁义,这样才能做到德才兼备。缺少了其中一个都是不完整的,没有仁德只有才能,就会将他的才能用来辅助邪恶,这样只会扩大他的错误,增加他的罪恶。所以,一个人只有做到仁德与理智、才能的统一,才会服务于人民,也才会受到人们的敬爱。
TOP
129#

“智”指的就是智慧和才干,中国古人尤其重视智慧的获得。这一方面说明智慧具有着非同凡响的功能,因此,古代圣贤们竞相去谋取智慧之道,同时也说明智慧的获得是异常困难的,因此,中国古人们将智慧视为崇高而神圣的东西而争相效法。但是,智慧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有人仅仅将智慧理解为才能,但是通常的情况却是:“能愈多而德愈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有了,但却是一个无德之人,这样的人是不会被人看作是一个智慧之人的,顶多算得上是一个聪明人。因此,智慧绝对不止是才能的体现。中国古人所追求其实就是一种“德才兼备”的状态,也就是说不仅要有才能,而且还要有德行,只有一个人有才,而且用他的才干来成就一些善行,即美好的德性,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会将其视为一个趋近于智慧的人。孔夫子是一个智慧之人,颜渊也是一个智慧之人,他们不仅有着超出的智力水准,而且他们都是一些仁义的人。也就是说,智慧必须涵盖智力和德行两项重要的内容,正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只有人们在德行的框架下面努力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那么,他才会逐渐成为一个智慧之人。一个人没有德行,即便他多么的能干,到头来也是无法成就自身的,反而他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危害社会、贻害万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称作是智慧的人呢。苏格拉底似乎同中国古人有着相同的智慧观,苏格拉底就说:“美德即知识。”而这个命题事实上可以拆分为两个,即“美德即知识”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尤其重视后一个命题,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在美德的束缚下去施展他的才智,才是善的、美的。
TOP
130#

智仁合一


孔子学的提出,使得事实上依附于的存在,这样,原本是为释,却使得手段高于目的才是成为孔子学说的本根”(借用张岱年语)


照此来说,在孔子思想中,智者对外在礼乐的学习,亦是对内在之的体认。孔子诉求的智者,是对的体认、践履的儒家士人。


孔子之的理路 表现为:一方面注重个人内在修身和道德感的提升,并且将个人时时刻刻措置于血缘伦理之中;另方面,亟求因个人素质的提高而带来天下之大治,并试图以血缘伦理来涵摄政治原则。


要发挥“智“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摄智归仁,以仁率智,让智者内养仁德,外学礼仪,以期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倘若仁不能秉道而行,不能“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在孔子看来就不能算真正的智者。离智之仁最多不过是“小慧”而已。

TOP
131#

仁智统一说经由孔子到孟子达到完善,是我国德治思想的独特之处,正如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所言:“孔子在《论语》里,暂时撇开从天命天道说性这一老传统,而是别开生面,从主观方面,开辟了仁、智、圣的生命领域;孔子未使他的思想成为耶教式的宗教,完全由于他对主体性仁、智、圣的重视。
TOP
132#

仁智统一说经由孔子到孟子达到完善,是我国德治思想的独特之处,正如牟宗三先生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中所言:“孔子在《论语》里,暂时撇开从天命天道说性这一老传统,而是别开生面,从主观方面,开辟了仁、智、圣的生命领域;孔子未使他的思想成为耶教式的宗教,完全由于他对主体性仁、智、圣的重视。
TOP
133#

儒家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孟子·离娄》也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孔子和孟子都将以“仁”为核心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智者利人”。(《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人道的事情,同时也能看到人道的价值。孔子又说:“未知,焉得仁。”将智作为践行仁道的重要条件。当然,孔子在这里所讲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认识,但同时也具有认识客观规律的含义。
TOP
134#

       德,一般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往上,比如我们对待一些在行为或意见上相左的人,我们要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立场想,对他们一些不当的行为,我们要以宽恕的态度对待。才,是我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领悟能力。只要我们用心的学习和反思一些东西,就会无形的提高我们对人和事物的看法。
TOP
135#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将“智”视为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道德情操来使用。他认为“‘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仁和智对我们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只有仁义而没有智慧,我们的仁义也将无法顺利的实施;如果我们有很高的智商,可是我们心中却没有仁义的思想,我们的智慧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人要有智慧才能生活的更好,人要有仁义才能将自己的智慧、聪明用得其所。有一句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意思是有些人虽然是坏人,但是他们只祸害身边的一小部分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流氓,打着伪善的旗帜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祸害天下最善良的广大人民群众。这就等于是披着羊皮的狼一样,他道貌岸然,他有一些背景,有一些因素,或一些可以遮挡他丑恶行径的,正当的职位。他的无赖,他的流氓,让人只怒不敢言。现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流氓,利用自己的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利用自己的家庭背景等,干尽坏事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可怕的危害。

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德才兼备,懂得宽容他人,会与人相处的人!有句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得民心不只需要拥有仁义之心,对他人宽容爱戴,还应该有智慧,这样才能得人心!

才德兼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慢慢提升的过程,我们不只是要努力的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更需要用“仁”的思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用君子的要求来规范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