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06#

礼与道德互为表里,礼是道德理性的表现,有了礼可以构建理性的人伦秩序。秩序的需要无处不在,故礼亦如此。因为“礼”的存在,我们能够以恢弘的气度、自信的状态、端庄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了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家庭伦理等方面在内的“礼”文化。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礼”是儒家思想推崇的“礼”,它是一种社会基本伦理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不仅是礼仪,也包括礼乐、礼俗、礼制、礼教等多方面内容。
TOP
407#

  《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也。”什么是礼?礼,就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行为规范。《左传·成公十三年》:“礼,人之干也,敬,身之基也。”学生尊敬老师是礼;《左传·昭公二年》叔向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忠于自己的言行,对人言而有信是礼,恭让温良更是礼;《左传·成公二十年》:“信以守礼,礼以庇身”等等。中华传统文化莫不归于一个“礼”字,忠孝廉耻仁义都是礼。《礼记·仲尼燕居》:“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孩子孝顺父母是不能改变的事情,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生死婚嫁等家务和外事都要遵礼而行。《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叔向曰:“礼,政之舆也。”礼也是一个政府办事的准则,处理好内务和外交都要遵礼合理。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我们要生存,万物也要生存,尊重物候月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也是礼。
    总之,我觉得做事有道理,名正言顺,符合规范就是礼。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礼也,反之,非礼也。人人懂礼,尊礼,社会才能和谐。
TOP
408#

礼仪是中华民族一直传袭至今的传统,是我们平时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在日常的交往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礼仪,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个社交部分
TOP
40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在古代见人时要跪叩或者是拱手作揖,现代人见人时会亲切的问候说一句“您好”礼节虽然变的简洁,但是仍然体现一个人的素质,现在大家所说的“礼仪之邦”让人越来越觉得是有名无实,国人的素质正在下降,“扶不扶”已经成了一个让人纠结的举动,随地吐痰,不冲厕所等现象还在继续,一个人的礼节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子曰:人无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有礼仪,就反映了你是否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中,礼节会让你收获意外的东西
TOP
410#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占有着一席重要的地位。礼就是在适当的场合做出适当的行为,如在公车上为老人让座是礼,在礼堂里认真听别人的发言是礼,甚至连最细微的与人握手,这也是礼。礼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礼早已融入了中华名族的血液中。
   孔子是以礼乐进行教化的教育家,他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礼治比法制更优越,如果用礼来感化教育人民,就会让人民懂得道德和廉耻,这样国家自然也就安定了。礼能为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提供保障,保持社会的稳定。倘若人人都懂得礼,知道路不拾遗、不私自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尊老爱幼、“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用之有度”等等,那么相信国家会减少很多犯罪,社会也会更加稳定和谐。
TOP
411#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文明之邦”之誉。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份量极重的一个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政治伦理和人际关系,这一点已成为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群伦理关系的特殊关注,不仅体现在中国社会伦理思想的高度发达,也体现于礼仪文化系统的丰富和完备。
TOP
412#

《道德经》中说的“心善渊”,即心像大海一样宽广,具有包容性;“与善仁”,是说给予别人好处,恩惠的同时要给人保留尊严。《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自然生长万物,却不把万物当作私有财产;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不要把这些当作凭借,甚至勒索的工具;给别人帮助或者恩惠就要忘记,但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别;即使身为领导,也不能以为自己能主宰别人的命运,要平等待人。这就是“与善仁”,做慈善也要保有别人的尊严,这就是礼。
TOP
413#

  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远古时期的首领制到后面的封建帝制,再到现在的基本礼节,礼经过重重的进化,或简便,或复杂,不变的是他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它在以前是一种规定,到现在逐渐成为了习惯。
    礼在远古以前是一种没有明确定义的东西,他最开始是弱者对于强者的畏惧所形成的,而到了周朝,为了巩固统治者地位才给出了“礼”的初始定义,再到后面发展成为了环绕生活的一种德。它最初以一种强制性的准则来约束众人,经过重重的发展,才成为了以仁为本的德。
在现在,无论为人还是处事,无论对象是熟人还是陌生人,都需要“礼”作为中介。在论语中有着:“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意思很简单,不学习礼,你怎么做人?也充分说明了“礼”在孔子心中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礼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因素,他是建造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石,也是想要发展所必须的敲门砖。在《论语·颜渊》中有一段故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回答颜渊关于礼的疑问就是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在孔子的心中,仁是众德之本,由仁可以衍生出礼,而礼又是仁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礼可以来作为仁的一种标准。在现在,有些许多的例子,当发现别人挡住了自己的道路时,当需要别人的帮助时,一个“请”字,简单的礼,却可以使气氛和谐。礼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东西,他重要的是你愿意去做。
论语中有着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感受,孔子对于礼的想法也是如此。礼,它并不仅仅只是指行为,而是由内心到行为的。表面的礼只是一种虚伪,并不能给予人心灵的提升,真正的礼是身心合一的。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这正是礼的作用,他并不是象征妥协,而是给人一种标尺。就像现在社会的一些现象,大人纵容小孩犯错,在公共场合做一些不道德事,遇到这种情况并不能“礼貌的”笑一笑就过去了,而是应该告诉他们,进行交涉,使他们知道错误。这才是真正的礼。
当今社会,人最可怕的不是他去犯罪,而是他去犯罪了却不知错,这种是最为令人恐惧的。早在孔子的年代,他就已经对于这种事做出了解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运用法律强制性避免犯罪,远远不如用礼来洗涤民众心灵,让人人从不敢犯罪到羞于犯罪。这也是当今时代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本意。
如今距离孔子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了,礼也由稳固统治和繁琐变为了现在简单的礼仪,在孔子时代,他致力于恢复“周礼”,因为他觉得那个时代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只有用礼的约束才可以迎接和平。而现在到了我们的时代,虽然“礼”得到了发展,但是却在某些程度上也可以说我们的时代“道德沦丧”,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疏远,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反转,不敢扶老人是因为怕被讹,这无不说明着我们的心灵需要“礼”的洗刷,难道社会进步同时需要弃礼来做为代价吗?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深思,中华几千年“礼仪之邦”的传承我们不能说丢就丢,但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希望我们可以尽快的让“道德沦丧”离我们远去,让“礼仪之邦”回到我们的国家
TOP
414#

礼最初源于祭祀,后来被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就是礼治,他们认为君臣之间有君臣之礼,父子之间有父子之礼,兄弟之间有手足之礼,夫妻之间也有夫妻之礼。《论语》中有这样一个对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就对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在这种严格的礼仪等级之下,统治者的地位就是至高无上的。儒家主张要实行礼治,是想通过礼仪规范来使天下归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那么,什么到底是“仁”呢?孟子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而众所周知,儒家所谓的爱是一种基于血缘的亲亲之爱。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判定,中国礼治是基于血脉关系的,以维护宗族等级秩序和“差等格局”的,它的基本理念就是严格不可逾越的等级观念。荀子也说过:“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
TOP
415#

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这就是完整清晰的知道了孔学礼教和现代社会学说联系起来了。孔学的礼不是仅指一般的礼仪,礼仪只是遵循礼(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礼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礼,所以三代不同礼(夏商周),礼也是与时俱进的。
TOP
416#

“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容比较复杂。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辈,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
TOP
417#

儒家的“礼”,主要是古代君主政体衍生出的产物,官位大小清晰有序,这就不得不要求处在这一体系中的人有所分别。正所谓“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都体现出“礼”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这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道德和等级上的差别,别之所存,礼之所存也。其次,“礼”的主旨是敬让,即心中存有敬畏之心,因为一旦心中存有敬畏,展现在外的行为举止便会有所顾忌和收敛,违背道德的几率就会大大下降,从而使得社会长期稳定,这也是古代之所以重视礼仪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TOP
418#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419#

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 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TOP
420#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有的人说孔子的“礼”是迂腐的,但我认为“礼”是一种修养,当今的“礼”与古代的“礼”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区别,抛弃了古时封建礼教中的糟粕部分,而留下了当今关于“礼”学说的精华部分,一味的说“礼”是迂腐的,实际上是对于当代“礼”的内涵理解不够,关注不够。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礼”对于加强个人的自我修养,对于国家的治理与长治久安都有积极的作用。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懂“礼”,那么给人的感觉往往也是不好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