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36#

何为礼
《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最初是指宗教祭祀中的规矩,历经夏、商、周形成了一套典章制度,后孔子及其后人不断充实其内容,成为了一套别贵贱、尊卑、长幼、亲疏的社会秩序的制度。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何为礼?《礼记·乐记》说:“礼也者,报也。”礼可以体现为回报恩情,如婴儿对母爱的微笑、跪乳等,后来衍变为一种行为规范、人伦制度、甚至法律条文,由人礼变成了天理,由道德礼仪变成了说教、名教、礼教,含义较原始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今复兴礼应当把握内在价值和精神,不能流于繁复和奢侈的形式,如此发扬礼才可培养道德,提升人格,内外交修,修己治人。
TOP
437#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是不止于形式的,亦有孝、仁、和、义等文明内核。但礼又是离不开形式的,通过礼的形式,其内核才能得以显现。从提出到如今,人们对礼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改变,礼不再是“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礼之历久弥新,旧的精华被保存下来的同时,新的内涵赋予其新的价值。近年来“汉服热”的出现,促进了古代礼仪的复兴,更为礼仪之邦的传承增添一笔古老而动人的色彩。我们应如何践行“礼”?不只尊老爱幼,进退有度,哪怕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对礼的一种美好诠释了。
TOP
438#

中国哲学中也以“礼”作为政的准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的功能在于调节不同的社会关系,同时,礼制是道德性的,使人唤起道德自觉、内心归于正,不偏不倚地行中和之道。荀子也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国之命在礼”,“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准则,在政治制度中也有极高的地位。“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认为国家的法律需要以“礼”为纲领,因为“礼”确定了社会关系中的等级秩序,同时也教人如何恰当地行事、遵守规范,与人和谐相处,从而政事成功、社会稳定。可见,在制定制度、政策时,需要以和为贵,使人与他物处于和谐的境域中,践行“礼”不仅于外是稳定秩序、正名之用,也是彰显内心的仁德,于内便是仁心的修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TOP
439#

“不学礼,无以立”,礼被视为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准则,但是这里所讲的“礼”并非单纯狭隘地限制于个人行为准则,礼上升到新时代的国家社会的层面,又以新的诠释迸发出新的精神面貌。谈到礼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谈及“礼仪之邦”这个词汇,它的意思是“有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法制的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法制”这样的描述,似乎与传统文化中的礼教概念相去甚远,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礼又当作何以解释?其实,时代更迭也好,物转星移也罢,礼所包含的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其内涵是永不消亡的。如若能够于社会中将仁爱、和谐、秩序、优美视为准则,何患不能维持保有一个有着先进政治制度与法制的国家呢?泱泱大国,礼法并治,则复兴有望。
TOP
440#

在古代社会,没有那么多的经济资源供人们去挥霍,人们必须要通过一种更加廉价的方式来维系一种稳定的社会关系。于是在中国,礼制就发挥了作用。儒家强调礼的基础是情感。譬如孝道,子女和父母并不是靠签订一份白字黑字的法律文书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而是依赖感情。因为礼是依附于情之上的,所以只要情不是对等的,那么礼就不是对等的。用情感来维系契约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方式,它具有自我的维系能力,而不依赖于一个外在的东西来进行执法和监督。比如别人伤害了我的感情,我就要报复回来,所以儒家将以德报德,以怨抱怨。佛家也有“报应”的说法。礼制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意义就在于它的低成本。因为很多时候,法制的成本非常高,且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很多之后很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隐私。因为需要一个外在的东西来保障契约,就必然要求信息的公开,不然如何执法。法制的深入必然会威胁到个体的隐私权。但是在传统的礼制社会,隐私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大量的家庭纠纷,都是私了的,并不会被曝光在公众的视线之下。私了未必是平等公正的,但是为了绝对的平等公正就要求全社会来为执法的成本埋单,也不见得就是更好的做法。
TOP
441#

我十分赞同作者的看法,符合当今社会价值观的礼教是可以接受并被弘扬的。孔子所提到礼教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中华人文礼教宣传仁爱、和谐的正确价值观,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但我们在接受正确的礼教思想时也必须摈弃“吃人的礼教”,坚决抵制封建礼教。对传统礼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旧礼教中的奴性、对女性的贬低去除。
TOP
442#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在阐述忠与礼的关系时认为,汉儒侧重于要求君主,强调君上应依礼对待臣下,臣下也就能对君上尽忠。宋儒侧重要求君臣双方共同遵守,君能以待臣,臣亦能尽忠于君。或曰,双方贵于各尽己责,君不患臣之不忠,患我礼之不至;臣不患君无礼,患我忠之不尽。这里强调君应依礼待臣,愈往后,愈侧重于对臣下的苛求,后来强调即使君上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之后发展到臣下不问是非的愚忠,这也反映出儒家关于君臣关系思想发展的总趋势。孔子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必然要对前一个王朝有承继,有沿袭。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这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孔子的一生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这也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会是彬彬有礼的,这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重视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谦逊礼让,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就会被抑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TOP
443#

中国的礼乐文明历史悠远,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人们的骨血中,尽管至今时代和文明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礼义的基因一直在我们的文明中,也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两面性:一方面,儒家对礼度的强调,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秩序,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仁义谦让的民族品德,中华民族的文化能够延续不断在很大程度上儒家文化有着重要关系;另一方面,一些人对礼的误解,尤其是历史上越来越扭曲的礼,形成了扼杀人性的礼法,对人的残害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今天应该对礼的缺点引以为鉴,对礼的好处发扬光大,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理解礼,将礼作为滋润身心的精神食粮,而不是让礼成为束缚我们的网。
TOP
444#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礼”的概念从小就受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所影响。在儒家传统中,“礼”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事物层面的礼器、礼仪、礼制、礼俗,也包括学理层面的“礼义”,其核心则是如何维护伦理关系与道德规范,而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打个比方,佛家有“月印万川”之喻,“礼”就如这月,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都是随处可见的。正是因为“礼”的贯穿,社会秩序得以很好的维护。战国的荀子就讲:“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西汉时期,礼学家戴圣所编撰的《礼记》一书,就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天子以至于庶民所遵从的礼。至此,该书也成为了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章制度选集,为后世所尊崇,是为“四书五经”中之一经。
TOP
445#

孔子在《论语·阳货》里说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说,礼不能化约为那些器物的存在,乐也不能等同为乐器。同时礼不是器物,又与器物有关,礼经器物的等级次序显现出来。比方说我们说,政府官员中某一个级别的官员能坐什么样的车,这就是一个经由器物的等级表现出来。礼既是外在的道德规范、外在的行为规范,同时又不是这个外在的规范。这个外在的规范必须有内在的东西来构成支撑。所支撑的是“仁”,因此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必有内在的仁,外在的道德规范和外在的行为规范才成其为了礼。
TOP
446#

儒家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TOP
447#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情怀,奔游列国,汲汲以求,倡导“德化”、“礼治”。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提出“为国以礼”(《先进》),集中表达了他对礼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孔子对周礼抱着很尊敬的心态,而在实际上又有所损益。在继承中创新,目的是为了救世。孔子是十分崇尚“周礼”的,在《论语》中多次谈到自己对西周礼乐的向往。子曰:“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泰伯》)“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这态度谈和感情毕竟是有一定的保守性的,因为周礼再好,也只是代表一个逝去了的时代,尽管那个时代曾经确实是辉煌的。
TOP
448#

中华民族的圣王制礼作乐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思考如何统御人心。人心似海,一念为善,一念为恶。用利害之说可以说服人,但是要想聚合人心关键还是要靠恭敬宽厚,这也是礼的内核。所以儒家从教育开始就极为注重礼的教学。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人把礼放在了首位,其根本原因是认为礼代表了参通天地自然万物的最高技艺,人只有掌握了礼才能真正立身于人世。约我以礼,代表了孔门教学的独特之处。相较于墨家强制性的集体规范与奖惩制度,儒家的教育更多是从润物细无声之处进行教化,从而使弟子明进退、知得失。梁漱溟曾说:在孔子便不是以干燥之教训给人的。他根本导人以一种生活,而借礼乐去调理情志。借鉴中华经典中在礼仪规范的教育经验,我们更应当及时在日常的礼仪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对他人的恭敬之心。
云南财经大学 陶景成
TOP
449#

如果用现代眼光来看,“礼”就是“法”出现之前的一种过渡形式,是介于道德和法律之间的一种社会规范。礼与道德的区别在于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区别于法律是它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内容和主体对象都不像法律那样固定统一。
以前我们说礼,比较着重于礼制这个方面,但是对“礼治”的分析不够,其实礼制只是一种宣示和强化礼治形态的仪式规范,更多的是形式而不是实质。当然,法律出现并成熟后,礼治必然退出主体地位,但是作为补充还是一直存在的。
TOP
450#

礼是“仁’(亲亲)和’义”(尊贤)之秩序,等第的具体化、形式化。《中庸.》中记载孔子答哀公问政的一段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