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627282930313233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481#

礼,作为社会文明与人际交往的基石,其主题深远而广泛。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修养与道德情操的外显。礼,旨在通过一系列仪式、礼节、礼貌行为,构建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的社会秩序。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个人品德修养的不懈追求。
在现代社会,礼的主题更加侧重于平等、尊重与包容。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面对何种身份、地位的人,都能以礼相待,展现出良好的教养与风度。同时,礼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通过相互学习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礼仪习俗,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深入理解和践行礼的主题,对于提升个人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TOP
482#

孔子礼思想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时代其对于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既有内在实质的借鉴意义,又有外在形式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孔子的礼思想以仁为内在实质,这就有助于培养人民的道德自觉。 如《论语》中孔子通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表明通过仁引导百姓,通过礼规范百姓就会使百姓具有羞耻之心, 就会使百姓自觉地遵守规则,从而形成道德自觉。 另一方面,孔子的礼思想以仪为外在形式, 这有助于规范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如《论语》中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作为人们的道德修养的评判准则,规范百姓的言行视听,借以使人们在外在形式上符合道德标准。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孔子的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对于提高历史文化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TOP
483#

“礼”作为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仪式或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体现。它涵盖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谦逊有礼等。同时,“礼”也体现了社会对于文明、和谐、有序的追求和期待。
TOP
484#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TOP
485#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我们说的封建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TOP
486#

对于“礼”这一主题,更加生活化,世俗化,更具体的让我们去认识自己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是否符合“礼”这一规范。“礼”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和发扬。
TOP
487#

回复 76楼晚秋(杨梅)的帖子

礼,是古代等级社会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一切礼仪在内的制度的总名称。它是随着“神”的观念而产生的。在古代氏族社会,人们崇拜自然,在受到自然灾害时,又不能客观认识到灾害的原因所在,便产生了超自然的神的观念。认为神主宰一切,因而祭祀神,求神降福免灾。“礼”最初就是祭神的仪式。《说文》:“礼,履也,所以事鬼神致福也,从示,从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是也。”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原始人类最初对于礼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的礼的形式被奴隶主统治者用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