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46#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也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人穿上白色的衣服才更能显出她的美。天生丽质是前提,和主流观念中的锦上添花恰恰相反。美人不用艳丽的衣服去装饰她,反而“素衣”更能使其美发挥到极致。
再谈“绘事后素”。中国出现白色的宣纸是在宋朝了。所以孔子时期绘画是没有白纸的。因此古人作画应该有一种白色的颜料。在画作将要完成的时候,最后再上一层白色。原来画面的美丽因为淡雅的白色,一下子显现出来。于是子夏恍然大悟问“礼后乎”。礼后乎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就如同天生丽质的美人,“礼”就像“素色”一样,一下子将这个人的内在修养品质表现出来了。子夏的观念孔子之前没有想过,他认为是子夏启发了他。
这一条中也包含着“礼”的关键。礼的本质并非束缚人的因循守旧的最终目标,当一个人真正去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并充实内心世界的时候,礼作为一种附属品已经在其身上表现出来了。
绚烂之极起于平淡之素,并终于平淡。一个人生命中的巅峰并非是最喧闹华丽的时候,而是喧闹之后的平静。只有一切浮华褪尽后你才能看清自己,才懂得如何留白。比如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断失败,失败中又获得成功,跌跌撞撞终于止步不前。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到达了瓶颈期。很多人会在这时候放弃。而我认为这时候我们往往最接近成功。认真想自己走过的每一步,不断地反思,不要停止思考。在一切煎熬痛苦到达巅峰的时候,峰回路转,你想到达到的目的一下子得到了。就像在激流乱石中不断前行的小船,突然被冲到静谧的湖水之中,在经历了一切大起大落的惊心动魄之后突然迎来了最终的平静,这才是我们行程的终点。
TOP
347#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邦”而非“礼仪之邦”。礼仪与礼义之间是起点与终点、外在与内在、行动与思想、表现与实质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当前应该从“礼仪”与“礼义”内外两个方面加强教育培养,提高国人道德文明素质。社会教化中应该注意个体、社会、国家精神的不同。“礼义”仍应为当代社会教化之重点,这是因为其有现代性与民族性。礼的精神实质在于:和而不同、等差有序的文明秩序;恭敬、辞让的尊人利他精神。弘扬礼的当代意义,必须在价值观与道德观上坚持等差伦理与平等伦理的统一。弘扬礼让精神,抑制过分竞争。
TOP
348#

因为“封建”二字,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的思想被误解、被埋没,这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礼文化。由于"封建礼教"四个字的捆绑销售,很多当下的年轻人一提到传统的礼文化,首先想到的似乎总是繁文缛节、流于形式、不自由、不平等等,然而,这种认知并不全面。抛开这些负面的认识,我们更应该看到:礼是“修“”齐“”治“”平“,礼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宝贵财富。日本、韩国等这些国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对于传统礼文化的虔敬之心,也正是这种继承态度,使得他们的国人在当今世界享有很高的素质评价。反观中国,我们在礼仪上的继承已经远远落后于日韩,中国游客在其他国家旅游时常常会因素质问题遭到诟病。作为世界曾经公认的礼仪之邦,这样的对比不免令我们痛心。因此,重视中华传统礼仪的教育,改变当下年轻人对传统礼文化的片面认识,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切的。
TOP
349#

对当下礼的思考:《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古代以礼立身,重视礼的培养与教育,五四运动时期,兴起反对封建礼教的风潮,对传统的礼教大加鞭笞,这次思想记得运动使得很多人对传统礼教嗤之以鼻。在我看来,礼是任何时代都不应该缺乏的。传统的礼教是有愚昧的地方,但古代对礼的认识却是现在所没有的,就像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一样,对古代的儒家所推崇的礼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礼的缺失在现代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学生投毒案,学生殴打老师事件,老师侵犯学生事件,子女争夺财产,子女不赡养父母等等事件,一次次的扣动国人的心弦。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礼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而自由正是建立在一定的约束之中。法制约束人的行动,但更多价值层面的东西是需要礼来引导与约束的。心浮气躁的社会,需要加强礼的教育,以此来提高个人修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社会稳定。
TOP
350#

“礼”确实是个应该辩证看待的事物。我们所沿袭的“礼”既包含精华的部分,也包括糟粕。对于“三纲五常”我们是深切痛恨的,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是恶心的,但是“礼”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礼”包含仁爱、秩序、道德等好的方面,这些精华大于糟粕,所以我们正在学习,我们需要学习,我们所学习的也正是传承经典!
TOP
351#

伦理礼仪,是大千世界亘古不变的道理,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和“润滑剂”,学礼仪有利于文明生活的日益完善。有时候,一句粗话会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心,就可能引起纠纷,甚至对簿公堂;而一句抱歉往往会淡化许多问题,化解许多矛盾。人需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受人尊重会使人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礼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之间接触交流的时间大为减少,人际隔阂也很容易产生。如何得体地表现自己的内涵,展现自己的礼仪,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TOP
352#

礼不仅体现在于人交往中,而且礼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不仅应该与人交往时体现礼,更应该在为人处世,生活态度,自我要求中遵循礼的要求
TOP
353#

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不懂礼不守礼与野兽没什么区别。有人说传统的礼是糟粕,这话太偏激,我们要做的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礼”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我们要时刻以礼待人,真诚、适度,创造和谐社会。
TOP
354#

禮多人不怪,禮是一個人的道德素養,行為規范的體現。在這個充滿著各種網絡科技的信息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沉默,漸漸的忽略了禮的存在,忽略了禮的實施與運用。禮以養德,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才能寬容別人,接納自己。禮以立身,才能誠信正直,受人尊敬,才能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表現自己的個人風采。
TOP
355#

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日常的家居或外出,都需要表现出深厚的礼的修养。以上这些描述,以现代的价值观念来看,不少已近于滑稽,然而,在孔子那个时代,在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它的意义便非同寻常了。在这小心翼翼、循规蹈矩的言行背后隐含着的,是对放纵粗野轻率的抑制和对文明生活秩序的追求。
TOP
356#

礼的存在其实无处不在。在足球赛场上,虽然犯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在对方选手受伤时,占有优势的选手选择的不是继续进攻,而是默默等待受伤选手下场接受救治,或是把球权主动交还给对方。这是一种礼。这种礼其实是一种礼貌,是一种方式。同时礼其实还是一种规则。同样是足球赛场,等待受伤选手下场救治,实际上是需要花费时间的,而作为比赛,时间是被限制的。一共九十分钟的比赛,救治的时间其实是并不被包括在内的,所以补时的规则便被发明出来,既给选手接受救治的时间,又保证了双方队员有足够的时间去比赛。这种“礼”的规则,给了球员公平的竞争机会,同样也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观赏体验。
TOP
357#

礼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约束力。
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而孔子是极为奉行周礼的,他所遵行的“礼”和“礼教”在后世发展成了一种全社会通用的行为准则,具有极高的行为约束力。甚至认为“不知礼,无以立”,礼成了一个人立足的根本。
TOP
35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外来文化的进入,现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元的文化氛围也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逐步没落及古圣先贤文化精髓的悄然遗失??
TOP
359#

“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在中小学生行为规范里占地位。中国是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这么传承下来。“礼”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涵,一个是礼貌礼仪,一个是礼乐制度。将礼貌的人会让人很舒服,一定会受人欢迎。现在我们已经摒弃古代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也形成了自己的现代的制度和礼仪规范。
TOP
360#

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中华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中华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