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61#

一位哲人说过:“礼貌不用花一分钱,但可以获得一切。”这话很有道理,你礼貌待人,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因此,我说:我礼貌,所以我快乐!当我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时,我赶紧轻声说句:“对不起”,就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这是多么快乐的事呀!当我单独在家时,妈妈的同事来了,我热情地请他进来,沏上茶,陪他聊会天,妈妈回来了,妈妈的同事直夸我,这是多么快乐。当我早上到校时,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问声“早”;老师回声“你好”,同学们回声“你早”,这是多么快乐!如果我能看到外宾,我说“Hello”这是多么快乐!朋友,你瞧,讲礼貌,就能得到别人的善待,讲礼貌,就能提升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你给了别人一个爱意,别人也会送你一份友谊,这样,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更融洽,更美好。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此至理名言,难道不值得我们牢记吗?“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这些都是最简单,最变通词,如果经常运用它们,就会让自己越来越快乐。
TOP
362#

孔子礼学思想的重要地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一位真正的仁者和智者,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明的重要依据,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所依,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价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有着重要的地位。“礼”是实现“仁治”理念的重要方式,是维护宗法氏族统治的具体手段,也是治理国家、成就个人事业的行为准则。孔子之“礼”与“仁”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而孔子本人更是其学说的践行者。儒家学派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在《论语》中表现得极为充分,特别是“礼”所占的分量是很重的。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礼学思想其内容丰富而深邃,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实践,可认知礼是修身之道,相处之道,为政之要,还是教化之道。礼在当今社会不可或缺,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
TOP
363#

孔子礼学思想的源流
“礼”的观念不是孔子首创,这点可以肯定,但“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起源究竟可追溯至何处,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论语》中礼学思想的渊源是上古包括三代(夏、商、周)时期的礼制。在上古时期,礼更多的是被看做“事神致福”的宗教祭祀手段。鲁国是制礼作乐的周公之封国,所谓“周礼尽在鲁矣。”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美丰富的。作为鲁国人,鲁国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对孔子的“礼”学思想影响很大。孔子根据西周礼制,集春秋礼说之大成,给“礼”注入了新的阐释。于是便出现了以礼正心、以礼修身、以礼治国、以礼为教等思想。春秋之末,孔子生活的鲁国已是“礼崩乐坏”,“三桓”垄断了鲁国的军政大权,僭越频繁。孔子对当时的僭礼行为极为不满,不断地加以批评。他以一己之力维护着心中那个“人人守礼,各安其分”的大同社会。
TOP
364#

“礼”的起源
(1)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记载:“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豐亦声。”许慎认为“礼”字自诞生以来就同宗教祭祀行为有密切关系,它的用途在于“事神致福”。履作礼的释义,将礼具体到了“人之所履也”的日常行为,也将它推至了一个可以“立人”的境地。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礼”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先民们对于神鬼的崇拜,因此具备图腾崇拜或神鬼崇拜的宗教特性,其具体形式包括祭祀、巫术、占卜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以及王权政治的实现,自然宗教不可避免的逐渐成为统治者实现自己意愿和巩固国家政权的工具和手段,这些逐渐程式化、规范化的宗教行为就是最初的“礼”。我国古人大多持有这种观点。
TOP
365#

(2)除此之外,还有观点认为礼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的风俗习惯。
《礼记·礼运》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燔黍捭豚”是指在烧石上烤熟黍米和猪肉,“汙尊而抔饮”是指掘地为池以盛水并以手掬而饮之,“蒉桴而土鼓”是指抟土为鼓捶和筑土为鼓,古人就是用如此简陋的礼器和乐器举行仪式以致敬于鬼神。这一现象向人们暗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在以此礼器和乐器致敬于鬼神前,礼已存在于远古人类的现实生活之中,而此礼的产生又同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原始时代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各种领域内慢慢的形成了一套需要整个氏族或部落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出现了国家和阶级之后,这些规范就逐渐演变为各种礼仪,并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维护阶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制度和措施。匡亚明先生认为:“礼本是原始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至殷商时代,才逐步被人们强调、完善,使之成为主要是祭祀仪式的礼。周人灭殷后,继承了一部分殷礼,结合本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加以糅合改造,成为周礼。这种周礼又从祭祀领域扩大到社会政治领域,这就是维护宗法等级制的所谓‘礼治’。”
TOP
366#

孔子礼学的历史成因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又是自夏商以来中国上古社会发展到成熟所面临的一次空前的大调整时代。孔子通过对夏商周三代礼的对比研究,首先认识到礼是一脉相承的,又是有损益的,是随时而变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因此,礼中的小过不及之类的规范是可以损益的,但是礼文化中那些有关上下、长幼、尊卑等涉及宗法关系根本的规定,是不能变化的。
孔子在现实中复兴周礼的举措并不顺利,他便对礼文化进行反思和建构。他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问题,一是礼流于形式,二是将礼分为“礼之义”和“礼之仪”。但孔子反对将两者对立起来,而主张“立于礼”。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孔鲤云:“不学诗,无以言;不知礼,无以立。”孔鲤遂退而学诗,退而学礼。这里的“立”不但包含了精神、人格层面的含义,更强调借助一定的礼仪形式,使人在礼的学习和实践中达到至高的人生境界。
TOP
367#

孔子恢复周礼
孔子在恢复周礼时,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就是保存周礼的形式,即礼仪,二就是对礼的实质进行正确的理解,即恢复礼的含义。孔子在恢复周礼的过程中,其礼学思想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他对周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在“吾从周”态度支配下。他积极收集、整理、传授周礼的典章制度,用周礼的形式规定比照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他对周礼进行了损益,使礼有了新的内容,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他在恢复周礼的时候,不仅是要挽救周礼的形式,而是投入了全幅的情感和生命的。他不仅要学礼,而且要使其有益于自己的生命。因此,我们说孔子的礼学以典籍和传授的方式保存下来,只是其迹,而非孔子礼学之本身。孔子以其生命践行周礼,成为一部活的礼典。孔子成型的人格,才是其礼学的本身。因此,沿其迹而求其本,才是我们理解孔子礼学的根本方法。
TOP
368#

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从周”并非完全照抄,而是主张根据实际有所损益。在孔子眼中,虽然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损益的变化规律却一直贯穿始终。以这种损益思想为指导,孔子从实际出发,就周礼中适用之处予以继承,同时,对不合宜之处进行了革新和发展。
孔子在继承“周礼”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将“礼”从宗教王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使其渗透到阶级统治、个人修养、人际交往等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将仁礼结合,是孔子礼学思想的重要突破。其对“周礼”的继承与发展构建了孔子礼学思想的核心体系,奠定了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框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OP
369#

大致来说,孔子对周礼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孔子把“周礼”从“神治”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周礼的主要活动仍然是祭祀神灵,具有较浓重的宗教神秘主义特征。生活在周室衰落之际的孔子,理性地认识到夏、商、周的命运都无法与天命鬼神联系在一起。由此,孔子指出,礼更应该是关乎人伦关系,关乎现实生活的事,而不应与天命或鬼神联系在一起,“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样,孔子就把周礼从神治当中解脱了出来,把周礼的天人关系转化为人伦关系,把周礼变成了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规范。
第二,孔子突破了周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限制,主张礼治的平民化,将原用于调节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礼向百姓延伸。他认为,在礼的面前,人不分贵贱尊卑,平民百姓也可以因知礼而成为圣人:“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打飨有四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由此,孔子打破了礼的等级界限和血缘关系的束缚,使礼深入到了民间。
TOP
370#

第三,孔子进一步明确了礼的价值内涵,将仁礼结合。孔子“引仁入礼”,以礼为仁之体,仁为礼之义 ,把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成一种内心的道德自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礼的要求,然而从仁的观点来看,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也是仁的要求。孔子将仁阐述为礼的价值内涵和内在的道德依据,并使礼成为人们自觉实践的道德准则,不仅体现了“仁者爱人”的哲学思想,也对当时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和封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TOP
371#

第四,孔子进一步扩大了礼的社会功用。首先,孔子把礼视作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礼和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他曾教诲学生:“不知礼,无以立也”。其次,孔子把礼看作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等。再次,孔子把礼视作治国安邦的手段。“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对“礼”的社会功用的阐述,不仅肯定了“礼”的存在价值,也为重建和推行“礼”制找到了最充分的现实依据。
TOP
372#

泱泱大国数万年的演变与发展,有些事物在进步,在变化,但是其本源是不可以变的,就像树,无论树冠生长成什么样子,他的树根只会在原来的根基上延伸丰富,而不会换本。这就是文化底蕴。我们的”礼"文化就是这样,时代怎样的改变都不能丢弃它的内涵,我们基于这颗大树根才得以成就参天大树。
TOP
373#

中国人在日常交际中常会讲到一个词叫做”礼数“,为人处世要讲礼数,不仅仅是为了互相留下良好的印象,更多的是个人修养的修炼和体现。正是这种礼数的文化将每个人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不再是一座孤岛。
TOP
374#

“礼”的作用到底在何处?实际上“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节制!中国古代的人是讲伦理的,有人说中国人不讲法律,或者说法制观念淡薄!实际上这是很片面的观点。因为中国的古人讲伦理,在很多情况下法律的作用被伦理取代了。实际上取代的主要途径就是礼。讲“礼”就意味着做事情要符合规矩,要有情义,只有这样才不会“违礼”,才不会僭越礼。通过“礼”的规范,人际关系才更和谐,社会才更安定。
TOP
375#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往圣先贤留给后人的关于礼的经典著作就有三部:《周礼》、《仪礼》、《礼记》。足以见礼之重要性。礼的最终根据是天道、天理,圣人识此天道,而后记录下来以教后来人。礼的本质是规范,它的存在是为了让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延续下去,贯穿于礼始终的是分别与敬。不同的人之间遵从不同的礼,相同的人不同的处境遵循不同的礼。而其中都含着敬这一内涵。不论是宗庙祭祀、婚丧嫁娶等都体现着一个敬。
然而,事事物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们不能死死恪守以往之礼。我们在继承前人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明白当下的时代的天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每一时代的人都有每一时代的人的使命。如何制定新的礼,如何使这样的礼能深入人心,我们就等待当代贤者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