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76#

礼之历史
礼泛指中国古代的宗法等级制度以及于此相应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袭殷礼,并且使之更加完备,严格。史称:“周礼”。有两部分:仪和礼。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制度。通过礼纲纪天下,实行礼治。(《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除了祭祀形式还包含着一系列道德规范,可以说人们通过礼来实现仁义。“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侑》)礼还是实现仁的尺度,比如“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人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达到礼的规范,那么他就做到了仁。礼使得社会规范,长幼有序,贵贱有等。通过对礼的施行,达到了君子对仁的实现并且规范了社会的秩序。礼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秩序以及政治制度的总和。通过用礼的约束,使得人民生活和国家秩序变得有序不乱。所以礼在中国古代的生产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TOP
377#

如果说儒家的体系中“仁”是作为内在的构成部分,那他表现在外面的就是“礼”,“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孔子崇尚周礼,人与人之间外在的表现关系就是“礼”,内于心,而在于外也不可放任人的行为,还要有一定的约束。“礼”就成为了这样的制度,对于“礼”来说他不像我们后面所说的法,“礼”除了有外在的约束,最重要的还是基于内在的基础,人们要自愿地认识到“礼”的重要,从而自愿地去遵守自愿地去维护“礼”。
“礼”从最小的家庭关系中出发大到整个社会的关系构建,从最小到最大,上上下下都包含在“礼”之中。遵循礼是人们自发地遵循的。仪式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人心中充满庄重,使人打从内心中感受到敬畏,这是“礼”所能带给人最重要的东西,人们自觉地服从自己内心中的道德愿望,而外在的“礼”不是压迫着人来服从,而是指导着人按照道德的方向去行动。人们不是因为怕不遵守“礼”而受到惩罚才去守“礼”。
所有的关系因为“礼”的管理而变得非常理性,人们自觉地守“礼”是人从内心道德出发的理性需要,社会的理性也因为“礼”的维持而显现出来。
TOP
378#

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礼”指的是“礼仪”。礼仪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文化修养、精神风貌的基本体现。
TOP
379#

“礼”在古代的社会道德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不同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人之间的一些必要的区别,以避免出现嫌疑和尴尬的场面,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二是表达“恭敬”、“辞让”之心,让人们有一种适当的形式,互相谦让,互相表达恭敬与尊重。三是“礼之用 , 和为贵”,通过在政治、宗教、社交、家庭、娱乐等不同场合人们必须遵循的各种礼节、仪式 , 并配以音乐,来融洽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促进社会和睦安定。
TOP
380#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韬,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行为不仅有意识,主观选择,利于自己;且别人没有回应,则强行要求对方执行。所以,礼,源于外部环境没有了最基本的忠信,是乱世的征兆。
TOP
381#

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应加以弘扬与承传。这对于个人修养良好的素质,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和普遍意义。 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TOP
382#

礼仪泛泛地来说可以分为形态和行为两方面,在形态方面,主要是衣着打扮得体,不同的场合的不同衣着,礼品礼仪,服饰礼仪,名片礼仪,电话,握手礼仪,接电话礼仪,座次礼仪,西餐礼仪,涉外礼仪等等;在行为方面,有举止得体,语言得体。
TOP
383#

我十分赞同378楼同学的说法,“礼”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儒学中的“礼”是两者兼有的,例如《论语·乡党》篇中就写道“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我认为,广义的“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狭义的“礼”就没有必要太过苛求了,毕竟时代在不停的进步,“礼”也应当顺从时代的步伐啦。
TOP
384#

中华传统礼仪是一个既博大精深又十分平民化的礼仪系统,关于礼的叙述,可见于诸多著作,而礼的践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尊老爱幼、容颜端正等是我们每天都要认真遵守认真践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中国。
TOP
385#

礼,是取胜的关键,是成功晋升的入场券。“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便是礼的集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待人接物,注重细节,注重礼节,将会使人对你印象深刻。礼。在日常生活中组要体现为尊老爱幼。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带小孩的人让座,都是尊老爱幼的体现。对老人爱戴,对幼小疼爱,便有一颗仁爱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自己所能及。
TOP
386#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规范。
TOP
387#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古代中国经久不衰,这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文献对“礼”的记载很久以前就存在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礼记•曲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占主流地位,人必须要有礼仪才能称得上是文明之人。懂得礼仪,是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这足以看出孔子对礼的看重。礼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素养的重要表现。
“来而不往,非礼也。”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礼节,发展到现在,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礼品也是必不可缺少的。但任何事物都要有节制,孔子也说过“过犹不及”的道理。因此,在此劝告各位没有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一味为送礼而送礼,而是要注重精神之礼。
TOP
388#

礼:
在中国哲学大辞典中,礼:泛指中国古代的宗法登记制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礼,繁体字“禮”。《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豊,行礼之器也。”最初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殷人尊神”执礼器以事神;所执礼器按祭祀者的身份、等级而定,此种法规即谓礼制。
礼是仁的外化,仁讲亲亲为仁,爱有差等,所以礼也是具有君臣、上下、长幼之等的。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故由行为上观之,礼就是仁的外化。
礼使社会得以有秩序而行,克己才能复礼,也表明了,礼就是约束性的,与人欲有管束性的,使人区别去动物,在伦理上有教化作用。
在《论语·为政》中子曰:“道之为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更加说明了礼在伦理上的教化作用。但礼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于仪式或形式,礼是建立在仁的发端之上。
TOP
389#

回复 387楼董衍萍的帖子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TOP
390#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现代礼仪的内涵已与古代礼仪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礼仪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封建礼制是一种愚民政策;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貌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