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3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316#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要求“约之以礼”,“齐之以礼”。
自古文人学者无不强调礼的重要性。
孟子强调:“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荀子强调:“礼者,所以正身也。”“礼以成文。”《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也。”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八德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礼”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对“礼”的倡导,养成了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成就了我们“礼仪之邦”的美名。
生为国人,不可不懂礼。
TOP
317#

       就现代生活而言,在外在强制的法律与内在自觉的道德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即包含社会礼俗在内的成文与不成文的规范。这就是“礼”。古礼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美学的价值。儒家除了礼教还有乐教、诗教,这些都可以促使人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克服人性负面的东西,对于稳定社会,调治人心,提高生活品质都有积极意义。古今社会规范的差异不可以道里计,但提高国民的文明程度,协调群体、社区的关系,促成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不能没有新时代的礼仪文化制度、规矩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指导。我国历来是礼仪之邦,今天我们仍然面临提高国民文明程度的任务。在这一方面,礼学有深厚的资源。
   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TOP
318#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在古代见人时要跪叩或者是拱手作揖,现代人见人时会亲切的问候说一句“您好”礼节虽然变的简洁,但是仍然体现一个人的素质,现在大家所说的“礼仪之邦”让人越来越觉得是有名无实,国人的素质正在下降,“扶不扶”已经成了一个让人纠结的举动,随地吐痰,不冲厕所等现象还在继续,一个人的礼节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子曰:人无礼,无以立。礼仪是一个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一个人有礼仪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为别人的榜样。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有礼仪,就反映了你是否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生活中,学习中,礼节会让你收获意外的东西
TOP
319#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
TOP
320#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不再是凌乱了没有规章制度的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而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必然少不了礼的存在。从小我们就教育孩子们“讲文明,有礼貌”子曰:“士可忍,孰不可忍?”孔子为什么如此生气?因为他们没有遵守礼乐规章制度。当然,现在的“礼”与春秋战国时的“礼”早已不同,但需要人们去遵守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留下,把封建腐朽的老思想去除,每一个人都去遵守,还担心什么呢?
TOP
321#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为若自居“仁”德而不知适中行中,而是骄横肆意,则会出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的现象。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知礼,无以立”(《尧问》)。因为礼是行为规范的节文,是一种取中用中的尺度。所以孔门高足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因此,用“礼”行“礼”以“和”为贵,方可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所谓“礼”的形式,只不过是“仁”之内容的外在表现而已。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可见,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唯其如此,它才不同于后来墨子所说的人人平等的“兼爱”,而是一种爱有差等的“仁爱”。譬如父爱子,子爱父,但前者为“慈”,后者为“孝”,二者爱而有差,不能将“父慈子孝”颠倒为“父孝子慈”;兄爱弟,弟爱兄,但前者为“友”,后者为“恭”,二者爱而有差,不能将“兄友弟恭”颠倒为“兄恭弟友”。明白了爱有差等的“仁”,也就懂得了礼有別异的“礼”。正像孔子的后学荀子所说的那样:“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富国篇》﹚儿子之所以要向父亲磕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父亲则无须向儿子磕头,只要拍拍儿子的肩膀就足以表达自己的“慈爱”了。弟弟之所以要向哥哥鞠躬,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恭敬”;哥哥则无须向弟弟鞠躬,只需要点点头就足以表达自己的“友爱”了。总之,我们之所以要向不同的人施不同的礼,是因为我们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在孔子看来,就像儿子不给父亲磕头、弟弟不向哥哥鞠躬一样,“八佾于舞庭”之所以会成为“是可忍而孰不可忍”(《论语•八佾》)的事情,就在于身为大夫的季孙氏,已经不再把天子放在眼里了。因此,孔子“克己复礼”的努力,不仅要捍卫家庭的伦理,而且要重建社会的秩序,即从“亲亲”到“尊尊”,从“迩之事父”到“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孔子对“礼”十分推崇,一生都以诗书礼乐教弟子,他指出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所谓“仁”释“礼”,就是要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的支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这里,孔子不是简单地强调“复礼”,而是强调以礼约束节制自己,使自己不走极端,从而保证社会和气和平和谐,使“天下归仁”。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孔子眼里,礼乐行为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同时,也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意义价值,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孔子还指出治人之“礼”要深入人心,必须同“乐”结合,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礼乐相结合的“礼乐制度”。孔子思想认为,礼是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能调和性情、移风易俗。而关于“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有“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通过以“乐”助“礼”,以“礼”节“乐”,用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可以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
TOP
322#

礼的概念,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可见,早在春秋初年,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礼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了。儒家从孔子开始,就主张把实施礼乐制度作为治国的基本手段。在孔子看来,礼首先是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不能越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同时,礼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这是对处理家庭关系的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是处理君臣关系的准则。孔子之所以重视礼乐的作用,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有关。孔子想通过重建礼乐制度,来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
“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礼记•乐记》)“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彰德,礼报情,反始也。”礼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礼,其主要目的在于报,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报答祖先;乐,其主要目的在于施,作乐的时候,人们用心倾听,而无反报之意。对于礼的作用,张载进一步解释道:“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 礼,是用来养成人性的,人性的养成,也就是反其本性的过程。
为什么礼能够起到成性的作用?“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经学理窟•礼乐》) 因为礼乃是天地之德。
TOP
323#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75处记载孔子论礼。(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中所统计)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TOP
324#

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礼”的本质是尊重、尊敬,这种敬意通过一定方式能让你感受到。我在这样对待你的同时,也希望你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来而不往非礼也”。这说明,“礼”是精神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礼尚往来”真正的意义。
TOP
32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的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我们时常会为一些不讲礼节的同胞的言行而感到羞愧。尤其当我们走出国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我们国家、民族的素质和修养。在今天,我们的“礼”不再为封建统治服务,然而它强调的仁爱,和谐有序等原则仍然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从小的方面说,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没有人愿意和傲慢无礼的人打交道,谦谦君子风度才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再说在工作中,无论对自己的上级还是下属都要用平和的姿态,不能居高临下让人心生畏惧,更不要阿谀谄媚,令人心生厌恶。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礼“的尺度。在公共场合,每个人的行为都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尤其是现在网络通讯的发达,社会舆论更加活跃,再加上道德规范的细化,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对”礼“的追求。我认为,一个讲”礼“的人对他人是尊重的,也是值得他人尊重的,一个国家也不例外。希望有一天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再有剑拔弩张,怒目相对,希望我们人人平和谦逊,以礼相待。
TOP
326#

      礼,曾为封建王朝服务多年,像一座美丽的黄金囚牢,牢牢的把人们罩在里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框架着中国的进步。近来很火的《大秧歌》便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它戕害着人们的良知,压迫着向往自由的生命。故事以海阳民俗“大秧歌”为切入点,讲述虎头湾的吴、赵两姓大家族的纷争不断,期间以族长为代表的封建遗老制定的“不许吴赵两家通婚,违令浸海沉死”以及祭海日下海者当作活祭品。都是所谓的礼制约着当地人们的自由和幸福。
      然而,对于礼,其中的精华我们不能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它与道德密不可分。这样的的礼,我们称为礼貌,礼仪。是需要我们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好的文明礼仪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友善。
譬如,我们提倡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我们欣赏举止端庄,温文儒雅。礼与当今社会密不可分,在一定程度上,它是道德规范,是责任担当。犹记得最美教师为保护学生的扑身相救,是教师的责任让她义无反顾。忘不了最美司机深受重伤仍坚持停好车,保证了旅客的安全。生如夏花灿烂,死若秋叶静美。他用生命诠释了责任,诠释了礼的价值。
       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礼更好的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吧!
TOP
327#

不能将传统礼教全盘否定,可以将传统礼教区分为中华人文礼教与封建礼教,中华人文礼教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体现出仁爱、和谐、秩序、优美等原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而封建礼教则是存在于封建时代,体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特权、尊卑、奴性等封建特色的行为规范,是必须批判和否定的。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任何规矩,约束,法律,道德都应该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味的遵守先前的规矩违背了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的原则
TOP
328#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曾提到:中国人都自称“礼仪之邦”,几十年前遇到人时打恭,后来慢慢改变成鞠躬,再后来加上了一点军事化的形式,将手举起掌近于眉,十五度的半鞠躬,以后又改成两方面握手,现在便变成点一个头,后来又变成翘一下下巴,现在中国人见面施礼的动作不知道是哪一套了。
我们说到“礼”的涵义,不只是礼貌、礼节等,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包括了人生种种现实方面的运用。
单看“礼”的字解,它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其含义比较丰富,其跨度和差异也比较大。
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四维”、“五常”、“六艺”、“八德”等都有“礼”的一席之位,“礼”是中国人根本特征之一,对“礼”的倡导养成了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
TOP
329#

中华民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礼仪之邦,但是现实生活人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人们所作所为已经远离了人们眼中的礼仪之邦,粗言碎语,可以说可能是经常萦绕耳旁。
礼仪不仅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孔子讲“不学礼,无以立”,讲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礼仪,没有以礼待人的想法,那么他就很难立足。
TOP
330#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我们说的封建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