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536373839404142»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571#

在礼的原则这部分,作者根据典籍中的句子将其细分为五点:真诚,简易,适度,克己,和谐。我有一些不同的观点,礼的原则,诚一字足矣。孔子所说宁简勿奢,克己,中,和,不过都是出于诚本身的要求。诚为本,他者遵从内心,自在行事即可。而诚首先发乎本心,是从心里生成的一种与外部世界自然交流的态度,唯有诚能使人心安,后谨慎思考如何把诚的内在表露出来。这是开始需要做的事,而一旦把诚内化于心,无论如何行事都能确保不会违背了礼的准则。
TOP
572#

“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礼仪要讲究适度原则,那些过分讲求礼仪而近乎虚假的行为不能称为礼仪。
著名传教士明恩溥认为,中国人的礼节不是以让对方感到舒服为目的,而是为了让对方知道自己懂得礼仪。仔细思考不难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有一些确实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作用,只是无用的谦让与附和,久而久之,人们也察觉不出有什么不妥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很多过时的礼仪逐渐被人们遗忘,其中有不少确实是不符合现代发展潮流的,但有一些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因此,人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礼仪文化中汲取精华,让人们的行为举止更加优雅、得体。
TOP
573#

与人相处,“礼”是很重要的沟通渠道。人与人的初次相遇,第一印象往往在人们心中会留下深刻的印记。一个习得良好礼节的人往往能够在初次见面的人心中,留存有好的形象。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良好的礼节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要成分。越来越便利的网络使得人的社交范围在不断的扩大,一个人每一天都能与许许多多的陌生人进行初次会面,或赠以微笑便擦肩而过,或进行深切谈话后继续保持联络。良好的礼节对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对方充分的好感,更重要的是,在使对方感到获得尊重的同时,自己以一种令各方都舒适的姿态继续展开交往,在这种和谐的状态下,无论是交涉工作事务,亦或是协商合作,都是极为有利的。“礼”在现代社会中,往往是工作能力的体现。
TOP
574#

礼的原则便是对礼的基本要求,无论其他的具体要求是如何的细致微小,真诚这一原则是绝对不可少的。礼的原则中必须要有真诚,是因为人无论做什么,唯有用心,将爱意注入行动之中,这份爱,才能通过人的行动得以传递,而另一个人,才能在你的行动之中感受到你的真心。没有了真诚的礼,往往难以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这份礼,没有为他人着想,并不是为了让他人感到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礼是无法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真心的。自然就不能让他人感到愉悦,而自身也终将难以收到他人回报的尊重与关爱。
TOP
575#

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这就是我们待人的准则。但这不是说对待优思的人,就要做出一副忧伤的样子,这样反而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你应当成为一个倾听者,使他发泄出来。
TOP
576#

“礼”是“仁”体现,它源于‘“仁”的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五个原则中找到其共性的内在本质。作为第一原则的真诚直接阐述了礼是需要内发与外在的统一,由心而诚;那么既然以仁心为重,必然就勿需太过形式主义,繁杂于形而简之以心,其意义何在,以至于明清就太重形式,化成了“吃人的礼教”,显然非孔子之本义,并且已违背了这一原则;而接下来的克己则是行为要求准则,配置于适度的实施力度和规范就自然达到了礼的根本目的,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治理之最高原则。故在这一逻辑原则之中,其本与根还是源自个人的“仁心”。
TOP
577#

《礼记》上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是礼仪作为一种外在行为的准则被规训这样的方式应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从而一个孩子慢慢变成一个人。而缺少了这样的过程,大概我们只能说他禽兽不如。  
《礼记•经解》中也讲道:“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所患。”礼就像防止洪水的堤坝,如果把堤坝推掉了,就会有水患。假如认为旧礼没有用了,是腐朽的,不要去学了,而去之者,必有乱坏。
TOP
578#

宽容是礼的原则之一,宽容的原则即与人为善的原则。在社交场合,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大英百科全书》对“宽容”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宽容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宽容是人类一种伟大思想,在人际交往中,宽容的思想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甚至咄咄逼人。总而言之,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TOP
57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是礼仪之邦,礼之丰富,举世罕见。古人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极言它的繁复。经礼就是重要的礼,人们常说“大经大法”,这里的经和法,就是指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曲,是弯曲,一个东西把它弄弯曲了,它就变小了,所以把细小的礼节称为曲礼。礼的内容那么丰富,它的条目如此繁多,对于并不从事礼学研究的人来说,要记住它们,岂不是太过困难?又怎么去践行呢?
其实,礼的形式虽然繁复,但它是有体系、有纲领的,只要会提纲挈领,就不难把握。比方说,一张渔网,上面有上万个“目”,就是网眼,数目不可谓不多,可是它们都系联在“纲”上,就是收网用的大绳子,只要把纲举起来,万目就自然张开了;一件裘衣,上面有数十万根狐毛,看似错综复杂,但只要提起衣领,它们就自然地理顺了。那么,礼的纲领是什么呢?是德。所有的礼,都是围绕着德展开的,都是为了弘扬和表彰德而设计的。违背了德的任何仪式,都不能称为礼。因此,抓住了德,就抓住了礼的根本。
德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确实存在的。为了要把它显现出来,就需要有具体的德目,比如忠孝、仁爱、诚信等等。而这些德目也是抽象的,还需要进一步显现,于是就需要诸多的礼仪,而礼仪却是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礼仪的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它才是有道德内涵的。贯穿于各种礼仪的原则很多,前人并没有进行集中的归纳。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为了方便读者和听众,我本着简明、便于记忆的愿望,把礼仪的原则归纳为敬、净、静、雅四个字,不一定准确,但在目前尚没学者来归纳的情况下,不妨先来试一下。
敬 所有的礼仪,都包含“敬”的原则,以致可以说,没有敬就没有礼。许多前贤甚至用它来概括礼的精神。比如《孝经》用一言以蔽之的口气说道:“礼者,敬而已矣。”《礼记》开卷的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这是从反面来要求。东汉著名学者解释“毋不敬”时说:“礼主敬。”我们古代所有的礼,都是试图培养你内心的“敬”,对父母、对兄弟、对配偶、对长上、对,都不能有不敬之心。
静 一个修养很好的人,身上必有“静气”,神定气闲,沉静从容。大学开卷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的意思大家都很明白,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是止于至善。《大学》紧接着又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知道止于至善的人,志就有定向,心就会宁静,随处而安,思虑精详,就能得其所止。立大志者,懂得“宁静而致远”的道理。俗话说:“宽阔的大海平静,浅窄的小溪喧嚣。”所以说,静是君子的气象之一。
净 越是文明的民族,对居址、食品、衣服等等的卫生程度要求越高。中国人自古就讲究卫生,甲骨文中的“若”字,是一个人洗完头之后在梳理头发的样子。头发梳理整齐后,还要挽成发髻,插上用骨或者玉做的笄,把它固定住,发髻外面要用一块称为“(shǐ)”的帛包好,然后再戴上冠,非常讲究。至迟在唐代,政府工作人员有每旬沐浴一次的规定。
中国人在传统礼仪中,往往通过“净”来体现尊敬之意。例如,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旁边有一座斋宫,天子祭祀之前要在这里沐浴斋戒,以表示对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宰杀前都要处理得很洁净。祭器也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擦洗,有些食品上面有专用的布覆盖,以免沾上灰尘。祭祖也是如此,卫生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古人尊奉“事死如事生”的原则,祭祀父祖的程序,要与他们生前受到的奉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从祭祀仪式可以推知,生者的生活是非常讲究卫生的。
雅 生活文明而又有教养的人,言谈举止必然都很文雅。有人觉得西方人吃东西很文明,他们那套规矩,中国人都没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读《礼记》就可以知道,古人就餐非常文雅:吃东西不能发出声响;汤要小口喝,不要弄得满嘴都是;不要当众剔牙;吃肉骨头时,不要啃出声音来;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抄食物吃等等。此外,关于坐姿、站姿、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最后编辑邓会珍 最后编辑于 2018-07-07 14:00:31
TOP
580#

这许多规则,都是礼的基础,违反了这些规则,就是无礼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耻辱,还有可能会带来人身伤害。
但是,有些行为,虽然没有违规,却不够合礼。首先要遵守规则,然后再进一步提高,要经过学习,明白什么是礼,然后依礼而行。
TOP
58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封建社会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孔学的礼不是仅指一般的礼仪,礼仪只是遵循礼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礼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
TOP
582#

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这就是完整清晰的知道了孔学礼教和现代社会学说联系起来了。孔学的礼不是仅指一般的礼仪,礼仪只是遵循礼(社会关系)的一种表达形式而已。礼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礼,所以三代不同礼(夏商周),礼也是与时俱进的。
TOP
583#

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从小父母老师便教育我们要做懂礼貌,讲文明的人。不学礼,无以立身。不懂礼的人,是不知道如何为人处世的。
        而礼也有其原则,首先不能虚有其表,表面恭敬讲礼,但却不是出于本心,那不是真正的礼,而只是空有礼的外壳。要真诚待人,“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即使不能感同身受地分担别人的忧愁痛苦,但至少真心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不要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这又何尝不是礼的体现呢?
         孔子推崇的礼不是奢侈的礼,而是简易的礼,比起物质,他更注重内心。就好比丧葬,与其铺张浪费,不如正真地哀伤。这跟墨子主张的“节葬”有相似之处。
         “礼之用,和为贵”礼在运用中,和谐最为可贵。但不能一味地为了和谐而和谐,而不用礼来约束规范。礼要讲究适度,要恰到好处。“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是礼了。在生活中也是,遇事要谦让,但若一味地忍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原则,便不是礼让,而是愚昧了,而且所求得的和谐也只会是暂时的,终究会破灭。所以既要讲礼也又要遵守礼的原则。
TOP
584#

       礼是道的一种呈现方式。礼之践行自然要与道合。礼之践行要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为何礼有这些原则?在我看来,因为礼本于道,道之简洁凝练,因其至简才能去知,才能更广;道之稳定、有规律,是与天地相合的,故而能够体现天地之和谐、大美,所以礼之践行自然要以诚待之,用心行之,这样才能所践行的礼才不违于心、违于仁,不只是徒有其表的,是礼之本义;礼如道一样灵动活泼、可化可裁,不是一成不变、僵死的存在,而是能够变化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相应的礼。对于道内外都能合一,礼更主于外,若太过于礼,则会使人与人之间太过疏远,所以要适度,在内还需用乐辅之,此时两者相互为用,才能更好地呈现道之用,成就个人圆满的品格、成就和乐的一体之象。
TOP
585#

“天下一家”观是儒家传统“天下为公”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早在《礼记·礼运》中便提出了“天下为公”这一美好愿望,其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不独以已亲为亲,对他人之亲同样予以关怀,对他人子女同样施加慈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小家之爱推广开来,以为大家之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