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132333435363738»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511#

林放询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问得很重要!礼,与其奢侈,不如俭约;丧葬,与其铺张浪费,不如真正地哀伤。”(易:失常,过于浪费。戚:音欺,忧伤。)
和谐的与其他人相处;无论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也要知道做事的尺度,尺度是礼的重要原则。
TOP
512#

礼真的该作为一种仪式吗,我很怀疑。正如楼主所说,礼最重要的是出于真心,真诚是最重要的。就像那句话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TOP
513#

现代社会礼仪要求我们尊重他人,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同时保持自尊。遵守社会公德,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并且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TOP
51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注重节俭,注重仪式,但不提倡奢侈浪费,“神所凭依,将在德矣“,自身的德行是最好的礼物,所以不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
TOP
515#

真诚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内容。“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感同身受地理解对方,才会使对方得到体贴、温暖。但有些人由于自私,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无礼的表现,也不会收获真正的朋友。社会要温暖,人们需真诚相待!
TOP
516#

讲礼需要适度,在什么场合便行什么样的礼。不知礼者,礼过重,会使对方感到不适;知礼而刻意过礼者,是奉承,使自己过于卑微,丢失尊严,不是礼的精神。
TOP
517#

克己是坚守礼仪道路上的重要方式,因为人有懒惰等恶劣的天性,并非生而知礼。遵守礼仪有重重好处,例如使自身获得谦和的品质,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礼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我们要成为有礼的人,必须适当地克制自身,从而学会礼,保持礼。经常告诫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逐渐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TOP
518#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原则。现代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中礼的原则需要我们重视。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在礼的原则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TOP
519#

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礼的原则包括真诚,简易,适度,和谐等等。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TOP
520#

“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我认为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不要对着忧愁的人表现出快乐,不要对痛哭的人大笑,不要对失意的人夸耀自己。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先要尊重他人,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想如果忧愁痛苦的人是自己,希望对方做些什么,而不是一味取笑,幸灾乐祸。互相尊重,多些真诚!
TOP
521#

忠信,礼之本也。道家典籍皆重本轻末,必言厚而薄自生。处其实,不处其华。只知道表面的礼节,不知内心的真诚。这样自然为了表面功夫,图其名,毁其实,既然以名坏实,那就去其名还其实也。所以,“礼者,乱之首也。”礼要讲,但是不是虚礼,而是诚礼,真诚忠信,自然由内而外给人一种有礼的感觉。长幼有序,各行其道。是忠信,是真诚,是谦让,这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别的生灵,尊重祖先的态度,敬后能诚。诚则动静合节,此非礼乎?
TOP
522#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TOP
523#

一谈到礼,很多人都会认为礼就是礼貌。但礼的内涵并不仅限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礼的原则的认识来明白何为礼。礼的原则有: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真诚,《论语?八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也就是说我们在祭祀自己的祖先时,要有一颗真诚之心,敬畏之心;倘若我们只是为了祭祀而祭祀,或是不参与祭祀表达自己的诚心,还不如不祭祀。在学习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做一件事情时,要用自己的真诚之心去完成,敬重事情本身,体会做事的快乐,感悟礼的真诚之所在。简易,它是人的一种高贵品质,在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铺张浪费的情况,倘若我们有一颗节俭之心,这些现象便不会存在了。克己,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有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不懂得克己自己,到头来出现了一种适得其反的结果;我们要懂得克己自己内心的欲望,凭着自己的正直之心去挣得自己应有的,而不是争夺自己想要的。适度,中庸强调“度”的重要性,礼也如此,要把握礼的适度原则,过于讨好便不是礼,反而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和谐,做事秉承着礼的原则,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和谐,礼所产生出的和谐会让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对礼的原则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懂得礼的价值之所在,让我们懂得“人之为人”的高贵品质。
TOP
52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礼仪体现在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从俗,平等等原则中,知礼懂礼,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TOP
525#

以礼相待是对人真诚,并不是因为关系好就可以不讲道理,而要时刻注意自己行为是否妥当。
同时对方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也能指出来,并不是藏着掖着。双方一起进步,一起变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