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406#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TOP
407#

“礼”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还是为人处世所必须的个人修养。对人行礼是要表达对对方的尊重、敬仰、爱慕、友好,所以“礼”应有度,应有所规范,否则将适得其反。“礼”不足谓之无礼,过多则谓之虚伪。为人处世应把握好“礼”的尺度,巧妙的运用它。有自己的原则、方式和方法,切不可扭曲“礼”的真实内涵。

    真正的礼是发自内心的行为表现,而不是虚伪的外在行为。
TOP
408#

原以为中华十大义理中的“礼”便是克己复礼,现在知道还有真诚、简易、适度、和谐。这也与当今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对人对事真诚,生活简约低碳,凡事做的恰到好处,构建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饱含的哲理和深意在当今社会下也极为适合,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学习“礼”的原则,为构建和谐社会,圆中国梦尽一份力。

TOP
409#

礼,用来治理国家、安定生活,调理人民,有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制度的维持,这样才能维持下去。中华民族经历5000多年,从原来的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到民国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有礼的规定,我们的国家才能生生不息。

礼让国家的安定,其实礼真正起作用的是人民。正因为人们又礼规范自己的行为,用来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人民才不会犯错误,社会才能和谐。所以我们每个人要遵守行为准则,恪守自我,严于律己,社会才能更加的安定!

TOP
410#

礼的原则有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孔子一直推崇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只有克己复礼,天下才能趋于仁道。当然,礼要做到适度,“礼”过头了,会让人感到虚伪。“礼之用,和为贵”,和谐也是礼需要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只有按照礼的原则行事,才能更好的做到礼。

TOP
411#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 八佾》)礼仪并非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化于人自身,是毫无做作的,正如“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人之为人的事情。
TOP
412#

古代礼仪 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TOP
41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 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 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 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
TOP
414#

“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宋]郭雍《郭氏传家易说》卷四《下经》)这句话是说:所谓礼,就是恰到好处,过头了就成了虚伪而不再是礼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礼仪是非常讲究分寸的,所以在礼仪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适度原则。“适度”主要是指在与人交往时,必须要分清对象、场合、时间,合乎规范,特别是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人们讲究礼仪是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人际交往要因人而异,要考虑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如果施礼过度或不足,都是失礼的表现。比如见面时握手时间过长,或是见谁都主动伸手,不讲究主次、长幼、性别;告别时一次次地握手,或是不住地感谢,让人觉得厌烦。礼仪的施行只是内心情感的表露,只要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就完成了礼仪的使命。如果反复重复,生怕别人不理解、不领情,实属画蛇添足。所以,如果能够做到既彬彬有礼,又不低三下四;既热情大方,又不轻浮谄谀;既自尊又不自负;既谦虚又不拘谨;既老练又不世故,是一个人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体现。应用礼仪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认真得体。适度就是把握分寸。礼仪是一种程序规定,而程序自身就是一种“度”。礼仪无论是表示尊敬还是热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没有“度”,施礼就可能进入误区。

TOP
415#



古人云,礼仪者,敬人也。礼仪,就是表达尊重与关心的一种技巧和方法,在社交中,真诚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真诚,即以 诚意来对待别人,以真诚之心来关心别人。真诚的人总是给人一种温厚、轻松、信任的感觉,让你不由自主的想和他交往,想和他成为朋友。这就是真诚的魅力,如春风化雨一般,你总能感觉到温暖和贴心。真诚就像阳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就像春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和谐。真诚,是社会交往健康有效的保证,是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真诚不是光用嘴说的,而是一种行动。它渗透在千千万万个细心的动作中,它是亲人们为你建造的家,它是朋友们为你伸出的一双手,它是情人给你的一颗心。只有胸怀真诚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的真诚。真诚的阳光更明媚,月光更皎洁,星光更灿烂,花儿更鲜艳,大树更强壮,歌声更动听,大地更肥沃,亲情更紧密,友情更纯洁,爱情更甜蜜,世界更美妙!

TOP
416#

孔子曰:“克己复礼。”孔子强调的“礼”是西周的一种没落的制度。那么我们今天需要克己以求现在的礼吗?同样重要,现在的礼其实是一种法规也是一种对待他人的礼貌行为,要想在今天的社会立足,必须克己以复“礼”。

TOP
417#

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真诚显得尤为重要,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要有礼的原则。同时,礼也是要求克己的,是一个自身向内的东西,需要作为存在主体的人不断的去完善自己。
TOP
418#

通过学习礼的原则,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些礼仪的基本原则,这是我们做人的基础,更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
       遵时守约原则,这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人们之间的约会要事先发出邀请,不论是邀请方,还是应邀方,一旦答应对方,就应该按时履约,遵守时间,信守诺言。无论什么理由,不遵时守约都是不礼貌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在人与人际交往之中,都要以信义为本,提倡“一诺千金”。
       公平对等原则,这是在遵时守约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当中要尊重交往对象,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不允许因为交往对象彼此之间在地位、财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近等方面有所不同,就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给予不同待遇。这便是社交礼仪中平等原则的基本要求。
        和谐适度的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礼仪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恰当处理。应用礼仪时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不卑不亢,热情大方,有理、有利、有节,避免过犹不及。分寸感是礼仪实践的最高技巧,运用礼仪时,假如做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因此一定要做到和谐适度。
         宽容自律的原则,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学会为他人着想,善解人意。豁达大度、容纳意识和自控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做到能够理解他人,才能够做到宽宏大量。
         尊重习俗与风俗禁忌原则,我们国家是有56个不同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因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每个民族地区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禁忌,我们应当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违反这些风俗禁忌。正是由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才使得我们国家传承着有56个不同民族却有着同一种爱国情感的大家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9:41:30编辑过]

TOP
419#

       “礼”,细究起来,繁文缛节何其多,但现实中要讲究简便、实用、适度等,能用最少的形式,表达最大的敬意,是最好不过的。看各种礼仪培训班,多是教职场女性如何端庄、得体、贤淑,大方得体中不失矜持含蓄,话说,这能激发男性职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单位的对外宣传。当热,不论坐姿、站姿或是行资,都有严格的标准,据说是从万千审美中总结出来的;不论待人还是接物,都有一套标准的程序,让人由菜鸟新手立即变身资深职员。为了增加自己的魅力值,女职员们倒是乐此不疲。但万变不离其宗,真诚、和谐等原则始终如一。

TOP
420#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遵循着以礼相待的原则与人交往。在陈杰思的书中指出礼的原则主要有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及和谐五个方面,我认为每个人都得遵循着五个原则以礼待人,礼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优美的媒介。学礼一定要从小做起。对人见面的微笑,是国际性的语言。假如孩子从小对人就没有善意,不懂礼貌,你要叫他笑的很真诚天真,很困难。

古代的时候教书先生都是先教礼仪再教知识,但是现在的教育愈来愈轻视礼仪,一味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小孩子被各类培优缠身,大多数家里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导致现在出现了很多的“少爷病”、“公主病”,有很多小孩对长辈一点都不尊重,不重视礼仪。例如现在有很多孩子,到别人家里,可能主人到厨房去忙,小孩就四处参观。这样其实是对主人不尊敬的表现,尤其是主人的卧房更不可以乱进入,这些家长应当给孩子做出提示。否则若是他走过很多房间,主人发现有东西不见了,小孩便会成为第一嫌疑人。曾经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到同学家玩,结果同学爸爸的房间里有一笔钱不见了,隔天他的同学就指着他说是他偷的,自那以后他在全班同学心里被贴上了一个小偷的标签,百口莫辩。试想若是朋友没有在主人不在家的时候乱逛,注意礼貌,便不会发生这种不愉快的事情。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我们应当遵从真诚交友、克己适度的原则,与人和谐相处。现在很多大学生出口成脏,丝毫不注重形象礼仪;在职场中很多人尔虞我诈,严于待人宽以对己,为人复杂,这些行为都是不注重礼仪的表现。现在国家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当要尽全力为之做出一份贡献,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遵循原则注重礼仪,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促进国家更好的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