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24252627282930»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391#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礼的本质: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儒家经典著作;《礼记》。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TOP
392#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TOP
393#

<原创>人的一生要和无数人打交道,学会几分礼貌,学会几分真诚,学会几分豁达。始终相信,没有谁会拒绝礼貌。如果“真诚”和“友善”对自己都做不到,那么奢谈对他人真诚友善。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看看心中多少念头是阳光的?又有多少念头是怕光的?细细地审视自己的每个念头,你是否还有底气拍着胸膛说自己多么磊落。不要把生活里那么多的不应该都推给别人,去看看自己真实的内心。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如何高尚,如何善良,我们只能保持自己不背离真诚,不伤害他人,把人生活成一场友善,把岁月活成一场温和,把生命活成一场真诚。又人说人生十大境界:最大的敌人——怀疑;最大的失败——懒惰;最大的错误——嫉妒;最危险的境地——轻狂;最大的破产——傲慢;最大的债务——麻木;最大的财富——宽容;最大的羞辱——贪婪;最大的幸福——放过;最大的快乐——平静。我们需要抛弃那些坏品质,发扬优秀的品质。人生贵在真诚!

TOP
394#

据有关学者统计,《论语》中有74次提到礼。其实礼不仅仅是封建统治者巩固统治的工具,它的实质并非如此。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礼,社会主义社会也需要礼。也可以说,礼是必须的和万能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怎样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就有了维持社会秩序的要求。相应地出现了一些规约,这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体现。《利己·曲礼第一》中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凝,别同异,明是非也。”这里说出了礼的原则、要求和作用。

这里提出的礼的原则有基本的五个: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谐。每一个原则都有其相应的道理,是要行礼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离开这些原则的礼,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了。同时,这五点中的每一点都值得今人学习和效仿。真诚,也就是要求待人接物所表现出应有的态度,这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对忧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是对行为的具体要求。一旦背离了这些真诚,那么你的人生就不会有绚烂的光彩,甚至没有知心朋友而孤独一生。关于礼之根本,孔子说的是“简易”,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不需要搞大排场,只为纪念一位生前贪污受贿不计其数的高官。简易就是节约,从简,一切自在心中。如今的各种奢侈品牌泛滥,人们热衷于此,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奢侈心理。其实真没必要。都是用来装东西,十几万的包和几十块钱的包能有什么不同!为了奢侈,人们宰杀珍贵动物以获得丁点儿皮毛,大量砍伐采摘只为提取稀少的成分,这些行为都是与简易相违背的,是错误的!

关于“和谐”,就是使人际关系达到理想状态。先王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贵和”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从个人到家庭到国家,事事都要以“和”为准。尤其在国际关系上,我国就严格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如果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政府,都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和”的重要性,那么世界各国人民将会和睦相处,不再有纷争,不再有残杀,也不再有家破人亡的悲痛。

如果人人都能够自觉守礼,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TOP
395#

[原创]

宋代郭雍的《郭氏传家易说》中有一句道破了礼的一个原则:“礼者,中也,过则为伪不可谓之礼。”诚然,凡是都要适度,何况是礼呢?如我们所知,在古代祭祀与丧礼是很隆重的事情,尤其是皇家,显贵,每次遇到这种活动都要以铺张浪费来显示他们的哀恸与对亡灵的敬重。然而至圣孔子却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中庸之道讲的就是适度,孔子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发表了此番感言。后来他的这一思想也被纳入了礼的原则,即简易。



除此之外,真诚,克己,和谐等也被视为礼的原则。



礼,说起来好像很正式,很书面,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对朋友忠诚,对师长尊敬,对父母孝顺,懂得自我约束,这都是礼的原则的具体体现。有了礼的信仰,我们才能在公交上看到连忙起身为老人小孩让座的身影,于公园中听到父母让子女不要破坏花草树木的谆谆教诲,从超市门口观望到拎着大件小件的人排的长长的队伍。



如果每个人都怀揣一颗讲礼之心,行符合礼的原则的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TOP
396#

在孔子的学说之中,仁是核心,礼则是实践仁的准则,即礼是仁的外在表现。由于时代的变更,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制有很大的不同,但本质上依旧是协调社会关系的工具。古代礼制的一些基本理念传承了下来。在交往时,我们要真诚、诚信、适度、求同存异。
实际上,礼不应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内在精神的一种传达。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内在精神的一种交流。真诚诚信,给人一种亲和安全的感觉,可以有效促进双方的关系,求同存异则表现出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可以使不同性格、不同喜好的人和谐的相处,彼此学习,共同进步。
礼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关系的润滑剂。通过一定规则的礼仪交往,可以综合不同的人的差异,寻找一种大家普遍认可的交往行为作为平台,使得人们进行有效沟通。
TOP
397#

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礼”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真诚、简易、克己、适度和和谐者五大原则看似简单,做起来实在太难,对于礼把握的尺度实在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因此不好掌握。在现在的讲究人情和面子工程的大染缸里,礼已经不再似最初的原则那么单纯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归原则,因人而异,因情而定,凡事把握好尺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2 21:53:37编辑过]

TOP
398#

我认为礼最重要的是真诚,礼是为了表现对他人的尊重与尊敬,倘若你不真诚,你并不是真正地信服于礼,你的礼只是做给别人看罢了
TOP
399#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君子在九种情况下考虑:看的时候要看清楚,听的时候要听全面,脸色要温和,举止要恭敬,说话要忠实,做事要严肃认真,有不懂的地方要向别人请教,愤怒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产生的恶果,看到获得利益的时候要想到道义。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是“礼仪之邦”。孔子讲:不学礼,无以利。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尊老爱幼,谦逊好礼,追求和谐秩序。

TOP
400#



要想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有礼,讲礼,懂礼,知礼,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别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可以体现出“和谐社会”的理念。礼要真诚,要适度,也要简易,更要和谐。

在我们的周围,好多人都自行其事,不管别人,其实着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别人安静的看书,你却在大吵大闹,有的人甚至撞到人都没有一句道歉的话语,更有甚者还要骂人,这些都违背礼的原则。想要有个和谐的社会就要从自己做起,要以礼带人。

TOP
401#


我个人历来觉得要讲礼,懂礼,知礼,自然在生活里就要做好,我觉得在如今这个人人都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生活,戒备心理很强的交际里,我们至关重要的是要做到适度。什么是适度,举个最简单,不要成为别人生活中的麻烦,要知礼行礼的同时要知进退,方可做好适度。
TOP
402#

礼仪在生活中很重要,不同的场合讲究礼的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懂得礼的原则是必要的,否则会适得其反闹笑话。 我认为适度是比较重要的原则,礼仪要做到恰到好处,否则显得做作,让人感到厌烦。如果在重要场合,事先知道怎么去做到有礼,那么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TOP
403#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君子在九种情况下考虑:看的时候要看清楚,听的时候要听全面,脸色要温和,举止要恭敬,说话要忠实,做事要严肃认真,有不懂的地方要向别人请教,愤怒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产生的恶果,看到获得利益的时候要想到道义。

TOP
404#


“礼”初始的意思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表示对“天”的感谢和尊重。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大到国家的外交,要遵循它;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要遵循它。讲究礼仪、礼节和礼貌,既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个人素质的基本体现。

  就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把《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来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喜欢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

TOP
405#

礼的这五个原则是保证踏延续并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真诚,面对礼我们应该真诚面对,人们只有发自内心的认真对待礼它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简易,礼就是要简要明了,面向所有民众,如果太复杂只有少数人能理解那么礼就无法执行下去。克己,这一要求保证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克制自己的一切欲念,万万不可肆意妄为,否则礼就会造成社会的混乱。适度,礼的制定一定要适度,符合常规,为大多数人能够做到,如果超出常人的能力那么久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继续践行礼了。和谐,礼是调节茅盾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礼来构建和谐才是切实可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