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455565758596061»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856#

中国历史上以礼仪之邦自居。礼在中国文化中的份量很重。礼不是简单的繁文缛节,至少其精髓不在于此。在中国人眼中,从中国文化之化成天下的角度来讲,礼上合天道。仅就礼本身,它是人和人之间交往的大智慧,礼讲的是一个人面对各色人等、各色状况时,该如何打交道、如何应对。如果依礼而行,方方面面都会分寸得当;如果有什么事做得不顺畅,反思一下,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有不合礼法之失。
近些年来,中国人更多听到是有关封建礼教如何束缚人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这也是一个认识角度。礼是可以为统治者所利用的,是受历史和时代限制的,这是狭意的相对的礼。真正的礼是超越人为操纵的,是与时俱进的。因为从文化之化成天下这里来讲,道德仁义礼法是上下贯通的。礼上通天道,而天道并不能够为任何人所私用。
TOP
857#

礼的功能
   “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可以用来确定亲疏、决断嫌疑、区别同异、辨明是非。儒家礼学还强调“礼以观德”,通过礼来体现人的内在心性和道德修养。《论语·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射礼不是非要争个胜负而是是要体现礼让精神。《礼记·射义》说:“射者,所以观盛德也。”“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观射礼,不仅仅是看射中多少,还看射者的心态、仪表的规范与节奏,以及决胜之后的仪态。观察这些就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这就是“射以观德”。小到个人,礼可以分辨人的态度,看出一个人的气质,有时候还会成为与人打交道最重要的因素,因为人们都喜欢有礼仪的人。大到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不能没有“礼”,有“礼”社会的和谐规范才会更加稳固。
TOP
858#

礼的价值衍生与礼的作用,在传统儒家思想中礼的作用不外乎社会性作用和制度性作用两个方面。其社会性作用在于以长幼亲疏制定人伦规范;其制度性作用则在于以尊卑贵贱保障社会安定、政权稳固。新时代的礼自然没有用以囚禁平等自由的君君臣臣之牢笼,而礼的社会性作用却有需要被继承的价值:礼可以养德以致和谐。那么礼何以养德?有礼法定人伦方能别亲疏、序长幼,人与人之间关系逐渐清楚,仁爱的对象得以区分,仁爱才有实现的可能。再者,仁为众德之本,所以礼也是德的下层基础,具有修养德行的价值。
TOP
859#

礼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确定人伦规范和维护社会秩序这两个方面,所谓的人伦规范就是指父子、夫妇,君臣等人伦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严格符合礼的标准与要求,子要顺从父,妇要顺从夫,这个人伦等级关系不能颠倒,可是如果没有礼的作用,这个关系就有可能反过来,子杀父,臣弑君的现象就会接连发生,而一旦这些最基本的人伦关系乱套的话,那么整个社会秩序也就混乱了。由此可见儒家所提倡的礼有多么重要了,我认为,礼相比儒家哲学的其他哲学范畴如“仁”、“义”等来说,具有指导性和统摄性的作用,因为仅仅有仁义道德是不够的,不足以使人有符合道义的行为,只能靠“礼”的强制规范作用,因此,礼对于实现儒家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有着很高的价值作用。
TOP
860#

        蒙培元先生讲:“礼乐的作用就在于使人返回到自己的本性,即‘人道’之正,与天地中和之理相统一。如果不是返回到人道之正,就是‘灭天理而穷人欲’,也就失去了乐的意义。”正如《乐记》中所讲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由天作,礼由地制”、“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可见,礼乐虽然是外在规范,但却是来自天地之间,与其秩序和和谐有关。礼乐的呈现虽然是外在的,但也要本心拥有才能彰显。总的来说,礼乐应是相辅相成的,让人在秩序中呈现和谐。礼乐让人遵守天命所赋予的本性,将人内心的礼仪化为行动。
TOP
861#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发挥禁止的作用,法是在行为发生之后才施用。当然,“礼”和“法”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割裂的,也并没有先后之分,只是其产生效用的范围不同。我们常谈“以礼治国”,又绝对秉持“以法治国”的准则,其原因就在于法是礼最后的底线,引礼入法是法律制定的背后逻辑,礼法结合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路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里所谈的“礼”虽然和“法”密切相关,但是其两者之间依旧存在不可跨越界限,当“礼”不能制约社会公民的行为时候,就需要“法”的约束制裁,不可逾越“法”和“礼”的边界。
TOP
862#

在古代,礼的作用有三:
一礼是一种规范(礼法)
可以说是道德规范,也可以说是行为规范。古代就有“礼法”之说,尤其在过去,礼的起源就是祭拜天地祭祀先祖,是明君从事之道。所以历代君王,无论是否谋朝篡位,都是尊重礼法的。
《礼记.礼三本》曰: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到现在,每逢清明的祭拜世故的亲人,还是维持了下来。
二礼是一种装饰(礼数)
无论婚丧喜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都要有一些相应的礼数规定,比如结婚要讲“彩礼”,这点已经延续到如今。。比如丧葬要披麻戴孝,入土为安,这些也延续到如今。但对于尊师重道,也就是拜师之礼,待师之礼。
不是那种泛泛的看到老师敬礼鞠躬,而是从内心深处,尊重老师。所谓“天地君亲师”,如果说父母孕育了人的肉体,那么师就培育了人的心灵。这个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而且也指心灵根源的精神导师。。
三礼是一种制度
对于个人而言,是一种行为的克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约束。
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让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礼制的体现。
比如说,孔融让梨,为何让人津津乐道,传承至今?在于孔融明事理么?不完全是,从更深层意义上讲,大家都是孩子,一起吃梨,本无所谓拿大拿小的,但孔融却能够克制自己的本能,放弃了拿大的梨,而让其他人先拿,自己挑小的,本身就是一种“礼让”的品行在里面。。
用白话文来说:人的本性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较好的部分控制。
这里的“好”、“坏”必须更多地理解为同一结构(灵魂)中的相对位置,而不是简单的价值判断,所谓“坏”绝不意味着应该被清除,恰恰只有它存在着,并被“好”控制和驾驭时,善才能发生,人才成为“自己的主人”。
TOP
863#

在孔子那里,礼的价值在于正身,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我看来,这个理论在当今社会仍有借鉴作用。当人们达成共识,共同遵循一套行为规范时,出格的事便会为人所不齿,这就有利于人们自觉地规范自身言行,将自己所做所讲限制在能够被接受的范围内。这样,人们在限制自己行为的同时也将对他人出格行为进行批判,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里的“礼”我认为更多地应当解读为一种规范,不仅仅是指“礼仪”,也是指道德层面的限制。
TOP
864#

礼对人自身有重要的价值。首先,礼可以使我们不断的到达善。生活中,礼不断规范自身的行为,思想。其次,礼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好的品行。恭敬而不知礼,就会疲劳;谨慎而不知礼,就会畏惧;勇敢而不知礼,就会混乱;正直而不知礼,就会刻薄。因此,我们需要礼来使这些特点成为我们良好的品行。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最好的,这样才不会导致混乱。人们才可以和谐相处。
TOP
865#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宽容,礼让,谦虚,善良,求同存异的道德传统。礼即是规范,规范自身,规范社会,当我们人人都遵从礼时,社会就能和谐。对于自身, 礼是对自己的约束,合乎礼仪的事,我们才可以去做,不合乎礼仪的,应该要有羞耻感,通过这种对礼的服从,做到端正自身的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时候的理想观念,体现出对礼的服从,礼的价值对天下和谐都能起到作用,是我们应该去服从的。“礼”内含的思想无时不在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并且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TOP
866#

《论语•为政》中说,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和刑法来治理百姓,他们固然不会去触犯律令,不会犯罪,但缺乏廉耻感;如果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仪来规范人民,民众就有廉耻感并且心悦诚服。
   “礼”有恭敬和仁爱之意,是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荀子》中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做到“有礼”需要我们真诚、克己、适与人为善,修身养德。“礼”的规范包括尊老爱幼、容颜端庄、九思九容、生活礼仪。这些都体现了礼的价值。个人层面上,礼的价值突出表现为“礼以养德”,一如胡瑗《周易口义?说卦》说“能行礼者,其身必安,”,礼可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端正自身;社会层面上,礼的价值突出表现为“礼致和谐”,一如《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言“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
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深入理解“礼”的意义、发挥“礼”的真正作用,把握“礼”的原则,知礼懂礼、养就守礼之心。
TOP
867#

礼的作用就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其目的乃是让社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善。在现代社会礼逐渐已经让位于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口语中礼仍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我们常教导小孩子要懂礼貌、知礼数,可见礼在生活中依旧具有价值意义。不过我们在生活中不必在意礼的内在价值、含义,但在探讨中却需要把这些澄清。礼的依据是什么?我觉得荀子阐述的很到位,那就是人性中有恶的一部分,要想做到“化性起伪”那么礼就不可不有。可是这个“礼”已经与孔子的“礼”产生了不同,这个“礼”已经更具有成文法的含义。所以“礼”在国家层面主要是指法律、警察局监狱等暴力机关,我们上述所举的有关“礼”的例子更像是道德规范。所以有了“礼以养德”的说法。
TOP
86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此句摘自《论语·学而篇》,大概意思讲的是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学习的知识也不会牢固。这便充分阐明了礼在社会中存在的必要,它不仅可以影响社会的交往,在个人知识的掌握和延续发展中更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TOP
869#

礼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论语》中多处描写孔子对礼的约定,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有很多都是非常繁琐的,我想从《论语》中去学习孔子的“礼”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一味按照孔子的标准一成不变,也不能全盘对其思想进行否定,只要是符合当下实际情况的好用的又不失礼的内涵的就是对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思考。
最后编辑青岛大学辛显俊 最后编辑于 2021-01-16 21:20:14
TOP
870#

礼的价值有三:“礼以养德”、“礼以立身”、“礼致和谐”。孔子曾说过,用礼仪来规范人民,民众有廉耻感而且心悦诚服。由此可以看出,礼可以培养人的道德。一个讲礼仪的人,一定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学习礼仪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道德、端正自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