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344454647484950»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691#

人与动物的很大区别在于支配动物的是本能,支配人类的确实有思想的大脑。《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万年的进化让我们能克制自己,客服本能支配的弊端。
TOP
692#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推崇仁政,而以礼规范统治者的行为,则是仁政的保证,统治者守礼,使民有耻且格。君子守礼,移风易俗,这便是礼的社会价值。
TOP
693#

从内心真正认可礼,才会感到自然舒适。不知礼:恭敬时,内心不认可,使人劳累;谨慎时,人不坦然,会感到陌生、畏惧;勇敢时,社会无秩序,导致混乱;正直时,容易伤害别人,是刻薄的表现。
TOP
694#

      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我们一直以礼自居,向别人显示我们从来是和野蛮相对立的。所谓“礼”在古代社会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贵族的等级制度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多的是指礼貌,礼节等的代名词,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我们作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存在在社会群体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生存,更好的发展,以礼待人,以理服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我们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在处理国家关系问题上,我们要做到以礼待人,当今世界整体是和平的,可是也少不了国与国之间发生冲突碰撞,甚至不少国家在打仗,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百姓受苦,甚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没有人愿意看到分离,没有人愿意打仗,因此,不管是国家之间的相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要做到礼的要求,遵从礼的规定,实行礼的约束,成为一个礼仪之邦,有礼之人。
TOP
695#

“礼”在《论语》中的内涵廓清
1、“礼”作为个人具体的行为礼仪
《论语》中的礼很多是具体的行为礼仪规范,比如《论语•为政》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说:“父母在世,按照礼节侍奉他们;去世了,按照礼节埋葬他们,按照礼节祭祀他们。”在这里,孔子对礼的理解既内含着对周礼的维护以及对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现实的不满,同时又坚持以个体的人为本,认为只要达到了“礼”的要求,人人皆可知礼守礼。
TOP
696#

2、“礼”作为社会层面的制度与形态
《论语》中更高层次的礼,上升到了社会结构层面。此时,礼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了各种典章制度,例如“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论语·为政》)中的礼就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此外,礼还是孔子心目中希望达至的理想的社会形态。《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就高度说明了孔子礼学的根本精神——“贵和”,也为我们描绘了孔子理想中的那个和谐的大同社会。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儒家所主张的“和”并非是随意的、无原则的 “和”,而是在一定条件和原则下的融合、谐和。如《论语·子路》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即是孔子所愿景的“和”。
TOP
697#

3、“礼”作为规范社会及国家的秩序
“礼”的最高层次,其目标是希望通过“礼”来规范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还是社会的人际交往、婚丧嫁娶,都可通过礼的实行达成一种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最终达到天下大同。
为此,孔子一方面打破了“礼”的贵族性。他在对周礼进行革新的过程中,保留了部分周礼的形式和内容,同时消除了周礼的神秘色彩,更多地注入了平民性,将周礼从高高在上的庙堂拉到了普通民众的身边。另一方面,孔子尝试把礼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庶民百姓。为此,孔子简化礼的外在形式,使得礼仪由复杂变得简单,能够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和学习。孔子这种打破传统之举,有利于“礼”的知识的普及,能够通过教育的方式把“礼”延伸到乡野民间,有利于实现人人知礼、学礼、守礼、尊礼的目的。孔子希望通过礼的教化作用来减少社会等级差距,构筑统一的社会基础,以实现其“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
TOP
698#

孔子礼学思想中蕴含的儒家教化之道
在孔子对周礼进行革新和发展之前,当时的人们对礼的认识只是流于表面的仪式。但在孔子看来,礼仪只是礼的表面,并不是礼的本体,单纯追求仪式的繁琐华丽毫无意义。为此,孔子“引仁入礼”,并创造性提出了“以仁释礼”、“仁礼结合”的礼学思想体系。这一举措,使得周礼由外在仪式之礼转化为内心仁德之礼。孔子认为“仁”乃是“礼”的价值核心和存在基础,《论语·八佾》云:“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将自己思想中的“仁”和“礼”看作是一体一用、相互联系的整体。孔子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外在的礼仪内化为人内心深处的道德伦理观念,这真实地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哲学思想。
由以上可知,整个孔子礼学思想教化之道实现之内核,即由礼到仁的转变。《礼记·中庸》有云:“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而在《张载集》中天道篇第三有云:“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皆是仁的变化,由内心之仁德来体查身体外形之变化,则如“天体物不遗”,无不在也,即可周遍而无不知矣。中国哲学之所谓至美也是包含在“成事之美”中关乎身形威仪的外显和内心天德的达至。孔子将礼转仁,实现了礼的内圣化,从而真正赋予了礼以教化人心的功用。
TOP
699#

礼的本义和功能是对人之放任的约束,从而构成整个社会上下的级差秩序和左右的彬彬有礼。礼不是法律,也不等于道德;礼有法的功能,有道德的含义,但礼作为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模式,是以习俗和仪式来实现社会的秩序与和谐。礼所要求的不是法律的秩序,亦非一般的秩序,而是自我约束的秩序,这种自我的约束是通过习俗、礼节、仪式养成的。即使已经明白了礼之教化之道,我们也不可能一时达至它,礼必然是一种时间中的教化,非一日可成。礼本身作为一种达至善的手段,首先需要以仁为其精神内核,然后在我们每个个体的实践和整个社会的熏习中,假以时日,最终才能被我们把握和达至,从而传承。知礼学礼,最终以礼之外在威仪呈显在身体仪表之上,以礼之内在仁德化圣于心灵精神之中,才算是真正的体贴了儒家的教化之道。
TOP
700#

孔子坚持的一直是克己复礼。礼不只是道德标准更是社会法度,是为人为事的准则。法的出现也是源于礼,从自发到强制,礼法便构成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的规范制度。即便封建礼法自五四以来尽受人诟病,但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却是毋庸置疑的。
TOP
701#

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礼”是儒家思想推崇的“礼”,它是一种社会基本伦理观念、组织结构和行为准则,是各种含义的一个综合体,它不仅是礼仪,也包括礼乐、礼俗、礼制、礼教等多方面内容。 “礼”不是无端形成的,它源于自然,是中国人朴素价值观的体现。一般认为,是古人出于统领民众、规范社会、繁荣国家等方面的考虑,把一些原始祭祀活动仪式化,并赋予其一定意义。
TOP
702#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的不要看,不符合礼的不要听,不符合礼的不要说,不符合礼的不要动。孔夫子从各个方面给我们以礼的正确导向。礼始于周朝,延续至今,对我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华夏民族也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认为春秋时代的礼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应该恪守礼的要求,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他极力倡导恢复周朝礼制,社会才会长幼有序、贫贱有分,社会才会安定。这样的礼拿到今天,在某些层面仍然适用。人与人交往应该以礼相待,应像孔夫子一样温良恭俭让,用礼约束引导自己的行为。这样,礼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社会安定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TOP
703#

我曾经想过究竟怎样才能使这个世界真正和平和谐,远离战争危险?我想我得到最贴切的答案就是通过礼。假若人人能够做到以礼待人,我想这也不难实现。
TOP
704#

我觉得我们平时应该克制自己,不管是脾气还是欲望。这在大家面前就表现为礼了吧?就自身来看,礼还是很重要的。我常听说古时候许多大家都努力”修身“,儒家更有修齐治平的观点。自身修养足够了才能使自己的素质乃至境界有所提升吧。而礼难道不是修身的重要途径吗?
TOP
705#

礼是人类独特的文明,里是用来安定国家,治理社会,调理人民的,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的。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礼的道德规范。否则,人类会退化到野蛮社会,导致人类历史文明的倒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