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46#

   【 “礼”: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会交往之道。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义之邦”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礼”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谓“礼貌”;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制,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em29]
TOP
47#

我觉得礼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体现,我国古代也出现过以礼治国的时候,可见,礼从古至今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都很重要,而且礼在现在也仍然影响着我们,我们的一言一行很多都还遵循着古代的礼,所以我认为,礼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地位很重。
TOP
48#

送礼是礼的表现之一,有时是亲人朋友间单纯的礼尚往来,但是有时也被看做是“行贿“的代名词,是一种出于强烈功力目的的礼,不光彩但合理地普遍存在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6 22:48:29编辑过]

TOP
49#

 礼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礼以养德、礼以立身、礼致和谐。君与民、君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仪来规范人民,人民才会心悦诚服,国家才不会动乱,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必须依靠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礼能治理国家,安定社会,调理人民,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尊老爱幼,容颜端正,九思九容,生活礼仪都是礼的规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个老人和儿童,生活中尊重老人和关心儿童这些都是尊老爱幼的表现。礼仪始于体态端庄,脸色和悦言谈顺畅,容貌必须庄重,不要喜怒无常,生活中的礼仪最重要,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规范,做一个有“礼”的人能更好的处理好一件事或做好某件事,例如,如果你是一个有“礼”的人,在应聘中,你将会在众多人群,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礼”能弘扬传统文化、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TOP
50#

礼的价值:

礼以养德 :

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 礼以立身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而不知礼,就会刻薄。(葸:畏惧的样子。绞:刻薄。)

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荀子?礼论》)

故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七)

能行礼者,其身必安。([]胡瑗《周易口义?说卦》)

礼致和谐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史记?太史公自序》)

礼者,法之大分,去争夺之道也。([]朱震《汉上易传》卷三《上经》)

TOP
51#

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社会主义的文明礼仪。广大礼仪之邦,享誉文明古国!

TOP
52#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
TOP
53#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看起来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普通的细小的事情,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全体公民身上,它将会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能够弘扬正气,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注重礼仪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和生活秩序,推动社会进步,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TOP
54#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会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 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TOP
55#

“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TOP
56#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这从某些方面体现了我们古人对礼的重视。用礼来治理国家,约束人民,是一种大的智慧,是从根本上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策略。而今天我们的民族正在不断的壮大,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我们的礼发扬光大,最终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TOP
57#


相互施礼!

与和谐社会理念是同步!

一切言论都有理!

但重点还要看做得有理无理。

TOP
58#

“礼”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的人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荀子.修身》中提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意思是说:“不遵守礼就无法生活,事情不按礼仪就办不成,一个国家没有礼仪制度就不得安宁。”可见,礼于国家、于社会、于个人是何等重要。试想,一个国家没有礼的规范制约,人人都特立独行,不守次序,社会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礼,在现代社会中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尊老爱幼之中。大浪淘沙,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才济济,高学历的人数数以万计,拿着大专文凭的我们何以取胜?关键在于礼。现今,学历与能力不再是用人单位评定人才的唯一与首要标准,德与里上升为首要前提。礼,是取胜的关键,是成功晋升的入场券。“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便是礼的集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待人接物,注重细节,注重礼节,将会使人对你印象深刻。礼。在日常生活中组要体现为尊老爱幼。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带小孩的人让座,都是尊老爱幼的体现。对老人爱戴,对幼小疼爱,便有一颗仁爱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要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自己所能及。

礼,是一个人道德修养是否高尚的体现,一个懂礼的人,会从内在透露出他(她)儒雅、庄重、温和、优雅的气质。懂礼的人往往是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他们总是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期待。心中有爱的人才会从内心真正的快乐。

TOP
59#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那么在现代礼也是逢场重要的,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秩序有规则。

TOP
6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用外之物以饰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古代礼仪主要表现在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如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礼的范围的到了扩大,现代社会中的礼依然包括以上几个,但主要表现在待人接物,尊老爱幼之中。

     通过学习礼还让我们明白了礼不仅可以用在生活中,礼对于没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礼可以让我们修养品德,可以让我们在社会有立身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让社会和谐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