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16#

礼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有礼貌的人可以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可以处理好各种关系。
TOP
17#

礼的价值

即使有这样的“圣人”,如周公、孔子,他们最多也不过是做了一些归纳、综合、整理的工作而已。从近现代学者的观点看,一些人在思考礼的起源时就已先验地假设礼必然是先出现于生活的某种领域或某个侧面,例如宗教、饮食等。这种假设可能是受古人从不同视角论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昏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可以看出,古人论礼,多临事取义,各根据礼的某一方面立说。这种执一端而定礼之起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极易导致类似于“盲人摸象”的错误。讨论礼的起源,尤其是时隔千万年以后,预先假定它最先发生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或饮食的分配过程中,这种假定本身就是欠妥的。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这种综合通常是在人们熟视无睹的情形下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隔上两三代人,大家就都不记得它的来历了,过千万年后,人们再试图确定它最初发生在哪个生活领域将会非常困难。就上述近现代学者的观点看,诸种礼之起源说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有其不足;各种观点看似不同、甚至对立,实则是可以相容、可以互补的。例如,“祭祀说”客观地反映了祭祀活动在上古社会的重要地位,也符合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①和“礼有五经,莫重于祭”②的社会现实,但该说将“礼”字的起源作为“礼”的起源,且用祭祀涵盖包括冠、婚、丧、祭、乡、射、燕、聘等众多古礼的起源显然有失偏颇,因为《仪礼》所记载的十七礼大都有其久远的发生、发展的历史。据杨宽先生研究,冠礼是由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变化而来,乡饮酒礼则源于氏族聚落会食的礼仪。“饮食说”、“交往说”与“祭祀说”的不足有类似之处。
TOP
18#

“礼”最早是作为一套文明的规则出现的,相对于野蛮,它是人类进步的伟大标志,后来,它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系。随着礼制存在基础的消亡,很多礼的具体仪则和它的一部分功能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除了可以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增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礼的观念规范,其余不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当代社会自能将其排除。

如果将能否进入当代生活的礼的观念规范从功能上进行区分,那么将被排斥的是“序尊卑之制”的一面,可被当代生活接受的则是“崇敬让之节”的一面。而基础,则不再是“序尊卑之制”了。

TOP
19#

“能行礼者,其身必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能够让人的内心安适;礼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和人的和谐;人与人和谐了自然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TOP
20#

首先,礼是一种文明的标志,我们是社会中的人具有人的社会属性,自然而然礼也是我们道德文明的规范。在中华义理经典中还强调了——礼仪之邦。另外,考究礼的起源是从原始的宗教活动和人们的民间习俗发展起来的。

然而,在现在生活中,礼在刚才说得起源的两方面的继承上,在很大程度上受阻了。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宗教活动难免有迷信的成分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它所具有的一些积极影响,就是教人向善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等的。我们是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文化(还有各自的礼仪文化),因为受到民族政策的影响使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同时,也有一些自己民族里纯元素的丧失。还有就是,我们现在是开放的时代,难免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使自己的文化或多或少的丧失了些。这些都是很现实的,我们要引起注意为是。

而我们把礼延伸来讲就是:我们内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外在的行为模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和践行的,我们俗话说:礼多不为怪,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的社交视需要礼的,当然,我们的和谐社会构建更是需要礼的了。如果我们人人有礼,把住自己内心的道德伦理规范,,就会使我们的国民文明程度提高,也能实现“四海之内含敬同爱矣”。

礼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就拿最明显的来说:对礼的践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沟通的艺术性。

对于如何做到礼,楼主在《礼的规范》中谈得很好,在此就不言了。

TOP
21#

  古时,以礼治国,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经几千年,到了今天礼仪变得尤为重要。社交离不开礼,礼仪在社交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礼,礼仪在提升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效果。

TOP
22#

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这是古人对礼的认识。如今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习礼,来端正自身,感受生命。

TOP
23#

既然出自真心的礼品才是最好的礼品,因此礼品的价值不能以其价格来衡量,关键看给礼品赋予的意义。“千里送鹅毛,礼轻义重”,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礼品最精确理解。现代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所系上的红头绳,价格虽不值一提,但它蕴涵的股股之情却感人泪下,价值非凡。

  钻石固然华贵,红头绳未必逊色。因此,好的礼品不在于本身的豪华和昂贵,关键是它包含了赠送者的深情,它们最能打动对方的心灵。

TOP
24#

儒家认为,人人要遵守符合其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从而到达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虽然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到了很明显的等级制度,但是,现在的社会不同样也有!即使有人不认可,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不平等是事实啊!中国的官僚制度都存在这么久了,在我们的心中的等级观念早就有了,有的人只是不讲出来罢了。事实是,等级观念的基因已经遗传了一代又一代了。世事变迁,改革的春分虽然刮来,可是外国的等级观念同样也存在!我们的思想的解放不应该过多的放在这方面上,我们应该关心的是我们在等级观念中,很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权力行使好,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好就行了。这样“礼达而分定”了,我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我们的社会也就有序管理,我们的国家也就会更好的发展了。

TOP
25#

礼者,所以正身也。

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给我们讲了,知书达礼,不管是父母和我们之间,还是朋友和我们之间,懂得相互礼待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说这些人和我们太熟悉而“非礼”于他们。

TOP
26#

   礼貌待人就是对别人的尊敬,这样别人才会尊敬你。


   人与人交往需要礼貌,礼貌在调和人际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礼貌的风尚远远流长,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开始,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现在的我们同样需要待人以礼。可能因为我的做的还不够,所以08年奥运会还要大力的宣传“讲文明,树新风”,我想如果我们做的已经很好就没必要宣传了,这说明我们做的还不够,我们应该再接再厉。


  看完此贴的请记住一句话:“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2 12:46:11编辑过]

TOP
27#

礼仪的价值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毫无疑问,在不同行业都可能获得成功。当然,职业和职位分布的差异,对职场人士的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获得职业发展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其核心优势以及建立在这一优势基础上的核心职场竞争力。   商务礼仪对于职场人士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如果你没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巧,它就很可能成为影响你发展和成功的能力短板。


树立形象:你永远无法获得第二个机会,以赢得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职场人士需要职业形象,商务交流需要商务形象。很多情况下,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和地位的高低。形象的塑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直接体现:仪态仪表、穿着服饰、言谈举止以及上述方面的综合。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对商务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增强素质:素质体现于细节。许多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把大事做好,而往往是忽略了细节。细节体现于你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于你与他人交往的过程。细节体现在你的服饰打扮、对别人的介绍和称呼;细节体现在你拜访客户、接待朋友的言谈举止;细节体现在你组织会议、举行宴会的座次、菜单安排等等。当一个人把所有这些细节都掌握和注意到时,他又怎会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



    改善沟通:沟通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人际沟通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基本的礼仪规范。比如,握手、介绍的先后顺序有和意义?如何妥当的称呼别人?怎样和客户交谈才比较得体?社交场合又如何把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有这些,都可以从商务礼仪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促进发展:现实生活中,那些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他人尊重、热情而又彬彬有礼的人士总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有人工作能力很强,但缺乏基本的面试礼仪,最终与好工作失之交臂;有人好不容易请来重要客户吃饭,却在餐桌上搞的不欢而散,徒劳无功;有的企业根本不在乎员工的礼仪规范,毫无企业形象而言,又怎能在激烈竞争的商业时代胜出。



    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时间和精力掌握所有的商务礼仪知识。但在这个时代,学习些必要的商务礼仪知识,不让礼仪和人际沟通能力成为限制个人发展的能力短板,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TOP
28#

有礼走遍天下

有理走遍天下,有礼也走遍天下。我们所说的这个“礼”应包括两层意思,一礼貌,二礼物。而礼貌又常常表现在说话交谈上,说一个人不礼貌,大多是指这个人说话不礼貌。古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说的就是一句好话会让人冬天感到暖和,一句狠话会让人六月炎夏感到寒冷。职场上很多人际冲突都起源于恶言相向,无理蛮横。
  曾经见过这样的场景,办公室的王女士不拘小节,从外面办事回来抓起毕女士桌上的水杯就喝水,毕女士很生气,当着王女士的面把这个杯子丢进垃圾桶,结果两人当场骂将起来,半年冷战不讲话。这件事很难判定孰是孰非,都是无礼惹的祸。但这期我们偏偏要细说的“有礼”是礼物的礼。“送礼”话题极为敏感,但老百姓开门过日子,谁家没个人情往份呢?遥想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说自己“出疆必载质”,这个“质”据专家考证是礼物,就是出门必带礼物。当年阿富汗战争期间,各国纷纷关闭驻阿使馆,中国使馆闭馆时雇了两位阿富汗人看门,战争结束后,使馆重新开张,见两位阿富汗看门人忠于职守,使馆未有损失,专门邀请看门人到中国来玩了一趟,这也是礼物,国家尚且有人情往来,可见“礼”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TOP
29#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礼可以用来正身,它是一个人素质涵养的体现,在生活中发挥着极其大的作用。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这里相当于“无规矩不成方圆”充当着规则的作用。我们自诩历史悠久,号称礼仪之邦,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暴露出许多问题。我们甚至没有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做得好,从一些电视里看到日本国民是非常讲礼貌的,注重老幼尊卑,家庭和睦。其实在生活中有一些矛盾往往是由不礼貌的行为造成的,一声对不起,并不会丢你的面子,相反更加显示出你的绅士风度和女子德操。当务之急,我们更多的是要转变观念,加强礼的普及教育,如果每个人都是如雅士一般,那么这和谐的社会就离我们不远了。。。。。。
TOP
30#

古语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尊敬他人是获得他人好感并进而友好相处的重要条件。反之,自高自大,忽略他人的存在,那就很难得到他人的配合,而且是一种不懂礼貌的表现。比如与人初次相见,对方递卜名片,你连看都不看一眼装人次兜或随便一放,对方肯定内心不悦。如果此人是想为你效力而来,这时肯定会想,这种人值得自己付出吗?如果你用双手将名片接过,用不少于30秒钟的时间从头到后地看一遍,并客气地向对方道一声“谢谢”.对方内心肯定会有一种被人重视的优越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话题的深入与事情的进展打下—个好的基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