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31#

[原创]

礼是发于人性之自然,合于人生之需的行为规范。为什麼这麼说呢?有无礼节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人性使然),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 

礼节这件事,在人群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古话说:“个体, 有礼节, 守礼则文明,隆礼则相安而致治;群体,无礼节,无礼则暴乱, 悖礼则相争而致乱。
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否则在社会上,免不了到处碰壁吃亏,届时悔之晚矣。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人希望在无礼的行为背后引发的是七言八语,讪笑讥诮:「某人岂有此理、未曾受过教育、没有常识、粗卑不堪、不近人情、没见过场面、真讨厌、极可笑、远著他、少来往……」这一连串的名词,对你的前途,一切的一切,会产生何种影响?
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
若我们能多点「克己复礼」的功夫,由自己本分做起,家庭做起,深信社会会更加安和、有礼的。而对我们大学生,可以且能做的很多,比如:在家帮父母做做家务,懂得和弟弟妹妹谦让,不睡懒觉,衣被自己动手整理,亲戚朋友来热情招呼,吃饭不翘二郎腿,夹菜时不挑来拣去等等小事都可以培养我们懂礼貌的好习惯。而在学校,当然遇到老师主动问好是最基本的礼貌,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相处,学会宽以待人,在室友休息时不大声说话影响他人,值日不偷懒,不做有损班级或宿舍荣誉的事,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但我感觉现在的大学生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真的,作为大学生,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将来走向社会一定会吃亏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0 20:08:14编辑过]

TOP
32#

“礼之用,和为贵。”这是礼的哲学,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谐。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礼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TOP
33#

我认为礼在一开始就被用来定位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也是道德规范的一种,它人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规定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是现在法律不能替代的,礼在人们的人生价值形成、人性、人情、人格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礼也在人们对社会理想、社会治理、政治理念等所发生的影响作用,这都是法律不能做到的补足,礼在现在社会的最用不可缺少的
TOP
34#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礼既是一套维持正常社会伦理秩序的制度,又是一个具备温文而雅气质的人所持有的行为规范。

这就是礼存在的价值。

TOP
35#

进退有礼,以礼来规范我么的行为将使我们更优雅更具气质[em37][em37][em37]
TOP
36#

人无礼,无以立。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成就了“礼仪之邦”的美名,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懂礼仪,才能知廉耻,人们才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社会才能井然有序,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同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仅要有才能,同时也要有高尚人格,知晓礼仪,才能获得成功,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秉承前人传统,学习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不断陶冶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魅力!

TOP
37#

礼作为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华夏文明的标志。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华夏”一词的涵义时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著名史学ersonName ProductID="家柳诒徵" w:st="on">家柳诒徵ersonName>先生也曾说:“中国者,礼仪之邦也。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说明我们不是野蛮的,是带着一种人类特有的气质“礼”存在于世间。


“礼”为我们相互间的尊重的行为和意识给予了一个概括。在一个有礼的国度里,我们会生活的更快乐。当我们被无意冒犯时,一句“对不起”可以让我们心中的火焰被浇灭;当我们给予的帮助得到“谢谢”的回复时,我们的心里会是温暖的。不是这些简短的词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但这些礼貌性的用语体现了一个人的礼貌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公民的文明素质。所以,我们既然有幸生在了这个文明的国度里,那就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多学些礼,文明待人,文明做事,让自己周围的世界更和谐融洽些!


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一向被视为儒学的核心。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都对礼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到孟子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再到荀子的“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儒家对礼的执着追求,感受到礼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重要功能,亦可领略到“礼之用,和为贵”所揭示的治国理政、协和万邦的重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8 12:57:27编辑过]

TOP
38#

自孔孟起,“礼”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礼与仁互为表里,仁心爱人是礼的内在精神,恭敬辞让是仁的外在表现。好礼、有礼、注重礼仪是中国这个“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是为人处事之道,也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TOP
39#

在我国各地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案时,而家长们仍在漠视一种自古已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成人礼。不少人们只以中学毕业为一种标准,来标明孩子已经长大,可以就业可以订婚娶嫁,允许其以烟酒进行社交活动等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倡行必要的礼仪,提倡各地组织年满18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我国各地的中学已经开始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中学生成人仪式的教育活动。然而我国的许多家庭,却早已忘记了发挥一个小社会的教育功能——家教中的成人仪式。
  我们教育青年为人民服务要从我做起,爱国也要从爱家开始。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成人礼,也叫成丁礼,指男女孩童到了一定的年龄,便需要进行的一种必要的教育形式。我国古代时有男子二十岁时的加冠取字,女子大约十六岁时加笄(ji)”的成人仪式。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如傣族、瑶族、彝族等等都保留有此习俗,在汉族地区已经不多见了。
  现在的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如何搞好学习,很少发挥家庭的社会教育功能,很少注意孩子的社群意识、社会责任观念乃至法制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而这点要求单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世界各地民族都有成人礼仪的习俗,其社会机能是把社会活动成员之权利和义务赋与成童,即是说他()可以组建家庭,参加战斗或劳动,并且奉持全部部落或集团赖以维持的风俗和价值观念。
  搞成人仪,不必十分复杂。远古时期的成人仪式常常为简单的仪式,如一次舞蹈聚会、一次宴会、一度游行等,有时也会伴随一些附庸的礼式,只是后来才逐步复杂起来。在当今,我们不妨举办一次家宴或者一次扫墓之类的活动,由主要家长主持仪式:告知孩子本家(族)史、家(族)规、优良的传统,也包括如何交男(女)朋友,以及孩子以后应该履行的义务和权利,并且,赠予其一份有意义的纪念品。
  通过搞成人礼,能够教育孩子以成人的眼光和态度去主动参加社交,既要自食其力,又要主动关心别人;既要自觉遵守社会法律,又要学会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搞成人礼,使孩子从爱家关心家开始及至爱国爱社会主义。我们呼吁,家长们要重视搞成人礼,进一步完善家教的社会教育功能,使孩子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TOP
40#

没有理社会将无以为序,天下将大乱,人人都可为私欲为所欲为,其结果就是人类的自我毁灭。
TOP
41#

礼就是给我们的行动以指南,给我们达到理想以正确的方式,礼让我们的行动规范化,礼给我们的品质穿上外套,看起来更真更美。礼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让人们的心灵更加纯净,让我们的世界更多温暖。
TOP
42#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TOP
43#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孔子认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仁”对他有利,才能去实行“仁”。只有统治者才是“智者”,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可成为“仁人”,而“小人”无智。儒家把“智”看成是实现其最高道德原则“仁”的重要条件之一。他们要实现“达德”,而要实现“达德”必须经过“知”的五个步骤,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汉儒则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所谓智即知高于天。古时智写成知,也就是说,知者为智。知有知行,知己,知人,进而知地知天,天为大道,自然之力,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是知之大成。所以,将知置于天上,是与小知相区别。以示真正的大智者,应懂得天理运行之道,要有观天下而自处的平淡,要有行宇宙而不枉的风范。所以,知高于天,是一个境界,智的境界。

孔子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他创立的仁学。“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仁的考察和剖析,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在孔子的论述中,仁智是统一的,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由智而仁,仁智高度统一是他的为人之道和理想人格。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仁智统一学说的本质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一致,进而包括道德理想与人的知识、智慧的统一以及道德情感、信念、意志的统一。仁智统一学说奠定了儒家主体人格修养论的基础,它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TOP
44#

礼仪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礼仪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话的细节,早已在我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要通达践履的!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社会主义的文明礼仪。广大礼仪之邦,享誉文明古国!
TOP
45#

    礼作为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华夏文明的标志。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华夏”一词的涵义时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著名史学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家柳诒徵">家柳诒徵ersonName>先生也曾说:“中国者,礼仪之邦也。以中道立国,以礼仪立国,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而言最具特色之处。”

    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一向被视为儒学的核心。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等都对礼的作用和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到孟子的“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再到荀子的“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儒家对礼的执着追求,感受到礼在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重要功能,亦可领略到“礼之用,和为贵”所揭示的治国理政、协和万邦的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