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6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礼的价值 [复制链接]

256#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国">国ersonName>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TOP
257#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才济济,高学历的人数数以万计,拿着大专文凭的我们何以取胜?关键在于礼。现今,学历与能力不再是用人单位评定人才的唯一与首要标准,德与里上升为首要前提。礼,是取胜的关键,是成功晋升的入场券。“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便是礼的集中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待人接物,注重细节,注重礼节,将会使人对你印象深刻。
TOP
258#

读《礼记·礼运》有感

《礼记·礼运》篇中,孔子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可见,礼的产生人合乎天道自然,配以一定的仪式规则来治世自然顺应民意了。可是从春秋时代开始,诸候纷争,“国家”的概念使人的思想变得局限,政治等级制度的不断加强不可避免地冲击到刚刚成型的关于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整个社会开始进入“以礼入法,礼法并用”的时代。纵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其实质仍然是以礼治为核心,以儒家的“三纲五常”为道德标准的社会,但这已经全然不是儒家最初设想的大同社会了。历史就是这样曲折地前进着,不断有人坠入大同世界的迷梦,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在清醒的现实中寻找着社会发展的正真出路,作为社会调控的一种手段, “礼”开始失去原有的意义,而权与法开始成为社会关系的真正主宰,这标志着一个迷梦的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迷梦的开始。

钱穆先生提出文化即人生,在他的理论体系中,物质人生对应的是生存,社会人生对应的是安乐,精神人生对应的是崇高。回过头来我们看到儒家的大同世界所描绘的人的生存状态实际上正包含了这三种文化层次:物质丰富,人人安乐,道德上无可挑剔,社会和谐。按照这样一种哲学思维,大同世界实际上是儒家在理论层面上所给出的一个抽象模型,而不是真正的现实存在,或者说它不具备现实存在的可能性。

TOP
259#

礼渗透与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有学校礼、养老礼、职官礼、会盟礼,乃至观象授时、政区划分等等。  俗话说:有礼走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应该学礼 识礼  践礼  ,这有助于我们体现个人的道德素质,表现个人的人格,有助于个人的发展   ,无论从哪方面讲,礼都不应该被遗落在偏僻的角落,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有礼之人。
TOP
260#

礼的价值不表现在金钱上,也不表现在物质上,而表现在精神里!

TOP
261#

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这种综合通常是在人们熟视无睹的情形下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隔上两三代人,大家就都不记得它的来历了,过千万年后,人们再试图确定它最初发生在哪个生活领域将会非常困难。
TOP
262#

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伦理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礼仪文化”。“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懂礼貌的人,也是细心的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TOP
263#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TOP
264#

懂礼仪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TOP
265#

老子认为,正确的治国模式应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即以正道治国,以奇术用兵,以无为治理天下。当然,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境界。
一是道为德之全体,德乃道之部分。二是以无为治天下,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是真正意义上的“德治”。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代统治者以儒学为正统国学,“德治”的概念便成为儒家的专利,在实际治国主张方面,孔丘提倡“德治”。他的“德治”主张是其“仁”学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推广和具体作用。他说:“为政以德,譬如此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认为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纵观历史,每个周期的强治周期段初期都实施了道家提倡的“德治”,这种治国方法在商初、汉初、唐初、明初承袭暴治周期段创立的体制,由开国时建立起来的权威,出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经济的目的,实施黄老“无为政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以致国强民富,为创造周期的历史辉煌打下基础。第一周期伊尹辅佐商汤创建“成汤之治”;第二周期曹参、陈平辅佐汉室创建“文景之治”;第三周期魏征、李勣等辅佐唐室创建“贞观之治”;第四周期李善长、刘基等辅佐明室创建“洪武之治”;本周期“文革”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是采取“黄老道德”,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开始,以至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精简机构、一国两制、韬光养晦等政策出台,都是“道家”的“德治”观念的体现。这在周期律中是强治周期段的前期,强治周期段的的中后期,儒家的“德治”上升为主导地位,后人多称强治周期段的前期“黄老无为”的治国安民方略为“道治”,之后地儒学为“德治”。这正应了老子说的“失道而后德”。
TOP
266#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总和。孔子讲“不学礼,不以立”由此可见,礼的作用之大。施行礼教可以使社会和谐。养成中华民族谦逊好礼的民族品格,使我们获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的价值在于礼可以养德、可以立身,礼也可以使社会和谐安定。礼是用来端正自身的。一个人行为品质邪恶,那么就得依靠法律来约束他,礼义来教导他,使他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遵循礼才能让我们在立身处世中受人敬仰、敬爱。礼是对规章制度的极大调和,是消除争夺的方法。在行为发生之前发挥禁止的作用,对国家是安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TOP
267#

[原创]

礼,是为了进步发展而存在的,更是为了和谐而存在的。倘若每个人都能谦逊有礼地对待别人和自己,那么何愁社会不和谐呢!有时候多一谅解,也就多一份礼貌,少一些口角与争斗……
TOP
268#

礼的价值

“礼”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以我们就应该继续发扬这种优美的传统。

古时候,就有先人所说有礼的约宿,人的品德就不会向恶性发展,就会养成优良的品德,优良的习惯,对你以后的行为处事又很大的帮助,让你做事态度谦虚,处人和蔼。就因为这样的约宿,使人们养成了好的习惯,做事很稳重,讲礼貌,给别人的印象深刻,别人就很容易记住你,你在以后有什么困难,别人也很乐意来帮助你。

如果人人都不按照“礼”来行事的话,就会出现混乱,整个社会就会无法控制,这样的生活就毫无意义可言,正因为有了限制人们的法律还不够,必须有礼的结合,礼是对规章制度的极大调和,是消除争夺的方法。

人们的心中有了礼的存在,对别人都是和蔼的态度,遇事冷静,礼是在你做出什么过于偏激的事情之前的发挥禁止的作用。

礼的价值有很多,只要你拥有了对礼的认识,你就会了解礼对你的人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礼是培养你性格的一种魔力,让你变得和以前更不一样,它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会让你受益匪浅。
TOP
269#

礼仪是一种规范化的人际交往标准,是以一种相对的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并获得对方尊重的过程个个人素质的体现,也是一个企业形象的展现。

从个人角度来讲,一个人通过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他的个人涵养、素质、才华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在加强个人修养的同时注重礼仪,恰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使你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人对你的尊重,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趋融洽,使人们的交往气氛更加的愉快,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可以有效的达到沟通和理解的目的更好的树立起自身的形象。

从企业角度来讲,良好的礼仪形象影响着我们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企业形象对我们公司的运营有着很大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助于塑造公司的整体形象;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从社会角度来讲,礼仪是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社会沟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相互理解、互相尊重都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能低估礼仪的价值,好的礼仪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和谐与舒适,给他人带来愉悦,也使自己快乐。礼仪的实践一定要始终如一,表里一致,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发自内心地去实践,在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的同时,也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TOP
270#

   在孔子那里,礼是一种社会规范,人们遵从礼,就是做合乎自己身份的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是孔子根据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提出来的,至今仍有很好的实践价值:我们不仅要待人礼貌,多为他人着想,而且要各司其职,保障工作高效率的进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