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同他国不同,主张以礼治国,礼法并施,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正是由于这些文化修养的熏陶,才沉淀出一个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我的记忆中,我所学的礼仪规范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家庭的熏陶,特别是我的姥爷对我的要求,从小他就告诉我,在外或在家,见人要打招呼;递接东西要双手;坐要端庄,不能跷二郎腿;站要挺拔,不能驼背;吃饭时候要从自己门口夹菜,吃汤食要用勺子,不可以剩饭,要细嚼慢咽;要早起,要锻炼身体等等。小时候被这样教导时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长大后便知道了礼仪的重要,老一辈传授的生活经验真是非常宝贵。中华民族这些精神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学会的,而是这些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这也离不开我们用心去学习、去继承,礼仪的规范仍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