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复制链接]

271#

想起最近一个被讨论的很厉害的话题:公交车上是否应该给老年人让座?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给老年人让座位。老年人行动不方便,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公交车上难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我们理应让座。

但是,最近也有些工薪阶级抱怨,工作了一天,真的累的站不住了。还有就是很多老人其实并不“弱小”,他们也会很“强悍”的挤公交。而且,仗着老年卡,总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增加了公车的负荷。

这种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下一个确定的判断。但是如果每一方都各让一步,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尊老爱幼是中华的优良传统,也自然有他的道理。年轻力壮,就应该尽一份自己的力。而老年人,也该有他能够被尊重的理由。

如果坐在拥挤的公车上,而你也有那份精力,那就把座位尽量让给非常需要它的人吧。

TOP
272#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但是,在这崩溃和混乱的局面中,礼乐文化反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方面,有识之士鉴于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TOP
273#


孔子认为,君子进德修业,不争就能得到自己所想得到的,所以无所争。即使要争,也要彬彬有礼的争,光明正大的争,而不是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精神有其积极的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无处不在。良性的竞争利人利己,恶性的竞争损人不利己,所以,竞争也应该遵守法制规定与约定俗成的礼制规范,以德为先,文明竞争,共同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今应该继承的。

TOP
274#

一切社会都是需要规范的,这是由于社会的群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在于调解矛盾,规范就相当于社会契约,为一切人的权利而建立。然而这规范不能成为束缚,因为这规范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过集体的,社会的生活而订立的,规范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然而人们总是很容易重视形式而忽略本质,制造过多的规范,吃穿住用行,试问哪一样没有规范,生活本可以很简单,但人们总要作茧自缚,为自己创立无尽的条条框框。如梭罗讲北美的猴子群起而效仿戴帽子,一个工人为了栖身之所而一辈子辛苦工作,实际上他大可找一个大木箱子税睡在里面,虽然这些并非必然的社会规范要求,但也是未被说透的共识,人倘使只要活下去,并做自己喜爱的事何其简单,但我们却不,每个人都将自己牢牢的束缚着,一定要一个大学毕业证,考研,考硕,买房买车,买一切普通人家有的,别人有,我们也必须有,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变得糊涂了,不明白所有的这些令他疲惫的事都来自他内心,还有一些来自社会。其原因显然是人们怕被孤立,总想融到集体中去,总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习惯于为群体的意识所束缚,殊不知我们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人要在集体中生活,只需遵守一些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规范就可以了,我们应当成为自由的人,决定我们如何生活,而非盲目的模仿他人。行为的规范永远并且应当只是范例而已,是我们行为的参考,而不能墨守成规。如ersonName ProductID="鲁迅" w:st="on">鲁迅ersonName>先生说:“从来如此,便都对么?”

TOP
275#

一切社会都是需要规范的,这是由于社会的群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在于调解矛盾,规范就相当于社会契约,为一切人的权利而建立。然而这规范不能成为束缚,因为这规范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过集体的,社会的生活而订立的,规范不能超出这个范围。然而人们总是很容易重视形式而忽略本质,制造过多的规范,吃穿住用行,试问哪一样没有规范,生活本可以很简单,但人们总要作茧自缚,为自己创立无尽的条条框框。如梭罗讲北美的猴子群起而效仿戴帽子,一个工人为了栖身之所而一辈子辛苦工作,实际上他大可找一个大木箱子税睡在里面,虽然这些并非必然的社会规范要求,但也是未被说透的共识,人倘使只要活下去,并做自己喜爱的事何其简单,但我们却不,每个人都将自己牢牢的束缚着,一定要一个大学毕业证,考研,考硕,买房买车,买一切普通人家有的,别人有,我们也必须有,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变得糊涂了,不明白所有的这些令他疲惫的事都来自他内心,还有一些来自社会。其原因显然是人们怕被孤立,总想融到集体中去,总是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一步。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习惯于为群体的意识所束缚,殊不知我们应当有独立的人格,人要在集体中生活,只需遵守一些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规范就可以了,我们应当成为自由的人,决定我们如何生活,而非盲目的模仿他人。行为的规范永远并且应当只是范例而已,是我们行为的参考,而不能墨守成规。如ersonName ProductID="鲁迅" w:st="on">鲁迅ersonName>先生说:“从来如此,便都对么?”

TOP
276#

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朋友之间要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礼节,师生之间要做到尊师重道,企业之间要做到职场的基本商务礼仪,所以说礼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做到文明礼貌!

TOP
277#

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朋友之间要保持基本的尊重和礼节,师生之间要做到尊师重道,企业之间要做到职场的基本商务礼仪,所以说礼是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做到文明礼貌!礼,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秩序,是一种发自人内心的价值自觉,它代表着文明的规范。“敬者,礼之本也”,“不学礼,无以立”,从礼的本质就可以看出礼是培育道德人格的重要渠道,也是人与人之间最恰当的交往方式。一个人时时处处以礼待人,必定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必定会拥有自己友善和谐的人际交往圈。毛主席泽向教师敬酒的礼貌待人的故事。1959625日,毛主席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身为主席都时刻不忘礼貌待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从细微处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公共汽车上,我们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在拥挤的马路上,我们应该主动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排队:在生活的各个细节中,保持以礼待人。因为“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TOP
278#

      我国素来有“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关于“礼”我们是最不陌生的,从上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教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礼貌问题是我们最熟悉的,还有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以礼服人,以德服人,讲礼是中国人素来很注重的问题,而礼在当代社会也有很多的延深,如职场礼仪,宴会礼节,应聘礼仪,会场礼仪,各种各样的礼仪在现代社会犹显重要,而且礼仪还催生出一种职业就是礼仪人员,如主持人,礼仪小姐等等,还有更为令人瞩目的是高校中有一种专业叫公关礼仪,这说明现代社会对礼的重视有多高,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礼的方面中国人还即成的比较好,文化产业发展的好。但是古人所说的礼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理解的礼,它包含了很多内容,最早是周礼,然后是一些社会方方面面的礼法,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把握。
TOP
279#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TOP
280#

  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
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要想成为真正的君子,一定要有绅士风度,要有社会公德,有内涵;
要想成为真正的闺秀则要求气质、谈吐、衣着打扮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我们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TOP
28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对于礼的规范,就是需要通过践行利益的的规范是的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精神,符合礼,对于这种规范,人们更多地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而并没有很着重的定义和描述,孔子的另一句话也可以当做是礼的一种规范,子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尽管有人认为孔子的这一句话更多地偏重于对于封建等级制度,但我们亦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礼的规范,这是我们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em01][em01][em01][em01]
TOP
282#

礼仪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我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懂礼貌,讲礼节,对我们交往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富者有礼高雅,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所以礼仪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TOP
283#

孔子的礼学说强调有等差的和谐,即和,而仁正是和的必要条件;其仁学说强调爱的外推是有等差的,而礼的等差正好成为仁赖以外推的阶梯。故仁礼实为同一思想体系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仁礼学说的核心。“克”有二义:一为胜任,一为抑制。克己从任己开始,立己方能立人;欲立人不能不有所抑己,抑己而达到人己和谐,即成仁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TOP
284#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古人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礼,鼓励众人依据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尽职尽责,尽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仁德和义务。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 其次要宽容,对非原则性问题不要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谦让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谦让的结果必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而“和”正是儒家所致力追求的“礼之用,和为贵”的理想境界。

TOP
285#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礼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和秩序制度,孔子有礼乐崩坏,而诸侯出的说法,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之中,人们是十分讲礼仪的,但是在乱世之中,人们就是社会道德沦丧,谁的拳头大厅谁的,无礼可言,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做到讲礼仪,懂礼貌,将礼做到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样我们要注意做到细节的礼,试想一下,人们都愿意和文质彬彬的人交往还是愿意和满口粗话的人交往呢,高下立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